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醫療行業的人談及京東健康、阿里健康時,基本上都是一個看法:賣保健品和藥品的,甚至一些傳統網際網路醫院的資深人士也持這個觀點。
而真實的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又在做什麼?呈現了什麼結果?
2021年8月,阿里健康收購小鹿中醫,加速佈局網際網路中醫健康服務。
2021年10月,14家連鎖中醫館首次參加天貓雙11,為消費者提供上千種中藥飲片和上百張中醫名方服務。
2020年6月,京東健康中醫院及中醫會診中心上線,平臺已有7位國醫大師、9位國家級名老中醫和近萬名中醫醫生入駐。
2021年10月23日,由京東健康攜手中華中醫藥學會等多家單位發起的中國“網際網路+中醫醫療”調研與評估專案正式啟動,院士張伯禮任組長。
2021年9月,京東健康全面佈局社群健康驛站,透過體檢免費+加盟入駐的方式來搶佔社群流量入口。
阿里健康2021財年財報公佈(截止2021年3月31日),實現營業收入155.19億元,同比增長61.7%;淨利潤約3.43億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1569.6萬元;經調整後實現淨利潤6.3億元,同比增長198.5%。
京東健康2021年上半年,總收入為136.4億元,同比增長55.4%;淨利潤方面,虧損4.54億元,同比減少91.5%;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盈利6.67億元,同比增長79.9%;使用者數突破了1億大關。
我們拋開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那些高大上的使命、戰略、願景來看,他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快速整合資源,搶佔流量入口,按電商的邏輯把醫療健康服務像賣水一樣賣出去。
一、為什麼他們能這麼做?
1、電商基因
阿里、京東本身就帶著濃厚的“電商平臺”的基因,這是他們過往最大的成功經驗。當他們切入醫療健康服務市場時,自然也會延續這種基因,透過電商的方式把複雜的醫療健康服務進行產品化,然後像賣瓶裝水一樣賣出去。
2、抓住趨勢
醫療健康服務到底是什麼?我們歷來是以醫療人的視角在審視,如醫療的嚴肅性、安全性、不確定性、療效為王等等,缺乏從市場和客戶的角度來審視和洞察。
醫療服務的特殊性是醫療機構要去解決的事,而消費者看的是過程要的是結果。而醫療服務產品化、電商化剛好滿足了客戶對醫療服務的新需求、新要求——效率、透明、簡單、優質。
效率:包括療效、選擇成本、時間成本、溝通成本、解決問題成本、便捷性等,單一的療效觀已經被淘汰。
透明:包括價格透明、服務內容透明、評價透明、預期管理等。特別是醫生技術療效評價透明化後,對醫生本人和客戶來講都是福音。
簡單:讓複雜的醫療服務一目瞭然,省心省力。
優質:醫療健康服務必須給客戶創造出一個感受:很好,真不一樣。
3、掌控流量
我們多次思考中醫館跟醫生之間的關係,甚至去追溯中醫文化基因帶給中醫醫生的烙印,各種原因裡,都不能忽視一個事實:醫生的核心需求如患者資源、技術成長、職稱榮譽、社會地位等,我們醫館要麼做不到,要麼沒去做。即當前醫館基本上沒有為醫生賦能,都是在靠醫生驅動發展。
但阿里健康、京東健康他們至少能為醫生提供龐大的客戶資源,這是醫生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驅動醫生穩定、持續合作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對中醫館今後發展產生哪些影響?
