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鏈交流紀要 更多行業、個股紀要請關注“新調研紀要”
未來長期的空間和確定性變得非常強。當然這裡邊既有新能源汽車銷量暴增、滲透率提前往上走的原因,也有整個世界性的政策。在大的長期空間確定性沒有外力打破之前,這個行業都將會是未來幾年非常好的行業。無論現在的市值多大,無論今年漲了多少,無論短期靜態估值看上去多高,就沒有那麼重要。反映在一個季度的漲跌上會很重要,但是對於半年以上、一年、兩年,主要還是看景氣度。現在看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並沒有任何的外力因素出現滲透被打破了,或者說長期的空間變小了。相反我們看到空間不斷在拉大,包括最近儲能超預期的發展,也能夠看到各方面滲透率的加快。所以拋掉一些短期漲多了或者今天估值稍微貴點的因素,無論國外國內的整體的空間還在。當然可能特定的股票大家會產生分歧。比如特斯拉這幾天暴漲後快到七萬億人民幣,已經遠甩所有傳統汽車的市值。長期合理市值到底是多少?甚至包括有人去探討寧德時代的長期合理市值和估值是多少?單個股票可能還有探討的空間,有的短期暴漲太多以後,長期複合收益率可能沒有那麼高,對於整個新能源行業,從買方的角度上來講,要平衡短期估值和短期漲跌的速度。
新能源行業這幾年整體的發展,跟過去幾輪週期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態勢。過去的新能源核心問題是需求不足,實際上是成本過高。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光伏,在過去幾年剛開始發展的一輪週期當中,主要是依靠補貼,但是補貼無法無限制的供給,這樣的話就會導致需求不足供給過剩。所以過去我們把它定義為週期成長性行業,甚至會把週期放在前面一點,就是因為他整個的供需價格各方面波動比較大。但是這兩年我們明顯感覺到電動汽車裡面好的、優秀的車型加速推出帶來的自主性消費需求是占主導地位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轉移,變成優質專業的供給不足。所以新能源這個行業,無論是中短期的緊急度及中長期的空間,達到了高度匹配,甚至是加強的匹配和疊加。所以板塊很容易出現波瀾壯闊的行情,對於龍頭公司來講,長期的發展空間機會是比較確定的爭議不大,短期的話根據景氣度的變化排查、包括盈利的快速增長各方面來講,也可以進行很緊密準確的判斷跟蹤。唯一不確定的是中期,因為他受市場波動各方面的影響。另外從供應鏈,包括市佔率角度來講的,把新能源放在大製造業板塊裡面看,它的需求持續向上、空間很大。而且有製造和成本優勢的公司一批一批都會走出來,這些公司會成為全球新能源製造業的中流砥柱。對於將來創新空間巨大的行業來講的,一定能走出一批又一批具有高護城河和高成長壁壘的公司。
1、中期不確定性是不是說現在靜態估值有點貴,所以中期比如市場不好的時候估值會降一些。是這個意思嗎?
