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公募基金三季報陸續披露完畢。截至10月末,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的最高漲幅已達103.49%,最低則虧損約-26.38%,首尾業績差距接近130%。(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1.10.31)
可以看出,在市場風格頻繁切換的背景下,基金之間的業績分化越來越大。
對此,有小夥伴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市場上的翻倍基這麼多,我卻總是選不到?
就像網上之前流傳的段子:
什麼基金漲得最好?
——你賣掉的基金、別人買的基金、你加自選但沒有買的基金、你買10塊錢試試水的基金。
這可能正是很多小夥伴的買基感受:漲得好的基金,似乎永遠不是自己手裡那一隻。
究其原因,是因為雖然A股的長期中樞是往上抬升的,但波動幅度卻很大,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普通投資者很容易追漲殺跌,持有時間過短,導致個人收益小於基金漲幅。
要想知道如何才能在投資中賺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虧錢。
為什麼大多數人很難賺錢?
1、買基金只看排名
很多小夥伴喜歡按照每年的收益排行榜買基金,將領漲的基金“一鍵加入購物車”,那麼,這種投資方法的效果如何呢?
我們以2015年至2019年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為例,挑選每年排名前10的基金,統計其次年的排名,情況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Wind,基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可以看到,過去表現突出的基金,未必能延續其業績,甚至有多隻基金在次年排名處於90%之後。
其實,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和行業偏好,而A股市場又有非常明顯的板塊和熱點輪動效應,每年能夠排名在前列的基金,大機率都是因為市場風口剛好與基金經理的持倉相吻合,等到行情輪動到下一個熱點,基金的業績自然也就趨於一般了。
另外,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和他們管理規模的相關性非常大。領漲基金往往會吸引大量的資金蜂擁而入,甚至超出了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從而導致後續的業績不太理想。
2、追逐明星基金經理
除了按排名買基金,很多小夥伴還喜歡追逐明星基金經理。
最近兩年來,得益於權益市場的蓬勃發展,湧現出一批明星基金經理,他們憑藉著短期優異業績受到市場的熱捧,個人管理規模也得以快速增長。
但同時,市場風格輪動也越來越快,很多慕名而來的投資者一旦遇上回調,就經常憤然贖回,轉戰再去追逐下一個“明星”,很容易陷入“追漲買入→割肉贖回→追漲下一個投資熱點”頻繁買賣的迴圈中,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本金虧損。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找到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和基金經理。雖然他們可能無法在每個年度都“登頂”,但在多種行情下,都有望保持中上游的投資水平,長期帶來不錯的回報。
只有真正瞭解明星基金和基金經理光環背後的“個性”,才能做到堅定持有,不在巔峰時慕名而來,也不在低谷時詆譭離開。
如何提高賺錢的機率?
1、積累認知,控制情緒
對於不少小夥伴來說,都接受不了“買入即虧損”的情況,反而更加頻繁地交易,導致虧損進一步擴大。但其實拉長來看,這些波動不過是長期向上趨勢中的小小浪花。
在這一系列追漲殺跌的行為背後,是缺乏成熟的知識體系和情緒控制的能力。
知識體系,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判斷市場所處的週期,辨別基金賺錢的原因;情緒管理,能讓我們降低情緒對於投資的影響,避免做出不理性的選擇。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要獲取這兩種底層核心能力,需要長期的訓練和積累,在市場裡實踐、觀察、學習和總結。
2、選擇固定持有期限的產品
最近幾年,市場上開始流行固定持有期限的產品,需要持有一段固定的時間。
雖然這類產品對投資者而言流動性較弱,但減少了投資者自己不理性退出或者擇時的機會,讓投資者“被迫”長期持有,最終熬過市場波動,讓基金漲幅可以很好地轉化為個人收益。
對於“管不住手”的小夥伴來說,這類產品是不錯的選擇,最好使用短期內用不上的錢進行配置。
3、選擇基金投顧
如果對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情緒控制沒有信心,也希望產品有一定流動性,不妨考慮基金投顧,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投研團隊。
一方面,專業的投研團隊具備甄別市場風格和基金經理水平的能力,擁有一套選基和選基金經理的體系化方法,能從全市場8000多隻基金中優中選優,追蹤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是否保持穩定。
另一方面,專業的投研團隊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地鍛鍊和提升自己,儘量減少情緒對於投資的影響,因此,在面臨市場的快速變化時,能夠做出相對更冷靜的投資判斷,對投顧組合進行相對理性且及時的調倉。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人性的弱點對基金投資影響極大。
很多小夥伴的收益不理想,並不是因為持有的基金或基金經理不好,更多是因為這些人性的弱點導致的非理性交易。與其說是輸給了市場,不如說是輸給了自己。
因此,我們只有不斷覆盤自己的投資經歷,在一次次市場的檢驗中認識這些人性的弱點,放棄對“翻倍基”的追求,制定合理的投資目標,才能戰勝自己的弱點,成長為成熟而理性的投資者。
風險提示:廣發基金本著勤勉盡責、誠實守信、投資者利益優先的原則開展基金投顧業務,但並不保證各投顧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參與基金投顧業務,存在本金虧損的風險。基金投資組合策略的風險特徵與單隻基金產品的風險特徵存在差異。基金投顧業務項下各投資組合策略的業績僅代表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的業績表現,為其他投資者創造的收益也不構成業務表現的保證。投資前請認真閱讀投顧協議、策略說明書等法律檔案,充分了解投顧業務詳情及風險特徵,選擇適合自身的組合策略,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