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乃兵家必爭之地。
對企業及其所在產業來說,提升創新能力可謂是提升競爭力的戰略需要。對城市來說,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那麼,在哪些城市,企業更容易獲取“微笑曲線”中研發環節的高附加值呢?
為此,研究團隊推出《57城科技創新榜》,從投入與產出觀察城市的科創實力。
高校ESI學科數和科研經費投入強度,衡量城市的科研資源和投入,即“把錢變為知識”的能力;
萬人發明擁有量、PCT專利申請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則衡量城市的科研產出能力,即“把知識轉化為市場價值”的能力。
因指標和權重設定,榜單結果會偏向於科研產出表現好的城市。
研究團隊發現,科創實力強勁的城市,往往是研究機構、高技術工業活動、知識服務較為密集的地區,對初創企業和高素質人才極具吸引力。
整體來看,科創城市呈現“一超雙強多極點”格局。北京遙遙領先,深圳、上海實力不俗,廣州、南京、西安、武漢等城市潛力巨大。
北京、上海等“全能型”城市,科創投入和產出都遙遙領先;
廣州、南京、天津等城市,投入與產出較為平衡;
“偏科”城市分為兩類:深圳、佛山等工業城市,科研資源不足但產出高,西安、大連等城市科研資源較為豐厚但產出不足。
而泉州、唐山等地級市科技創新實力薄弱,急需提升。
科創的“天差地別”
在市場、人口和公共服務等層面,不少城市有潛力衝擊一線城市。但在科創層面,北京、深圳、上海的實力,其他城市難以撼動。
北京在科創方面的實力有目共睹,但與其他城市的差距如此之大,令人意外。
北京以94.09分高居榜首,較第二、第三名高出30分以上,而榜單最後一名得分不到1分。這是原始資料天差地別反映出的“標準分”。
這是“宜商九考”中差距最懸殊的榜單。
差距之大,足以說明科技創新之難。不管是科研活動,還是技術創新,都是複雜的知識活動。科技創新需要大量投入,但光砸錢並不管用。
激勵科研人員做出原創性研究,需塑造良好的科研生態、破除制度藩籬。這也是當前科技體制改革的關鍵。
技術的商業化則要求一個城市營造良好的市場和營商環境,使研究人員和企業家樂於探索、組織、引領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大企業之外,中小企業也能受益於創新擴散網路,從而實現產業鏈全鏈條的創新突破。
換句話說,科技創新是一座城市財力、智力、制度開放、營商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下的綜合結果。
而北京,就是57座城市中最能兼顧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的城市。
科技創新的六個指標中,除PCT申請量外,北京都位列第一。
北京擁有豐富的科研資源,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雲集;作為GDP第二大城市,北京最捨得在科研投入上花錢,研發強度高達6.31%;此外,北京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密集分佈。
北京在科研投入和科研產出方面的實力,其他城市難以企及。這是北京“到2025年,基本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底氣。
以歐盟為例,研發強度超3%的城市或地區有22個,超過5%的僅有三個。前2名都位於德國,分別是不倫瑞克(8.52%),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斯圖加特(7.69%),博世、梅賽德斯-賓士、保時捷總部所在地。
比起北京,深圳的科研底子十分薄弱。據科睿唯安2021年7月8日公佈的資料,深圳各大高校,ESI排名前1‰的學科數為0,排名前1%的學科數為16個。這一表現在57個城市中只能算中游,比不上蘭州、南昌、鄭州等中西部城市。
但深圳是最優秀的“產業技術創新型”選手。2020年深圳PCT專利申請量達20209件,約佔全國申請總量的30.19%。高新技術企業有2萬多家,僅次於北京。
這得益於深圳多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揚長補短”。
深圳很早就形成了以企業為主的科研模式,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產出十分亮眼。全國第一個《關於鼓勵科技人員興辦民間科技企業的暫行規定》,使深圳誕生了華為等高科技企業。中國市校合建的第一家研究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是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典範。
與此同時,深圳加大彌補科研短板的力度,積極引入高校、科研機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粵港澳大灣區內,廣州、香港等地的智力資源也源源不斷地注入深圳。
科研強市,創新弱旅
把眼光放在一線城市之外,南京、天津、杭州等城市的科研投入與產出較為平衡。但“偏科”城市出現科技創新的失衡現象,部分指標的“瘸腿”大大拉低了綜合表現。
西安,憑藉僅次於北京的研發投入強度(5.17%)、全國數一數二的科研資源,在榜單中排名第七,為中西部地區首位。
西安科研機構數量、科研人員數量、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等各方面都位居全國前列。西安的優勢產業,如電子資訊、航空航天等都是研發強度高的行業。
但西安的科技產出和科研資源並不匹配。據天眼查資料,在科技創新榜前十名的城市中,西安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僅高於寧波,不到蘇州的一半。
科研資源與技術創新之間的錯位,也是西安的“心病”。主要原因之一是西安的企業創新不足。
2019年,西安近500億的研發經費中,流入科研機構和高校的超過一半,而流入企業的僅44.2%。與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相比,西安的企業經費佔比偏低。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企業經費佔比大多在60%-80%之間。
對此,西安的策略是院企聯合、以院帶企。相關政策包括支援高校院所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建設聯合實驗室,支援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牽頭建成國家先進稀有金屬材料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西安光機所爭創國家光電子整合製造業創新中心等。