1、醫療健康服務電商化、產品化時代已經到來。
醫療健康服務產品化、電商化,是提升整個交易透明度、效率、服務體驗的核心,也是未來醫療市場的發展趨勢。
電商化只是醫療服務線上成交的表現形式,其本質和前提是醫療健康服務的產品化。要求我們醫療機構為客戶提供服務前,必須把自己的技術解決方案以更簡單、易懂、易控、易執行方式提供給客戶,而不是讓客戶來琢磨你的可靠性、安全性、複雜性,這對醫療機構在診療技術和系統性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醫療健康服務產品化包括:實體健康類產品、醫療健康服務產品包。只有產品化才能電商化,才能做到像賣水一樣賣醫療健康服務。
2、流量將加速向綜合性健康醫療服務平臺彙集。
巨頭們整個運營策略就是圍繞“流量入口”和“客戶體驗”來設計、規劃醫療健康服務專案,透過資源整合實現平臺生態建設。
透過流量加持建立起對合作機構、個體醫生的相關服務標準和獎懲、淘汰機制,圍繞客戶需求提供高效、透明、簡單、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體驗。
3、優質醫生資源和中醫館逐步向流量平臺彙集。
醫療健康服務,從平臺的角度看,最終靠流量驅動。誰有流量,誰能驅動、沉澱流量,誰就能驅動醫生、合作機構加入,這也是各大中醫館入駐美團、大眾點評的原因。搞不好,我們很多中醫館成為這些平臺的打工仔。
一旦醫生在這些平臺活得滋潤、自在,接受並習慣平臺的遊戲規則後,中醫館跟醫生的合作空間將更小,難度更大。
4、中醫產業鏈的整合、最佳化、洗牌程序將加速。
京東健康CEO金恩林表示,作為網際網路+中醫醫療的踐行者之一,京東健康透過打造網際網路“中醫+中藥”全流程閉環,為患者提供中醫專家線上問診、團隊會診、中藥代煎、送藥上門等服務,並透過與線下醫院開展合作,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中醫診療生態。
中醫整個產業鏈是比較短的,也容易整合,核心環節就是流量掌控。所以,阿里健康、京東健康他們只要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佈局線下,對整個中醫產業鏈進行最佳化、洗牌。
我們中醫館的話語權必然會弱化,生存空間將進一步壓縮。
三、連鎖中醫館如何應對?
我們連鎖中醫館一定要對阿里健康、京東健康他們在中醫領域的整體佈局和運營策略進行深入研究,保持警惕,做到未雨綢繆。
首先,我們需要認清一些基本的事實。
1、連鎖中醫館依靠醫生驅動流量的時代已經結束,自己必須具備驅動流量的能力。
2、連鎖中醫館依靠線下診療服務盈利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必須考慮線上線下如何協同發展,找到第二、第三變現贏利點。
3、沒有核心運營團隊的連鎖中醫館,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這就要求我們醫館創始人換腦子,核心團隊換血液。
其次,正確佈局和運營自己的網際網路醫院。
連鎖中醫館做網際網路醫院,雖然有一定的優勢,如醫生資源、存量客戶資源,但也有它天然的劣勢和障礙,具體表現在:
1、沒有搞清楚中醫網際網路醫院到底做什麼,只是簡單地把醫館線下的診療服務往線上搬,難以做大做強。
2、缺乏真正懂中醫和網際網路醫院運營管理的負責人,投入的運營團隊不過3-5人,只能淺嘗輒止。
3、資金有限,犯錯代價大,一個錯誤可能永不翻身。
所以,連鎖醫館做網際網路醫院不容易,儘可能要思考縝密,盤算清楚,少犯錯,小步走快迭代。
首先,梳理好流量、產品、變現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結合自己的優勢把這三者融為一個整體,環環相扣,找到了最佳的商業和運營模式。
第一,一切工作要圍繞“流量”來開展,實現從“醫生驅動”到“流量驅動”,從“技術為王”到“客戶體驗為王”的整個戰略轉型。
第二,切忌貪大求快,把目標定在5年後和智慧技術開發應用上,因為我們那點家底不經燒。切忌把錢花在請醫生上,而是要把錢花在為醫生賦能上,花在內容上,花在流量上,花在產品上,花在運營管理團隊培養上。
