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關注國家科技進步獎丨梅旭榮:佔耕地近半的旱地農業潛力巨大

“30多年旱地農業技術的進步,最讓我感嘆的是,許許多多的技術,都能從過去數千年的農耕文化中找到痕跡,我們一直都在沿著先輩的路往前走。”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者、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對新京報記者說。在11月3日揭曉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中,梅旭榮帶領的團隊以“北方旱地農田抗旱適水種植技術及應用”專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梅旭榮: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學科首席。從事旱地農業研究30年,主持了國家攻關計劃課題“北方旱區高效農業結合發展模式與技術研究”“主要農作物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和“區域生態農業技術規範與保障體系研究”等。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之一,主要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

旱地

千百年來的生存之所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農業的命脈,千百年來,水利灌溉從來都是農業發展最重要的事。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造就了富饒的天府之國,西漢的黃河治理工程,覆蓋東南到西北的無數良田。百年前,中國開啟現代化轉型的歷程,水利工程更突飛猛進。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農田,都能用灌溉解決水的問題。事實上,需要依靠自然降水生產的旱作農業,仍是現代農業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在北方,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生存的根基。

甘肅冬小麥旱地農業技術試驗田。受訪者供圖

“完全依靠自然降水進行生產的農業,叫做旱作農業,和它相對的概念是灌溉農業。在全球,旱作農業比例是81%,在中國,旱作農業的比例是49%。”梅旭榮說。

在旱作農業中,並非所有的耕地都缺水,如溼潤地區,自然降水量較高,可以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無需灌溉,仍叫旱作農業。

而在降水量入不敷出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則叫做旱地農業,“這些旱地,主要分佈在淮河、秦嶺、崑崙山以北的北方地區。佔國土面積的65%,耕地面積的56%,但水資源只有19%。它提供了全國43%的糧食,75%以上的牛羊肉,60%的溫帶水果,同時也聚集了70%以上的生態脆弱區,在全面脫貧之前,還聚集了80%以上的貧困人口。因此,旱地農業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及此前的消除貧困中,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梅旭榮介紹。

旱地農業不僅是糧食種植,也可以種植蔬菜、水果等。受訪者供圖

入行

走進旱地的年輕人

讀書時,梅旭榮的專業是農業氣象,1987年,他從中國農科院農業氣象研究所畢業,恰逢國家啟動旱地農業的研究計劃,梅旭榮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從北京到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現為屯留區)蹲點。那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深入瞭解旱地。

“那時候的旱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飯,聽天由命。地裡的小麥,畝產三四千斤,品種、技術都跟不上,對降水的規律也不太掌握。”梅旭榮說。

位於山西壽陽的塬面農田,是典型的旱地形態之一。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其實,在讀書時,梅旭榮就曾想過,有沒有可能建立一種適應乾旱變化的種植技術體系,讓農作物不會因為天氣變化的影響而減產。如今,這個夢想有了生長、發芽的地方。

1988年,梅旭榮到達屯留的第二年,第一項旱地農業技術、秸稈覆蓋還田技術,在當地投入使用,在今天,秸稈覆蓋還田已經非常普遍,但在當年,因為技術原因,應用的並不多。

梅旭榮和他的同事們,在試驗田中,採用秸稈覆蓋還田的方法,引來了許多農民的圍觀和議論,“其實秸稈還田是自古就有的技術,在當時也有不少地方用這種方法,但很多是先將秸稈收走,腐化成肥,然後再還田。我們採用的是秸稈覆蓋還田,也就是秸稈不離田,覆蓋在地表。這樣的方法,既可以使有機質回到地裡,也能降低風水侵蝕、水分蒸發的影響,起到保墒保溼的作用。”

對於農民來說,秸稈覆蓋還田,首先會增加勞動投入,同時還無法預知效果,因此,一開始更多人持觀望態度,應用的並不多。

“試驗田裡有成效之後,很快就得到了認可,農民開始學習,後來他們甚至總結出規律,‘蓋一蓋,增一百,蓋不蓋,差一百’。”梅旭榮說,“原來種小麥,產量在150公斤左右,秸稈覆蓋還田之後,試驗田可以達到250-300公斤。普通村民的農田裡,因為技術到位率的問題,一開始增產沒那麼高,但也能提高100斤左右。”。