類似的情形同樣發生在東北。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每個城市都有令諸多南方城市羨慕的科研資源,如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深圳開設的分校,更是一舉成為廣東高考錄取分數最高的幾所本地學校之一。這些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珠三角城市願意花費百萬,只為其一年停留幾個月。
觀其產出,過去五年,這些城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勢頭良好,從四五年前的幾百家,增長為當前的上千家。
但縱向對比,絕對數量仍比不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西部的大城市:瀋陽、大連不足3000家,長春、哈爾濱則不足2000家。
這些城市的痛點在於,科研人員帶著研發成果在其他城市變成產品,導致人才與科技成果的雙重流失。如何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的友好環境、如何留住人才、如何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是擺在東北大城市面前的難題。
砸錢與抱團
硬幣的另一面,則是諸多技術創新活躍但苦於科研資源匱乏的城市。
它們多是分佈於東部沿海地區的非省會城市,如深圳、蘇州等。
改革開放前,科研院所多按照當時的城市行政級別分佈,非省會城市大多科研資源稀少。改革開放後,這些城市憑藉對外開放和民營經濟飛速發展,形成了大批產業叢集。產業帶動科技的發展,科技又推動產業升級。
財大氣粗的深圳、蘇州們無比羨慕外地和本省省會城市的科研資源,以豐厚的物質報酬、寬鬆的創新環境、更完備的產業鏈基礎、更優質的營商環境等優勢,吸引外地的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入駐,並掀起了高校“異地辦校”的熱潮。
“異地辦校”始於上世紀80年代,山東威海相繼引進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而後,珠海、青島、深圳、蘇州等多個沿海城市都熱衷於此。
資料顯示,“十三五”時期是深圳高等教育歷史最快發展期,高校數量從9所增至15所。深圳已累計建成基礎研究機構1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2家。
而那些吸引力不如深圳、青島、蘇州們的地級市,則選擇了另一條路“抱團”。
眾人拾柴火焰高。城市實力稍弱的地級市,以本地特色產業為主,搭建協作平臺,集聚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相關領域的智力資源,共享技術、成果、人才等資源要素,提升當地的技術創新能力
浙江紹興、溫州、嘉興等地,近兩年紛紛成立“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
這三座城市擁有的科技資源極其稀少,但科技創新的綜合表現進入“中游區”,嘉興、溫州位列前30名,紹興位列第32名。與之對比,2020年“萬億GDP”城市泉州,位列40名開外。
“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相當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星期天工程師”的延續和最佳化。星期天工程師,即當年大批來自上海等大城市的工廠、科研院校的工程師,趁週末去周邊鄉鎮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而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更聚焦,以當地特色產業為主;更開放,創新中心一頭對接海內外工程師,一頭對接當地大、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也能接觸到自己引不進、養不起的高階工程師;更一舉多得,破解企業的技術難題助推產業升級,為城市招才、引才,為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提供成果轉化甚至自主創業的渠道。
希望這些城市都能有光明的未來。
統籌:姚偉新、孟登科
執行統籌:戴春晨
指標模型編制:戴春晨、郭倩倩
資料探勘與處理:黃豔欣、鄭璧薇、蘇經俐、孫楠欣、徐紅梅、王靜、郭晨傑、楊曉鑫、龍曉旭、齊楚、劉瑋鈺、陳曉楠、葛安娜、田也、鄧玥、吳楊、程瑜婷
資料分析:戴春晨、危昱萍、郭倩倩、鄧麗萍、吳楊、葛安娜、劉瑋鈺、鄧玥、陳曉楠、王靜
章節執筆:危昱萍、王靜
視覺化:白樺
*如需要完整榜單,請透過郵箱[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絡。
參考文獻:
薛瀾等:《中國科技發展與政策1978-201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歐洲資料解讀:
https://ec.europa.eu/eurostat/statistics-explained/index.php?title=Statistics_Explained
全球主要國家(地區)研發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分析
https://www.nsfc.gov.cn/csc/20345/20348/pdf/2018/201804442.pdf
瞭望:東北振興遭遇失血:科技成果與創新人才大量流失
http://www.cs.com.cn/xwzx/hg/201611/t20161122_5100531.html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政策研究室:我國高校異地辦學的現狀、特點、問題及啟示
http://zys.xjtu.edu.cn/20201206-8.pdf
經濟日報:肩負起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深圳責任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105/13/t20210513_36553043.shtml
新華每日電訊:升級版“星期天工程師”賦能高質量發展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1-08/15/c_1310128097.htm
溫州日報:我市全面推進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
http://www.wenzhou.gov.cn/art/2020/11/21/art_1217832_59030102.html
嘉興日報: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的嘉興探索
http://jxrb.cnjxol.com/jxrbPaper/pc/content/202106/04/content_56938.html
南方週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宜商之城”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