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師從我國著名的乳腺腫瘤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宋爾衛開始,年僅38歲的蘇士成就和乳腺癌預防、臨床診治和前沿科研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醫十多年,他一邊植根於臨床,在抗癌最前線瞭解患者的疾苦和細微差異;一邊紮根科研,用最前沿的科研理念和成果應用到患者身上,減輕她們的痛苦,延長她們的生命。
“作為一個醫生,將臨床和科研兩頭中的一頭做好,都殊為不易。可蘇士成憑藉自己的勤奮,努力和敏銳的洞察力,抓住了學術前沿,將兩頭都做得很好”,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劉超如是評價自己的這位曾經帶教過的年輕醫生。
正是得益於臨床和科研相結合,年輕的蘇士成在2016年獲得了國家優秀青年基金,2021年獲得談家楨醫學創新獎,最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佈了2021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專案中,他申報的“免疫微環境和炎症相關疾病”獲得了正式立項資助,直接獲批科研經費400萬。
“我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乳腺癌綜合治療,尤其關注是免疫治療。可以說免疫治療是我在同行中的一張名片,未來的工作也是緊緊圍繞這個方向,期望用免疫手段幫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蘇士成教授表示道。
年輕的他在臨床和科研兩端狂奔
作為一名乳腺癌專科專家,蘇士成的臨床工作是非常忙碌的。週二、週三兩天四個單元的門診,最多一個單元的門診,半天就要接待100多名乳腺癌患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調查報告,2020 年,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數達226 萬,超過肺癌成為全球發病率第一的癌症。在中國,2020年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42 萬,為中國女性新發癌症病例數之首。絡繹不絕的門診病人,正是這一惡性腫瘤肆虐高發的佐證。
到了週四,蘇士成又成了一名手術大夫,這天是手術日。手術、接臺、再接臺成為這一天的主旋律。常常披著朝霞走進手術室,出來時已經繁星滿天。
即便忙碌如斯,他也沒有放下自己的課題、研究和心心念唸的免疫方案。近年來,他帶領的團隊在免疫微環境和免疫治療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成果,以通訊作者(含共同)在《細胞學》(cell)、《自然》(Nature)、《科學前沿》(Advance Science)、《臨床腫瘤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著名期刊發表了10餘篇論文、專著,並榮膺2018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之列,成為2021年中國十大醫學創新專家等。
他參與主導改良了乳腺癌精準手術,主持原創免疫治療策略的臨床試驗,包括完成國際第一個乳腺癌假體重建聯合區域性免疫治療的臨床試驗,參與撰寫中國乳腺癌指南中的免疫治療部分。提出“I CAN”免疫學和外科學融合教改方案。
“從臨床出發,以療愈患者病痛為目標,圍繞臨床診治中出現的問題開展一系列科研活動,把基礎研究的成果反饋於臨床,不斷改進臨床實踐,惠及更多患者。”成了他近年來工作的側寫。
“他的臨床,無論是門診還是手術,都在力求精益求精,隨後第一件事就是問我們,有沒有更新的方案應用到患者,讓患者獲益,提升她們的生活治療和生存期……”,學生劉志涵告訴南都記者,無論臨床還是科研,蘇士成都是年青一代醫學生們追趕的背影。
也正是在蘇士成這樣的年輕專家和他的學生們的努力下,在上一輩導師宋爾衛院士的指導下,目前乳腺癌的治療一直在推陳出新,更為精準,更為有效,更能幫助到病人。“乳腺癌的總體治療效果非常不錯,單從療效看,在眾多惡性腫瘤中,它的五年生存期非常高。甚至十年生存期都不低。”劉超教授表示。
聚焦免疫新方案
蘇士成團隊正在傑青專案中持續發力
治療效果極好是個不爭的事實,但乳腺癌的整體防、診、治仍有不斷最佳化、提升的空間,
蘇士成表示,他的團隊一直致力於免疫治療對乳腺癌等多種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此次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專案也是繼續圍繞這個方向展開研究。
腫瘤免疫治療獲得18年諾貝爾醫學獎,是目前發展最快的腫瘤治療之一。雖然獲得了突破性的飛躍,但仍有許多瓶頸問題。
“首要問題是隻對少數患者有效,目前約20%-30%患者能獲益,而且主要集中在黑色素瘤,肺癌等‘免疫熱’腫瘤。乳腺癌既往認為‘免疫冷’腫瘤,不適合腫瘤免疫治療。但我們透過研究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透過細分患者,查詢免疫機制等,團隊發現其實有相當部分的乳腺癌患者是能夠從免疫療法中獲益的。
敢想敢幹的他立即利用一種上市的成熟藥物(PD-1/PD-L1單抗)組合化療、靶向藥物,對患者起到了特別不錯的治療效果。一、二期臨床試驗資料非常喜人,而後續三期臨床試驗也將立即著手開展。
乳腺癌等腫瘤治療的另一個瓶頸就在於,為什麼一部分有效,另一部分無效?無效和有效之間的差異在哪?有什麼預測療效的生物標誌物(biomarker)?
