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是一篇極具歷史意義的戰爭記事文稿,由彭加倫先生在1936年最早發表的,講述的是1935年5月29日紅一方面軍在林彪下屬團長王開湘和政委楊成武的指揮下共同完成的飛奪瀘定橋事件。
後來,中共黨史、軍史等但凡是有記載,並提到相關資料的官方史料,基本上都是出自彭加倫先生的最初文章。
這場戰鬥湧現出來的22位勇士是長征途精神的重大體現,英雄們需要銘記,可在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22位勇士姓名未留下,後來調查團在河北發現線索。
一場驚險的戰鬥,讓22位勇士永載史冊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後方的國民黨部隊依舊是窮追不捨。
為了能讓部隊迅速擺脫困境,必須要強行繼續渡河,幾萬名紅軍匯聚在一起,大家能用的小船也只有區區幾艘而已,面對這樣的情況,究竟該如何是好?
萬分危急之際,中央紅軍迅速作出了奪取渡河戰略要地:瀘定橋。
這一計劃也迅速被部署了起來,部隊分為左右兩路軍,右路軍由劉伯承、聶榮臻領導的紅一軍團一師外加陳賡等人的幹部團組成;左路軍由紅軍中央縱隊以及以、三、五、九這幾個軍團組成。
而最為艱難的任務,便是前鋒攻擊,由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部隊承擔重任。
他們二人在接到任務的瞬間,就明白了自己的部隊要經歷何等的艱險與挑戰,他們也被劃分為左路軍當中。
不久以後,中央軍委便再次下達了命令,要求左路軍採取“堅決機動”手段,在第二天來臨之前迅速拿下瀘定橋。
因此,紅四團官兵在接到命令以後,晝夜前進了兩百多里地,打破了之前急行軍一百六十里地的行軍記錄,在第二天凌晨之前趕到了瀘定橋的西岸,並和守敵交上了火。
在29日下午4點鐘,針對奪取瀘定橋的總攻任務開始了。
王開湘和楊成武親自來到橋頭指揮了這場戰鬥,河這邊的戰士用盡一切火力朝著地方陣地開火,一時間,沖天的火光全部集合向地方的陣地之上,戰士們的喊殺聲更是震天響。
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已經是一秒鐘都不能再耽誤。
因此,指戰員從隊伍裡精挑細選出了22名勇士組成突擊隊,給他們配備上了部隊中最好的衝鋒槍,他們還背挎著砍刀,腰間綁著手榴彈。
瀘定橋原本在設計的時候本來就不是為了行軍,因此只要踩上鐵索,橋面瞬間就會晃晃悠悠,別說衝鋒了,就算是平時在上面走,都有可能掉下去。
更為慘烈的是,對岸的敵人還使用著各種輕重武器。
突擊隊長廖大珠率領著勇士們踩在搖晃的鐵索上,猛然向對岸衝去,在激流的江面上不斷接近敵方的陣地。
就在他們快到橋頭的時候,對方的守軍眼看情況不妙,立即燃起了熊熊的烈火,企圖阻止突擊隊成功上岸。
後方的部隊看著他們即將突破了橋頭,有戰士振臂高呼:“同志們!勝利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了!趕快衝進去,不要怕火燒!”
前方的廖大珠同樣發現了問題所在,不過沒有一點時間讓他去猶豫,他更是帶頭衝進了熊熊火焰之中,揮舞著馬刀一路砍向敵人,其他突擊隊員看到隊長已經衝鋒陷陣,紛紛跟了進去。
上橋前,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他們知道,突擊隊,便是敢死隊。
這場戰鬥歷經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守在橋頭的兩個團兵力已經被消滅了一大半,剩下的敵人一路狼狽逃竄,到了當天黃昏,先鋒部隊已經順利控制住了瀘定橋。
戰鬥全部結束後,中央軍委於6月2日在瀘定橋的橋頭召開了一場頒獎大會,為飛奪瀘定橋的紅四團頒發了錦旗。
由於當時紅軍正在行軍的途中,這件事最後被彭加倫先生記錄下來,收錄在《紅軍長征記》一書之中,這篇簡短的文章,後來被楊成武將軍增加了一些具體的細節,毛主席在後來創作的《七律·長征》之中,也用“大渡橋橫鐵索寒”描繪了瀘定橋戰鬥時的場景。
當年那22位勇士,是由時任紅四團黨總支書記羅華生挑選出來的。
按照他的回憶,他挑人的標準也非常簡單:組成突擊隊,領導幹部要發揮帶頭作用,所以把年輕的連長、排長、指導員等人給首先挑了出來;平時作戰勇猛的戰士,也要挑出來,能起到很好的戰場示範作用;其他再從黨員、團員中挑,最起碼也得是入黨的積極分子。
對於當時來說,飛奪瀘定橋是長征途中眾多艱險戰局中的一個,除了隨軍的宣傳員外,其他人都把這些事情深深刻在了自己的腦海之中。
這些人也是從各個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當時的情況戰事吃緊,大家一直要朝著自己的眼前看,沒多少工夫去回憶發生過的事情,因此,大家在完成了這一壯舉後,倖存下來的戰士便很快就歸隊了。
186期的《戰士報》中有這樣一個內容:二連的21名勇士率先爬上了鐵鏈冒火過河,在這之後,還有22名、23名勇士這兩種說法,最終,22人的說法被楊成武將軍確定了下來,他是這場戰鬥的指揮官。
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記載,在這片用鮮血染紅的戰場上,22位勇士,最終有18人倖存下來,還有4位勇士當場犧牲。
新中國成立後,越來越多的人瞭解了紅軍最艱難的那些故事。
