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特殊的時期,它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在這六十年的時間內,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的政權。雖然在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割據勢力紛爭一直迴圈往復,但是三國在中國歷史上卻有著重要的地位。三國中你來我往、爾虞我詐的權謀和博弈,也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
按理來說三國正值亂世,中原的幾位霸主,忙著爭奪權力。這個時候,妄想插足中原的遊牧民族或者一直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的外族,應該蠢蠢欲動。但儘管中原一場場戰役此起彼伏,外族竟然都沒有一絲染指的意思,整個三國期間更是隻有內亂而無外患,讓人嘖嘖稱奇。
於是人們開始探究這種現象的原因,經過層層的抽絲剝繭,大家將視線轉移到了三國以及當時鎮守邊疆上。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漢武帝曾經出兵十五次抗擊匈奴,尤其是第十五次遠征,規模之大氣魄之雄偉,在世界軍事史上都十分罕見。漢武帝的政策,對匈奴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史料中曾這樣描述“漢兵深入窮追二十餘年,匈奴孕重惰殰,罷極苦之”如此看來,所言非虛。
三國恰好在漢朝之後,從歷史上的原因來說,這個時候的外族早就在長年累月的打壓下,成為了零散的部落,軍事實力大打折扣。就算他們有心想要去中原分一杯羹,也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雖然外族勢微,但並不等於沒有。從三國的位置來說,曹魏主要面對的是北方的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異族的侵擾。其中以烏桓的實力最強,建安五年,官渡之戰後,曹操打敗袁紹。荀彧為防止袁紹東山再起,建議曹操乘勝追擊,一舉殲滅袁氏勢力。袁氏一族在曹操的圍追堵截下,投奔了烏桓的首領蹋頓,曹操忌憚烏桓支援袁氏復辟,下定決心北征烏桓。
負責這次征討的將領是曹彰,因為田豫出身幽州,早年更是與烏桓人打了多年的交道,被任命為曹彰的參謀。《三國志·田豫傳》載:“軍次易北,虜伏騎擊之,軍人擾亂,莫知所為。豫因地形,回車結圜陣,弓弩持滿於內,疑兵塞其隙。胡不能進,散去。”這段記載描述了戰場的情況,曹彰中了埋伏,曹軍頓時慌亂不堪。多虧了田豫獻上計策,把輜重車擺成圓環陣,讓弓兵躲於車內,才擋住了烏桓的進攻。
曹彰是一員猛將,雖然在對戰初期遇到些小問題,但瑕不掩瑜,他的作戰實力不容小覷。再加上田豫的機智反應,在兩個人的通力合作下,最終大破烏桓軍,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蜀漢是三國軍事實力較弱的一方,它主要面對的是南中地區的南蠻。南蠻的王孟獲並不安分,在劉備去世後,趁亂打劫對蜀漢發起進攻。諸葛亮臨危受命,帶領大軍前去平叛,在七擒七縱下,孟獲連連敗退,最終不得不主動求和保全性命,經此一役南疆平定。
東吳面對的勢力則不足為據,都是一些山賊、山越以及黃巾軍的餘黨。與其他兩股勢力不同,孫權的手段非常,一旦自己沒錢沒糧,便會去找這些人打打秋風,每次收穫都不少。後來孫權向南擴張,他的東吳大軍才與南蠻交鋒,可擊退這些蠻族對孫權來就是小菜一碟。不僅將這些蠻族成功擊退,還將蠻族的人口和資源盡數納入囊中。
雖然三國時期各國之間明爭暗鬥,可是在面對外族時,三國勢力卻都秉持著同仇敵愾的精神,共同抵禦,併成功擊退外族勢力。所以在整個三國時期,就形成了“只有內亂而無外患”的特殊局面。由此可見,中原地區的領袖及將領,一直對外族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可惜的是,在司馬家統一三國之後,中原反倒成為了式微的一方。統一併沒有給中原帶來應有的強盛,反而在司馬家族的統治下,被外族打得四處逃竄,中原再次被迫四分五裂。而那又是歷史上另外一段故事了。
本文是由曉玥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