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唐:唐朝建立之初,國內經濟衰弱,各地勢力割據,北方又有東突厥來犯。
除了包括契丹、吐谷渾等少數民族外,更是有不少中原地區的勢力比如王世充、李軌等臣服於突厥。
李淵入主關中後,甚至有人提議燒燬長安,遷都避難,可見突厥之強勢。
由於內憂外患,唐高祖李淵對突厥一直是以拉攏為主,防禦為輔,內部統一漢地,外部安撫突厥。
之後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擊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李淵禪讓帝位,由李世民繼位,是為唐太宗。
唐太宗要解決的第一件事便是突厥之患,利用東突厥的內部爭鬥,派出六路大軍出兵剿滅,頡利可汗被俘後便歸順於大唐,大唐版圖藉此拓展至貝加爾湖附近。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出現了藩鎮割據,自立為王的現象,此時朝廷之上官宦之爭愈加激烈,到了唐昭宗時期,更有宦官軟禁皇帝,假傳聖旨。
之後黃巢歸降將領朱溫領兵攻破長安,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後將其殺害,扶持其子李拀為帝,稱唐哀帝。
後因朱溫征討淮河以南失利,便匆忙上位,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唐朝滅亡。
五代十國:到了五代十國,已經是個君不君,臣不臣的時期,中原大陸被割據分裂嚴重,謀朝篡位更是時有發生。
五代以梁、唐、晉、漢、週五個政權為主,立於北方;南方則以十國為主,即“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
朱溫登帝后,其他藩鎮與節度使借勢自立而起,其中,岐王李茂貞建立的岐國,晉王李克用建立的晉國,淮南軍楊行密建立的吳國,蜀王王建建立的前蜀,都拒絕臣服於後梁。
朱溫本就色令昏庸,甚至召兒媳陪侍左右,幾經征戰後,後梁內亂,朱溫被次子朱友珪殺害,朱友珪登上帝位不久,其弟朱友貞又秘密聯合天雄軍奪位,導致後梁國力衰弱。
此時,晉王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則在魏州稱帝,以光復唐朝為由,建國號唐,史稱後唐,在二度南征後,消滅後梁。
後唐初期歷經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吞併岐國與前蜀,但是同樣到了後期,內部便開始爭鬥不休。
唐明宗養子的女婿石敬瑭,更是在後唐末期,勾結契丹,向契丹遼太宗耶律德光稱兒,割讓燕雲十六州,進貢布匹三十萬,藉助契丹兵力,於太原建國,稱後晉。
後晉雖滅了後唐,但是也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國力大不如從前,此時位於江淮地區的吳與南唐國勢強盛,便聯合契丹制約中原。
由於後晉的將領與百姓對屈尊異族而感到強烈不滿,再加上當時的主政人景延廣多次殺害契丹人,惹來了契丹的憤怒,契丹與後晉幾經征戰,最終以晉元帝開城投降而終,史稱遼滅晉之戰。
後晉滅亡後,遼太宗耶律德光在開封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遼”,因中原百姓群聚反抗,而後以天氣炎熱為由率軍北返。
後晉將領劉知遠同樣臣服於遼國,向遼太宗稱兒,建國後漢,稱漢高祖,不到一年便去世。
當時恰巧遼軍入侵,大將軍郭威出師禦敵,途中軍士擁護郭威稱帝,便返回開封,建國後周,稱周太祖,後漢滅亡,不過河東軍劉崇得知郭威稱帝后,便自立為帝,建國北漢。
後周建國後,透過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南流的人口再度有流回中原的傾向。
周世宗柴榮更是在穩定國內後想要統一天下,率軍南下佔領秦州漢中及江北之地,可惜在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途中生病去世。
幼子繼位後,北漢、遼朝趁機入侵,禁軍領袖趙匡胤在禁軍的擁護下稱帝,接受周恭帝禪讓,建立了北宋,即宋太祖,後周滅亡,至此五代結束。
北宋:宋太祖繼位之初,十國之中還有後蜀、北漢、南唐、吳越、南漢、荊南等國家存在,面對遼國威脅,他採用“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策略統一中國地區。
不久便統一南方,至此十國時期結束,中國基本統一,緊接著便是開啟了北伐之戰,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但是由於宋軍在高梁河之戰中慘敗而退,至此便進入了宋遼對峙的階段。
之後宋遼之間更是多次交戰,直到澶淵之盟,宋戰勝遼後兩國簽下停戰和議,與北宋向遼交納“歲幣”達成約定,互不侵犯,至此北宋邊疆戰事暫時解除,大力發展國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