不完全是,有一層這個意思。比如大家探討特斯拉估值中樞的問題,實際上過去兩年大家探討特斯拉故事的時候,也已經到了大家很難算的程度。今年其實回過頭看,這個估值相比兩年前還是很合理的,因為特斯拉現在全球的銷量增長,中高階車型供不應求,在歷史上可能都比較罕見,這樣的話是帶來了價效比估值的進一步提升。中期有可能是兩三年這麼一個時間維度,或者一兩年,就涉及到產業鏈景氣度的邊際變化,這個其實是需要跟蹤的,投資經理和研究員一般都不是躺贏,就是他一定是積極的去跟蹤邊際變化,包括價格、排產、競爭格局,其實每時每刻都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跟蹤的價值會大於預判的價值。而對於長期來講,預判的價值就遠遠大於跟蹤的價值,這是新能源行業的一個特點,跟傳統的消費行業一樣,其實叫建立信仰。但反過來講,信仰的建立是透過基本面的持續超預期來建立的。比如寧德時代感覺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建立了信仰,雖然大家也會講,有的行業天生商業模式就好,容易讓人建立信仰,但是在a股五千家公司,真正讓你覺得商業模式好,對他建立長期信仰其實也沒幾個,而這幾個所謂已經建立信仰的,一旦一兩年持續景氣度不好,其實這個信仰也比較容易破裂。
新能源汽車我們也感覺到有點累,就是對於一、兩個月變化的邊際非常敏感,股價波動率明顯比其他行業要高很多。過去很多年其實滲透率還沒有起來,有點像主題投資,又有一些週期成長的成分在裡邊,像光伏在過去三、四年,週期的波動幅度還很大,很難讓人建立長期信仰。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今年是難得的新能源,持續了一年的景氣度一直超預期。行業進入了需求推動階段,其實沒道理突然變壞,雖然我也認同一兩年的維度,跟蹤比預案重要,但可能不會像過去兩三年,五、六個月景氣度很好,第七個月突然不行了,感覺這種機率上會小很多。如果能夠持續需求推動,景氣度好個兩年,會不會到兩三年以後,大家對新能源行業也整體產生信仰,這個就看未來怎麼演繹了。當大家對這個行業整體產生信仰,到時候可能一個月甚至一個季度的波動,不一定會對股價影響很大,那時候新能源投資會更舒服一點,不像現在波動明顯的,希望未來的波動效能降下去。
認同新能源汽車這個板塊信仰,其實這兩年提高還是挺明顯。尤其是優質的龍頭公司,回撤越來越小,股價的穩定性越來越高。因為大家對長期的競爭優勢啊、競爭格局的判斷,相對來說也會越來越積極。這樣的話即使是短期的一些需求擾動或者潛在的競爭格局預期的東西,就不像以前會帶來大波動。跟行業龍頭公司越來越大,競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也有很強的關係。
2、有些行業比較特殊,汽車零部件,電池材料很多跟化工材料相關。光伏基於半導體或者光伏輔材,很多是跟材料或者一些建材的品種比較像,今年也注意到像鑄件這種環節,受原材料價格波動比較大,整個產業週期體現出的利潤波動週期相對來比較長,但是行業又在不斷髮展,需求不斷往上走,對於這類行業怎麼看未來的發展以及龍頭個股的判斷?
其實風電行業在整個新能源裡面,是屬於被嫌棄的子行業,如果說整個新能源大家覺得是週期成長股的話,大家會覺得風電的週期屬性更強一點,可能是因為風電價格降的沒那麼快,或者說是成本下降的沒那麼快,長期來看光伏的空間更大、確定性更強,風電會更弱一點,包括海上風電,現在遠遠沒到平價的地步。所以整體風電的估值要比電動汽車和光伏差,尤其是光伏。去年的時候,大家發現平價這個估值提得很高。風電的估值能不能提?風電更多是一些機械組裝,物理過程,光伏還有很多化學過程在裡面,物理過程其實可降的空間就沒那麼大。鑄件的主要材料鋼鐵,價格放在那裡了,很難去大幅下降。光伏的降低空間,無論是從利用率上來講,還是材料本身價格來講,感覺空間很多。所以我們說有化學反應的東西好像給的估值要高一點。