“例如即使PD-L1不表達,部分患者抗PD-L1也能獲益,這種特點使精準找出適合做免疫治療的病人非常困難。既往研究的臨床標本大多是未經治療的,有什麼特殊策略能夠找出免疫治療新靶點呢?”蘇士成透露,術前化療是將化療放在手術之前做,有縮小腫瘤有利手術、判斷藥敏和預後的好處。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是全國最早開展術前化療的中心之一,運用這個非常有特色的臨床模型。蘇士成利用單細胞測序等新技術,動態描繪治療前後患者腫瘤免疫細胞發生的真實變化,找出一系列新型免疫治療靶點和標誌物。
再加上目前方興未艾mRNA疫苗顯示核酸治療有巨大臨床價值。這也正是蘇士成利用其機理進行乳腺癌治療的一大方向。“除了蛋白靶點,我還揭示特殊核酸在免疫治療中的作用,包括線粒體內部環形RNA和胞外氧化DNA。相關的實驗試劑盒已經開始出售,相關的治療藥物開發也在合作商談之中。”
透過這個專案的研究,將有望拓展免疫治療的適用人群,並且提供更精準的療效預測標記物,使合適的患者不會錯失治療機會,不合適的患者不會浪費醫療費用和遭受不必要的副作用。
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防線,都在啟發著團隊。“目前在我們有2個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在開展,因為在該領域的原創工作,我們中心在國內是牽頭單位。”
學生眼中的年輕傑青:
分秒必爭又人情味十足的醫者
研究生李怡曄是蘇士成教授的研究生,也是科研團隊的成員之一。在她看來,蘇士成老師身上有一種“分秒必爭”的氣質。“他好像擁有無限的精力,把每一分鐘都掰成兩分鐘來用。他常常在週末出差開會後,週一仍然來到實驗室聽學生們彙報,指導實驗方向、探討實驗細節,力求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完美。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利用手術、門診間隙,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關心學生的課題進展。”
印象最深的就是最近國慶節前彙報課題的時候了。當時是國慶節前一天,蘇士成利用手術的間隙約學生下午討論課題。“連線臺等待時間,蘇老師都充分利用起來以保證在課題實踐過程中的充分溝通。最後一臺手術的時間比較久,整個一層樓的老師同學都開始了假期,連保潔阿姨都下班回家了。蘇老師卻在晚上九點多做完手術回來,堅持與我們討論並安排了課題整體進度和未來一週的小目標。”
更多在臨床上充當蘇士成助手的劉志涵博士,則看到了蘇士成的醫者一面。“他不僅對醫學事業充滿熱情和忘我工作,對待病人更是耐心十足,永遠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在日常出門診中,單次門診量高達100餘人次,對每位患者他都是細心判斷病情,耐心答疑解惑,錯過飯點、推遲下班都是常態。”
今年6月份,蘇士成的一位患者是一個孩子即將參加高考的母親,心理壓力非常大,她本想為了孩子推後兩週再治療,但考慮到患者的病情已經很危急了,經蘇老師細心勸導,幫助患者平靜心態,分析病情,患者最終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當即決定儘早接受治療。
當天辦理入院,連夜與患者家屬商定手術方案,第2天一早立馬進行手術,患者術後恢復得也很好,從面診到治療出院,僅用了4天的時間。他用自己的辛勞和時間,幫助患者同時實現了治病和陪女兒參加高考的心願。
重視人才培植土壤
正在讓更多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
劉超教授表示,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為人才發展營造優越的環境,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人才工作的使命。
醫院以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搭建了層層遞進的“金字塔”形人才培育體系,近五年投入逾1.5億元,支援約220人次,努力打造結構科學、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對資歷較淺的青年職工,透過實施“逸仙人才培養計劃”築牢其臨床科研基礎;對有一定研究基礎的中青年職工給予“博濟交流計劃”以拓寬其國際視野;對已取得一定成績的青年骨幹開展“優青培育計劃”“傑青培育計劃”加強其內涵發展;“逸仙臨床科學家計劃”“逸仙名醫計劃”位於體系頂端,是為頂尖科技人才和名醫名家發展服務的配套措施。
近年來,醫院人才培育成效顯著,國家級人才連續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11月,院長宋爾衛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這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本土培養的首位中科院院士。此次,蘇士成教授榮獲2021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專案,是繼宋爾衛教授、林天歆教授、唐亞梅教授、胡海教授之後,醫院本土培養的第五位國家傑青。至此,醫院已連續四年成功培養出國家傑青獲得者。
目前,醫院共培育出兩院院士1名、“萬人計劃”人才2名,國家傑青5名,國家優青4名,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名,“廣東特支計劃”人才9名、本土創新創業團隊1個,廣東省傑青12名,廣東省珠江學者4名,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2名……
採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林偉吟 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