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我們把其中的一部分儲存到手機通訊錄和微信好友裡。
如果讓我們從中挑出可以稱為好友的人,可能一下子就會篩掉大半;如果再讓我們挑出可以稱為知己的人,那麼可能只剩屈指可數的幾個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時期有位出色的音樂家伯牙,他精於彈琴,據說他彈琴連吃草的馬也會抬頭傾聽。而當時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過於鍾子期。
伯牙用琴表現高山情懷,鍾子期聽後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用琴聲表現流水的情調時他聽後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後來,鍾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地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誓終生不再彈琴。
這就是著名的——伯牙摔琴謝知音。
知己是兩個相似靈魂的呼喚。
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一點不假。只有三觀契合、思想靠近的人才會成為真正的知己。
網上有段關於對知己的描述說的非常好:知己相望天涯,遙遠得甚至難飲一江水,卻又恰到好處的默契在彼此惦念的瞬間默默流淌。
知己情誼不必猶如果汁,甜得發膩,難免來去匆匆;也不可似烈酒,開懷痛飲,定然醉後失態。
知己如茶,淡淡清香,溫潤於懷,歷久彌新。
知己,是弱水三千只飲一瓢,是曾經滄海不可多得。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摯友如異體同心。確實如此,知己就是鏡子中的另一個自己。面容可能有差異,但內在完全合拍。
心有靈犀一點通。
春秋時,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各事其主。
後鮑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為被立為齊桓公,鮑叔牙卻向齊桓公薦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
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日益強大,最終成為“九和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
成功後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知己就是好友的最高境界,頻率相同、步調一致、心有靈犀。
相見可以隨心所欲,沒有任何芥蒂的敞開心扉:“酒逢知己千杯少,棋逢對手趣亦多。”分開也相互惦記、彼此牽掛,沒有任何怨懟和不滿的各自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聯絡可以聊得熱火朝天,有說不完的知心話;不聯絡也不會胡思亂想,各忙自己手中事。
知己也許是青梅竹馬,也許是萍水相逢。但是無論怎樣的結識原因,最終的走向是推心置腹、相見恨晚。
人生難得一知己。
魯迅與瞿秋白相識於1932年春夏之間,彼此一見如故,十分相契。
從此後他們為推動革命文化運動而並肩戰鬥,結下了深厚友誼。
瞿秋白曾避難於魯迅家中,後魯迅為瞿秋白安置住處,讓他用白之的筆名發表雜文。
魯迅曾親筆題寫了由瞿秋白擬寫的對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贈給瞿秋白。在瞿秋白就義後,他仍堅持抱病為他編印《海上述林》,以此表達深切的悼念。
俗話說,千金易得,知己難得。茫茫人海中能相遇、相識、相知成為一生的知己,該是多麼的可遇而不可求。
這個世上總有這樣一個地方,這樣一個人。懂你悲歡,知你冷暖,在這個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點,沒有色衰愛馳的擔憂,沒有物是人非的感嘆,沒有隱瞞一說,沒有秘密而言,這就是知己。
知己絕不僅僅是錦上添花的燦爛出彩,更多的是雪中送炭的援助之情。
真正的知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真正做到了“你進,我陪你出生入死;你退,我陪你東山再起”。
人生最幸福的事便是父母健在,有家可歸;有知己二三,有情可訴。
有歡樂興高采烈的分享,有困難義不容辭的伸手。
知乎上有人問什麼是知己?
有一個高讚的回答是:就是我前言不搭後語你卻都懂。感謝知己,讓世界更精彩,人生更璀璨,生活更完美!
作者簡介:薔薇花開,本名王莉,河北省赤城縣人,《書報文摘》簽約作者。一個痴愛文字墨香,醉心散文詩歌的七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