有一定開玩笑的成分在裡邊,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所以之前風電整體行業給的估值都不算高,到風電下游的零部件,受原材料波動很大的話,估值會更低。但今年可能隨著風機價格下降,也慢慢進入平價階段,海上風電未來兩三年也會慢慢進入平價階段。而且國家政策角度出發,風電的地位並不比光伏差多少,所以未來幾年可能風電,不能說高速發展,穩步發展吧,每年二、三十的增長,大家預期都還是未來五年能夠有這樣一個發展的。如果未來五、六年都有二、三十的增長,長期空間也並不小,現在的估值是偏便宜的。
鑄件類的公司,今年體現出了比較多的週期性,因為今年原材料價格漲太多了,他們的價格又是年初就定了,二季度這個價格漲起來,造成盈利壓縮。歷史上也能做到十五到二十的淨利率,如果是一個普通加工行業的話,這樣的淨利率其實是非常高的。像新能源汽車很多電池材料,其實今年漲完價以後,也就二十多的淨利率,所以應該是有壁壘在裡面,個人研究的不是特別清楚,這個壁壘到底高不高?如果壁壘足夠高,或者說沒有人想象的那麼低的話,今年原材料漲價的這個因素是偶然。從五年的角度上來看,鋼材的價格可能還是往下走。對他來講只需要降本能覆蓋掉主機廠對零部件正常降價的要求,能讓利潤率維持在一定的程度,那我就能夠充分享受到未來五到十年風電行業穩健中快發展,那他們現在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
其實核心是生產過程中的良率。為什麼很多化工材料的龍頭公司的利潤率,包括整個壁壘感覺好像更高一些,就是因為生產過程中良率的差異,導致成本的巨大差異。很多動力電池材料的壁壘,包括差異度可能會更高,從而出現確實市佔率很高的公司。鑄件其實就屬於壁壘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高一點,產業的競爭格局各方面比大家想象的要好一些的這麼一個環節。兩個原因,一個就是鑄件工藝帶來的成本之間差異會更大些,包括對原材料控制,合金控制各方面。第二鑄件這個行業其實在我們國家還是屬於產能置換型的行業。什麼叫產能置換型行業?比如說同一個地區,有可能是一個市或者一個省,鑄件如果新上產能的話,不管你這個鑄件是用在風電還是其他領域,就是你新建多少噸產能,你就需要有多少噸的鑄件產能退出,就是要保持地區的總鑄件產能不變。所以他跟玻璃這些行業有點像,他屬於供給側改革的一個行業,所以供需上有可能會出現一個持續的緊張。
頭部公司的市佔率,過去幾年來看也是處在穩步提升的過程中。風電從需求角度來講,過去五到十年呈現了更強的週期性,而不是像光伏和電動汽車呈現了極強的成長性。所以大家對風電的估值,包括風電龍頭公司的週期偏見性認知可能會更強烈一些,就是會壓低這個行業平均估值。如果後面風電的成本持續下降,經濟性各方面提升,而且甩掉補貼進入平價以後,風電這個行業有可能會進入穩健成長的趨勢和通道。對於產業鏈公司的利潤率、估值可能會有一個正向刺激的作用。a股長期估值還是比較看壁壘,所以我們會看到電信、能源內部龍頭公司跟二線、三線的差異。a股中期三、五年的維度,估值中樞更多地取決於業績增長。從去年開始,有一部分零部件企業已經慢慢體現出成長性了。如果今年把原材料價格平抑掉,從明年開始,有一些企業我們不說它有多高的增長,每年增長有二三十的話,那麼風電行業的估值現在在新能源裡面算個窪地。龍頭企業有十五個利潤率的時候,其實二、三線企業的利潤率可能只有幾個點,這樣的情況下,利潤率下降的空間也就不大,能夠繼續提升市佔率,同時還能夠享受到整個行業的增長,那對於這種零部件龍頭企業,未來兩三年還是非常甜蜜幸福的時光。如果經營上是這樣的話,股價應該會走出過去偏週期性的。
3、新能源這個行業很大,電動汽車裡面分為電池、材料、零部件,零部件裡面又有幾百個不同品類不同環節的公司。光伏又分為上、中、下游,再往上游的話還涉及很多化工、重化工公司。風電裡面包括風機、零部件啊,生產經營模式,其實都有比較大的差異。從未來中長期的角度,最看好哪些細分行業?