第三,我們必須培育自己的線上運營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特色專科線打造能力、產品孵化落地能力。
線上運營能力:內容創造輸出能力、IP打造能力、事件營銷能力等。
資源整合能力:圍繞目標來整合醫館醫生資源、市場推廣資源、產品資源等,實現跨部門、跨行業的整合目標。
特色專科線打造能力:中醫館做網際網路醫院,不是做全科,是建立一條條專科線不斷蠶食市場。
產品孵化落地能力:診療服務產品包策劃能力,新消費健康產品孵化能力等。
再次,秉承打破醫館邊界的理念,從產業鏈和跨界整合兩個方面尋找破局點。
今天來講,中醫館價值的大小不再取決於開館數量的多少,也許開館越多經營越難;醫館之間的競爭也不再是單純診療技術層面的競爭,而在於我們能為多少醫生、醫館、合作伙伴賦能,服務多少客戶。因此,我們必須具備打破醫館邊界的理念。
接下來,我們就要從產業鏈和跨界整合兩個方面尋找機會點,這是連鎖醫館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
1、開創中醫健康產品新品類。
如當前出現的養生新潮流,如熬夜茶、失眠糖、氣血膠囊等,基本上單一的產品年銷售幾億甚至上十億,中醫在這些領域是大有可為的。
我們還也可以透過中醫+營養、中醫+國潮文創、中醫+定製等方式進行跨界創新。
我們必須改變以往大而全、籠統性、模糊性、普適性的產品開發策略,針對某個人群某個場景某個細分需求來進行開發、創新,產品定位一定要做到細分、狹窄、聚焦,在品類第一、場景第一、特性第一三個結果中至少佔據一個。
大家可以看看這些例子:紅牛基本上搶佔了開長途喝的飲料這個場景;海飛絲也佔據了大多數人對於洗頭時“去屑”的這個特性;清揚也想打“去屑”這個點,於是它創造了一個更加細分的品類——男士去屑。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中醫藥產業鏈其它環節尋找機會,如上游的中藥材種植加工,中成藥開發、診療技術開發輸出、為其他醫館和醫生賦能等。
2、跨界整合,異業共享。
近15年來,傳統網際網路、新媒體平臺創造了一波波流量紅利,但都已見頂,流量之爭將更加殘酷,成本更加高啊。
這就迫使中醫館必須找到下一波流量紅利渠道,個人判斷可能出現在跨界異業合作領域。
中醫館如何跟周邊的企業、超市、理髮店等形成價值共享共贏的合作關係,是接下來必須重點考慮的事情。如深圳某醫療機構跟一些嬰童產品企業進行跨界合作。
相比別的跨界合作,本人更看好中醫館跨界做全國禮品市場,這個市場不僅規模龐大,還可以把線上線下診療服務、健康產品、其他醫生醫館合作伙伴等串聯起來,把“產品、流量、變現”三者融為一體,環環相扣,有可能成為連鎖中醫館最佳的商業和運營模式之一。
最後,為客戶創造出不一樣的體驗感
我們去網上看看關於醫療的評論,基本上都在抱怨:看病貴、看病難。為什麼會這樣?
記得劉潤老師講的一個故事。
張賢峰,跑步愛好者,每次跑完都非常有成就感。
幫他記錄跑步路線的APP,在他每次跑完就會問候他:“恭喜你,太厲害了。你看,要不要申請一塊為這條路線定製的獎牌,紀念一下?”就這樣,他每跑一條不同的路線,就會花幾十元申請一塊獎牌,最後申請了400多塊獎牌,總共花了3萬多。
其實這些獎牌透過淘寶購買的話,估計2000多元就夠了,可張賢峰花了3萬多,而且還覺得很值。那麼請問多出來的2萬8,他買的是什麼?
買的是我喜歡,不是值不值。換句話說,就是:體驗。
醫療服務,不僅僅解決病痛,更是創造健康和快樂,激賞生命價值。我們在注重解決客戶病痛的同時,圍繞為客戶創造健康快樂、激賞生命價值來設計我們的服務細節和運營策略,提升我們跟客戶的粘性,更加利他悅他,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新消費時代,醫療服務最怕的是墨守成規,最缺的是為客戶創造出不一樣的體驗感。
一邊是公立醫院大力擴張,合縱連橫;一邊是網際網路巨頭精心佈局,饞涎欲滴。我們連鎖中醫館如何打破醫館邊界,圍繞“流量”來思考產業鏈各環節的價值需求,透過跨界整合實現價值創造和共享,最終為客戶創造出不一樣的體驗感,也許是應對當前競爭困局的最佳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