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鄭夷 蔡兩坤
今年81歲的村民張牽英老人已記不清這些年有多少人來看她的家和她家後門的山,她知道,這些人都是為了她家後門滿山沒有名字、沒有墓碑的墳墓來的。
張牽英老人家住在張山頭自然村,隸屬於武夷山市洋莊鄉小漿村,方圓1000多畝的茂密竹林就是這1343座紅軍墓的安息之處。在這青青竹林之下的方寸土地,長眠著紅軍先烈的英魂。
家家戶戶都曾是住院部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張山頭是閩北紅軍中醫院、中共閩北分割槽委、閩北紅軍獨立團的駐地,也是國民黨反動派的重點進攻區域。1928年,第一次上梅暴動後,因此處隱蔽性好,中草藥豐富且戰略地位優越,許多傷員被送到張山頭養傷,這個醫療機構被當地老百姓稱為“紅色醫院”。
一直以來,張山頭的村民多以行醫看病為生。村民楊學文記得,小時候,村裡發生流感、流腦,家家戶戶把艾草、楓樹果、茶葉、大米等拿來燻蒸,驅除病毒,很快就消滅了病毒傳染源。
“張山頭的每一座房屋都是一間病房,每一位婦女都是一名護理員。”村民楊學文說,“我的奶奶曾是紅軍洗衣隊的一員,爺爺是熟識中草藥的鄉醫,曾協助紅軍看診。村裡的老一輩幾乎都為紅軍服務過。”
1931年4月底,方誌敏率領紅十軍第一次入閩作戰,打了11仗,取得了仗仗皆勝的戰績,但紅軍傷亡也很大。他的傷病員就留在張山頭紅軍醫院救治、養傷。醫院的服務人員和醫療擔架隊由崇安蘇區的工農群眾承擔。閩北蘇區的婦女部長童慧真的回憶錄《閩北蘇區婦女鬥爭片段回憶》中寫道:“赤石一仗的幾百個傷員全部由坑口區八百多個婦女輪班抬送和照顧,二天之內把幾百名傷員轉送到三十五里路外的張山頭紅軍醫院去治療。”
當年的張山頭是一個擁有500多人口的大村,傷病員的衣、被等都是村裡的婦女們洗的。據當地村民說,當年戰事最為激烈的時候,送往紅軍中醫院的傷病員多達1000人,村民自發組織擔架隊、洗衣隊,家家戶戶都是住院部。
1931年秋,張山頭“紅色醫院”改建為“閩北紅軍中醫院”。由於醫院設在張山頭,紅軍與當地百姓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至今在張山頭還流傳著《紅軍洗衣歌》:“勇敢的紅軍們,勇敢的紅軍們,你是我的哥,我是你的妹,送乾菜,送香茶......”
這裡是烈士鮮血染紅的地方
歷史上在張山頭髮生過多次慘烈戰鬥,曾經一個月內痛失兩任團長。
1931年2月,這裡發生了“沙渠洋戰鬥”。
月初,為了保衛閩北分割槽黨政機關所在地坑口的安全,閩北紅軍獨立團在沙渠洋與福建省防軍錢玉光旅作戰,紅軍損失慘重,獨立團團長謝春籛負傷,抬到車盆坑醫治三天後死亡,葬於車盆坑。謝春籛犧牲後,贛東北紅十軍派來了第二位團長潘驥。
同年2月底,閩北紅軍獨立團再次與國民黨部隊會戰在沙渠洋,潘驥在攻土屋時,子彈打破了整個嘴巴,被抬到張山頭紅軍醫院治療,三天就犧牲了。
因為潘驥在閩北的時間比較短,張山頭的老百姓並不知道他的名字,因此他埋葬於此後也和其他戰友一樣成了無名墓冢。
“村裡人小時候就知道山上有墓,卻一點也不害怕。”因為大人們都說,這些是好人,是保護我們的人。幹農活時,村民們都小心翼翼,生怕破壞墓冢,每逢清明都會掃墓祭奠。
經考證,這些無名墓冢的人員身份主要是在張山頭多次戰鬥中犧牲的紅軍官兵和赤衛隊員,在不同戰場負傷送到張山頭醫治無效犧牲的人員,部分犧牲的紅軍官兵、蘇區幹部和赤衛隊員,方誌敏率領的紅十軍兩次進軍崇安的傷員和北上抗日先遣隊送來的傷病員,醫治無效的也都安葬於此。
87歲的村民黃聲和的母親曾是紅軍洗衣隊的一員,他父親則跟隨黃立貴在張山頭打過仗。他父親曾告訴他,當時犧牲的戰士很多,埋葬的人手不夠時,有的一個墓穴會埋好幾位戰士。很多傷員早上送來時還活著,到晚上人就沒了。
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
他們的忠魂有人銘記
2018年9月,“張山頭紅軍墓群”被列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2016年開始,每逢清明,張山頭紅軍墓群前都會舉行莊嚴的祭奠儀式,寄託對先烈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村民會自發到進山路口,或點上一支香,或對著墓群遙拜,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