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錕紀念幣,是1923年北洋政府為了紀念曹錕當上北洋政府大總統而鑄造的,發行量約為100枚。此幣分為銀質和金質兩種,銀質紀念幣主要是贈給普通官員,金質贈送給高階官員。
此幣由天津造幣廠為紀念褚玉璞任職直隸省軍務督辦兼省長一週年所鑄,當時僅供贈送、紀念之用,鑄額極少,雕刻精美,品相難得。
段祺瑞像中華民國執政銀幣為近代民國時期著名的軍閥肖像銀幣之一,由天津造幣廠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鑄造,以紀念是年11月,北洋軍閥段祺瑞被推為總攬軍政大權的中華民國政府臨時執政之職。
袁世凱曾於1915年12月接受帝王稱號,改國號“中華帝國”,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並擬於1916年元旦加冕登基,此銀幣應為其加冕登基的紀念幣。
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銀元,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下鐫“開國紀念幣”、左右長枝花飾。背面中央為中文隸書體“壹圓”及嘉禾,邊緣英文“中華民國”、“壹圓”,左右分列五角星(後改為六角星)。
為紀念反袁擁護共和勝利,1917年8月雲南造幣廠開鑄唐繼堯紀念幣,有金、銀、銅三種材質。
民國七年十月,徐世昌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民國十年九月,適逢徐世昌67歲壽辰並當政三週年紀念(取名“仁壽同登”),天津造幣廠特開鑄此幣,該幣有兩種版別:有“紀念幣”字版,無“紀念幣”字版。
張作霖銀元,此幣為天津造幣廠試鑄,還曾鑄有民國十六年、十七年大元帥紀念幣,均未發行,存世僅見樣幣,其中,以十五年樣幣最為稀少,此枚雕刻精美,鑄工精湛,堪稱中國近代人像幣鑄造之典範,幣面呈淺灰色,原始包漿均勻,銀光猶存,品種極為難得。
1929年(民國十八年)試鑄,正面為孫中山大頭像,上邊有"中華民國十八年"字樣,背面三帆船圖,兩邊是“壹圓”二字。一種是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版,正面為孫中山像,上邊有“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字樣,背面為雙帆船圖,帆上有飛鳥三隻,船的右邊有太陽,左右兩邊是“壹圓”二字,以上兩種流通不多,而比較多的是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版,正面為孫中山像和“中華民國二十二年”字樣外,背面也只有雙帆船圖和“壹圓”二字。此種銀元1934年亦有鑄造。
四川軍政府所造,上面鐫有“四川銀元”四字,中心有海棠花一朵,上邊有“軍政府造”四字,下邊為“壹圓”二字,背面為18個圈繞成一環,中鐫篆文“漢”字,大環內有橫線紋,外有縱線文,上面有“中華民國元年”字樣。
與袁頭銀元相同,惟像之左有“甘”字,像之右有“肅”
正面為袁世凱側臉像和鑄造年份,背面為嘉禾圖,圖中有“壹圓”二字。此幣有1914年(民國三年)、1919年(民國八年)、1920年(民國九年)、1921年(十年)數種。天津、武昌、南京、廣東、杭州、安慶各造幣廠均有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