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一發力,造車新勢力就不行了。
在新能源市場剛剛站上風口,造車新勢力初登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
現實卻並非如此,很多造車新勢力在經過初期的掙扎之後,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穩穩地前行。傳統車企在開始發力後,儘管進展較快,但頂多只是與造車新勢力齊頭並進,並沒有展現出碾壓的姿態。
如今,電氣化的壓力又到了豪華品牌這邊。
原本,人們認為,只要豪華品牌放下對燃油車的執念,全身心的投入到電氣化改革中,也能很快取得成效。但現實是,很多在豪華車市場無往而不利的豪華品牌,在新能源市場走得步履維艱。
在諸多豪華品牌的電氣化之路中,走得最艱難的,或許要屬保時捷。
據報道,保時捷將在美國市場召回所有已售的Taycan車型,共計11827輛。召回原因是Taycan的雙閃燈會在非緊急情況下自動開啟,這容易誤導後車司機,有製造交通事故的隱患。
事實上,如果是對Taycan有所關注的人,都已經麻木了,因為這已經是保時捷在半年內第四次召回Taycan了。在這之前,保時捷曾因鎖緊螺母、前橋右下拖臂和電控軟體問題對Taycan進行了召回。
作為“門外漢”的造車新勢力,在開啟量產交付之後,也曾因各種問題而進行過召回,但沒有一家造車新勢力有如此頻繁地進行召回。
對傳統車企而言,由於缺乏經驗,在轉型的道路上遇到意外的狀況很正常,但保時捷Taycan召回的原因是多樣的,涵蓋生產工藝、軟體缺陷等多個方面,這並不能簡單的用“缺乏經驗”來解釋。也許,保時捷還沒做好擁抱新能源的準備。
產品問題頻發,對品牌來說也是巨大的打擊。如果說燃油車市場的保時捷讓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那麼新能源市場的保時捷則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一方面,對保時捷這種豪華運動品牌來說,進行電氣化轉型猶如“自廢武功”,其一直引以為傲的“效能”“運動”特性,在電動車市場卻不那麼靈光了。
在新能源時代,電機能夠提供普通發動機+變速箱總成無法比擬的低速段加速能力,這意味著,即便是一款比較普通的電動車,在效能方面也是較為出色的。
在這種情況下,豪華品牌如果還是打出效能牌,其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這也是很多豪華品牌遲遲不願轉型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豪華品牌的金字招牌,放在新能源市場,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很多豪華品牌在進行電氣化轉型時,其造車的思維並沒有轉變過來,它們花費大量的成本造出了和自家燃油車相似的電動車,卻試圖賣出豪車的價格。
作為比較,無論是特斯拉,還是頭部的造車新勢力,都對智慧網聯絡統下了很大的功夫,力求顛覆人們的用車體驗。
在兩種思維的比拼中,豪華品牌不意外的落敗了,這便導致它們在市場的競爭中比較被動。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保時捷,人們也會對其觀望一段時間。
如今,保時捷也證明了,人們的猶疑是正確的。Taycan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便發生了多次召回,其中很多問題,對傳統車企來說是非常低階的失誤,這大大降低了人們的期待值。
除了召回問題,Taycan還曾發生過自燃爆炸,涉事車輛已經完全燒燬,而保時捷也並未公佈自燃的具體原因,同樣令人擔憂。
如此來看,新能源市場的保時捷,與造車新勢力初入市場之時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考慮到其豪華品牌的身份,這樣的表現也令人大失所望。至少,這與人們的期待有如天壤之別。
對於保時捷,人們曾寄予厚望。Taycan在釋出之初,被認為是能夠對標特斯拉Model S的一款車,人們期待看到保時捷與特斯拉針鋒相對。
現實卻是,Taycan接連翻車,讓很多人的期待落了空。既然豪華品牌的轉型之作不過爾爾,那麼為何不去擁抱其它新能源車企呢?
新能源市場是奇蹟誕生之地,但對保時捷來說,卻可能是它的失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