從三、五年的角度去看,首先是儲能。儲能可能還像幾年前的新能源汽車,但發展速度比我們想象的要快。
新能源汽車要集中在電池環節,因為整車有點像當年的智慧手機,不知道後面的格局會怎麼樣,相對比難選一點。唯一可能需要謹慎迴避的,就是今年價格漲得特別兇猛的某些子行業,因為你從產業的角度上來講,長期價格會回落到正常水平,利潤率也會迴歸到正常水平。今年價格暴漲,享受超額利潤率的或許在一兩年還沒什麼,但是在三、五年的維度還是要小心一點。除了價格暴漲的環節以外,整個電池的製造環節,整體上來講都還挺好。無非是根據估值,甚至兩三年的景氣度去做一個優選。
光伏從一兩年的維度上來看,明年的時候整個上游價格會掉下來,可以看一體化元件這個環節。當然光伏最神奇的一點就是不斷有新的技術,會帶來行業內一些重塑。對於新技術發展驅動的方向,也是要重視一下。風電還是要找一些壁壘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低,未來幾年能夠繼續增長,估值又沒那麼高的環節。從整體上來講,首先要把行業研究清楚,把整個行業的倉位配上去,再在內部優中選優。
大行業上來講的話,肯定是機會多多的,就今年的這個行情,很明顯不是買哪個股票的問題,而是倉位夠不夠高的問題。通常來講一些細分領域已經走出來的龍頭公司,長期的確定性會比較高。供需失衡啊,轉型和邊際變化的個股,有可能短期的爆發力會更強,也是這個行業的一個魅力吧。就是在高成長階段,不斷地會湧現出很多爆發型的,和中長期的機會他會並存。
4、基金三季報整個新能源的倉位,相比於過去兩年應該是提升了很多,怎麼看?從機構持倉的角度來講的,如何去判斷這個對板塊的整體影響?
機構持倉是個結果,是新能源行業高景氣度催生的良好股價表現導致的一個結果。如果只有景氣度,沒有股價,這個一般不大可能,一般高景氣度,然後場景、空間都會的。反過來,如果只有股價沒有景氣度,就是屬於靠資金炒上來,這個機構的比例也不會這麼高。正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景氣度很好,也都認可長期空間。爭論的無非是說同樣的電池龍頭,今年一百億的利潤,明年兩百多億的利潤,該給你明年五十倍、六十倍、八十倍。沒有人爭議說這個行業短期、中期、長期不好。這種情況下,機構的佔比上升是必然事件。經常把它跟智慧手機去比較,2009年,智慧手機剛開始起來的時候,那個時候很多市值也不大的一些公司,當然現在都已經是兩三千億,甚至巔峰時期到過六七千億,那個時候機構佔比也挺低。機構比例慢慢提起來,大概要到10年之後,但其實我們看比例提起來以後,這些股票又繼續漲了三、五年。在行業β之外,還有自己α的一些公司,成長七、八年,一直到前兩三年,整個消費電子徹底不行了,才停止上漲。所以我們覺得最終股價能漲多高是取決於行業空間的。只要行業空間還夠大、還能夠容納這些行業內公司的市值不斷的增加的話,那機構的持股比例應該還會提升。
5、機構多了會不會就有波動,或者說是萬一不行就跑了?
機構整體的研究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個股如果炒主題投資的時候,衝進去發現不行就賣掉,但是對於基本面驅動的行業投資,還是看好行業空間。所以除非整個行業發生完全意想不到的問題,讓長期空間減少了很多,或者短期滲透率的斜率迅速陡峭下降。這種意外事件暫時看不到,可能在比較長的時間能夠看到機構在這個行業裡面的佔比持續提升。結合過去一些明星行業,現在應該距離終點還蠻遠,甚至我們會看到很有很有意思的現象,行業其實已經滲透率到後期的時候,機構往往還會在裡面呆特別長的時間,因為到後期,這些股票估值也就沒有現在這麼貴了。可能十年以後,我們再看一些電池龍頭的公司,可能也就三、四十倍,全球市值可能看上去都是挺便宜,大家就會覺得三十多倍的公司還有一定的增長,那十幾、二十個增長也挺便宜的,在裡面待著,所以我們會看到這個結果。當然季度之間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個就是股價波動的來源。但是季度之間的波動,說不好是誰買誰賣。所以我覺得自從今年新能源汽車整個行業基本面起來以後,這可能會成為大家的一個共識。好的行業無非是在這裡面挑到好的子行業,不要踩到雷,這就夠了。
唯一的問題可能是,某些股票機構佔比特別高以後,想他在某一年有黑馬級的表現挺難的。就有的公司確定性很強,但是可能空間沒有那麼大。但有一些黑馬空間特別大,就是我們說的賠率特別高,但是可能確定性沒有那麼高,其實機構的股票可能就屬於勝率比較高,賠率沒有那麼高。無論是白馬、黑馬,就是你在行業大的經濟週期當中,必然會有持續、不斷湧現的這種機會。其實現在我們看到白馬,三十年前很多都是黑馬,這也是跟蹤和挖掘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