上世紀五十年代,王永模從重慶被調往瀘定縣搞支援建設,他一下便回憶起了當時小學讀本上的內容,他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去搜尋這些勇士。
苦苦搜尋,終於河北發現線索
因為在飛奪瀘定橋戰役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所有公開記載上只是提到了勇士們的數量,最多,也就出現過當時隊長廖大珠和指導員王海雲的名字,其他名字都沒有記載。
此外,還有兩位勇士,是在接下來革命的道路上犧牲的,分別為此前已經能確定的廖大珠和王海雲。
後來中國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有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無論是哪個戰爭,都有一批又一批英雄倒下,18名勇士當時倖存了下來,沒人知道在後面的戰鬥中他們依然會有那份幸運。
因此,王永模把一開始的著眼點放在了各地烈士紀念館當中,不過去哪個紀念館,則要根據當時部隊後來的調動情況,這樣搜尋可能性才最大。
到了1975年,王永模等人來到了江西革命烈士紀念館,意外發現了一份烈士檔案,上面寫道:劉梓華同志是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英雄人物之一。
為了確定資訊的真實性,他立即找到了紀念館的負責同志,仔細詢問他們是從哪裡得到的說法。
對方也給出了明確的回覆:這些材料均是由河北省廊坊軍分割槽的同志們提供的。
這就說明,這條線索在河北。
懷著激動的心情,王永模迅速聯絡到了廊坊軍分割槽,也很快得到了回覆,根據記載和老兵們的回憶,他們最終確定下來,劉梓華同志就是當年飛奪瀘定橋那22位勇士的其中之一。
能找到一個,已經是萬幸了,不過王永模並沒有因此放棄。
不過,接下來的搜尋工作就顯得格外艱難。
在無奈中,這件事也遲遲沒有太大的進展。
到了1985年,王永模趕上了瀘定縣召開“飛奪瀘定橋勝利50週年紀念日”,王永模聽說後激動不已,他趕緊去找到了楊成武將軍,看看他那邊有什麼線索。
不過,對於這件事,楊成武也非常痛心。
他回憶說:“瀘定橋一戰後,部隊仍然遭受著國民黨部隊的圍追堵截,勇士們迅速回到了自己的部隊,名字都沒來得及記下來,後來長征路上,很多同志們都犧牲了,也包括他們中的一些人。”
後來,隨著國家進一步發展,在通訊和交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進步,王永模也跑遍了整個中國,去尋找愛國人士和媒體的幫助,好不容易確定下來十二位勇士的名字。
他們譜寫的壯歌,讓聶榮臻元帥都深情寫下了“奇絕驚險”四個大字,這也讓王永模更加堅定,絕對不能讓戰士們的鮮血白白流淌。
那犧牲的四位英雄的名字被找到,他們都是紅一軍團2師4團1營的戰士,分別叫劉大貴、王洪山、李富仁和魏小三。
他們在奪橋的途中不幸犧牲,也沒能看到新中國的成立,透過名字便可以分析出,這些人都是普普通通農民家的孩子,他們一生飽經苦難,犧牲在最為“漆黑的夜晚”。
此外,還有兩位勇士,是在接下來革命的道路上犧牲的,分別為此前已經能確定的廖大珠和王海雲。
當年的突擊隊隊長廖大珠,於1935年在陝北犧牲;指導員王海雲,同樣於1935年在陝北犧牲。
還有幾位戰士,他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也同樣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江山,是由無數個“他們”共同打下來的。
其中,紅一軍團2師4團1營2連的黨支部書記李友林於1997年在北京逝世;
1營3連的黨支部書記、突擊隊指導員劉金山於1999年在蘇州病逝;
後來最先找到的2師4團2連4班的副班長劉梓華於1951年在天津逝世;
2師1營2連的戰士楊田銘於1963年在上海逝世。
還有2師4團1營2連的特等機槍手趙長髮和一位代號為“雲貴川”的苗族戰士,也陸陸續續被找到。
而“雲貴川”的名字,在這22位勇士中是最為特殊的一個。
位勇士,到現在都無從考證。
在楊成武個人撰寫的回憶錄中,也提到了飛奪瀘定橋這一階段的歷史,他也描寫過“雲貴川”的故事。
在他的記憶中,這個小夥子看起來只有十五六歲的樣子,身材中等,眼睛很大且炯炯有神,他入伍的時候,連名字都沒有,再加上他是苗族小夥,於是身邊的戰友們便給他起了“雲貴川”這個外號。
這個小夥子作戰的時候總是非常勇猛,屬於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類,而且,根據他自己說,由於常年生長在大山之中,他也和自己的父親經常前往附近的深山中採藥,對於攀巖非常熟悉,因此“雲貴川”也被挑選出來當作是突擊隊的成員。
在飛奪瀘定橋的戰鬥當中,很多戰友們眼睜睜看著他和隊長廖大珠一同衝入了火海。
那次,他並沒有犧牲,不過身上也負了傷。
還有戰士回憶起,後來紅軍部隊行徑到臘子口的時候,打了一場仗,這次戰鬥也格外的驚險,這位“雲貴川”也率先用一根竹竿就輕鬆上了懸崖絕壁,還扔下了一根繩索,將下面的戰士們一個個地拉了上來。
他對山區的地形總是有一種格外的熟悉感,在戰士們都上了山以後,他便帶領部隊繞到了敵人的背後,策應主力部隊攻破了敵人的堡壘,因此,這也讓更多戰友記住了他的名字,也難怪楊成武將軍的回憶錄中會專門提到這樣一個人。
遺憾的是,“雲貴川”在後來的戰役中犧牲了,還有十位勇士,到現在都無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