智慧

一塊旱地千年經驗

從北京到山西,再到更多的旱地區域,30多年來,梅旭榮和他的團隊,從來沒有離開過旱地農業的領域,“幾十年,一直就幹這麼一件事。”

1991年,中國農科院旱作農業試驗站在山西壽陽宗艾村建立,租來的幾間民居成為科研人員的宿舍、實驗室。此後30年中,梅旭榮和他的同事們,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在這裡工作、種田、實驗、推廣經驗。

黃土丘陵區“塬-坡-溝”綜合利用與保護模式。受訪者供圖

壽陽位於北方旱地區域的腹地,黃土高原縱橫交錯的山脈上,散落著一片片中國西北特殊的耕作區——塬面農田。這是一種四周陡峭、頂上平坦的土地,在這裡,梅旭榮和他的團隊,開發出了無數適應旱地生產的技術。

壽陽站建站時就受僱在站裡幫忙的宗艾村村民牛全成告訴記者,以前種雜糧,年景好的時候,畝產300多斤,年景不好,100斤就不錯了,最差的時候,春播不下雨盡颳風,種子種不下去,一年什麼收成都沒有。

如何在沒有澆灌的條件下增產乃至穩產,是旱地農業技術永遠和核心,“30多年來,我們探索出了一整套旱地農業技術。如改良土壤、培育和營造土壤水庫,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以此提高可利用水量。如利用畜禽糞便、秸稈還田等技術,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強土壤肥力。再如透過可降解地膜、秸稈覆蓋等,減少土壤水分蒸騰,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梅旭榮說。

這些技術,既有現代的技術,如地膜,也有從傳統農耕文化中獲取的經驗,如秸稈覆蓋。甚至大部分,都有歷史經驗的影子。

千萬年的旱作農業歷史,積累了許許多多的農耕經驗和農業技術,梅旭榮介紹,“北方傳統農業主要以旱作為主,數千年積累了許多優秀的經驗,比如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比如砂田,透過砂石覆蓋,可以達到保墒的效果。還有魚鱗坑,用來集雨存水。再如間作、輪作……現在想起來,我們做了這麼多技術體系,很多都能在過去的農耕文明中,找到痕跡。”

進步

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適應

汲取傳統農耕經驗,並不意味著完全照搬,事實上,更多的新技術,是傳統經驗和現代技術力量的結合。

如探索降水規律,在古代,耕種者依據經驗估算降水的情況,而現在,科學家們可以更精準地獲取降水資料,預測降水情況。

梅旭榮告訴記者,主要旱地作物水分生態適應性和降水生產力提升,是他和他的團隊從事過的一項重要研究,用大量的時間,系統查明瞭我國北方旱地降水利用狀況,找到了我國北方旱地農田水分動態平衡規律,突破了旱地適水種植的應用基礎理論和抗旱節水的關鍵技術與產品,集成了典型旱地高效用水的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體系,這一套體系,已經在北方旱地農業區規模化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在獲得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之前,這些不同的旱地農業技術已經獲得過3個國家級獎項。更重要的是,在全國旱地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

2021年7月,山西壽陽試驗田中,科研人員設定的監測裝置。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總結30多年的技術變遷,梅旭榮說,旱地農業技術,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被動適應,就是在現代旱地農業技術應用之前,農民靠天吃飯,聽天由命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主動抗禦,透過施加人為的影響和干預,去抵抗乾旱,提高生產能力。第三個階段是主動適應,也是現在所處的階段,我們國家的旱地農業技術更進一步發展,更多瞭解了旱地區域的降水、環境、土壤等多方面的情況,開發出更多適應不同旱地的品種、技術體系,可以實現從低產到高產,再到穩產的轉變。

未來

適水生產仍在路上

從1987年至今,從事旱地農業技術研究30多年,今年再一次獲獎之後,梅旭榮說,“做了幾十年旱地農業,總算是為旱地農業做了一些事情,沒有虛度年華。更感嘆的是,我們做了這麼多,很多技術,其實都能從祖先的智慧中找到痕跡。”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態發展已成為當前社會的共識,而旱地農業中,有著巨大的生態潛力,梅旭榮說,“傳統農業本身就是一種有機農業,和現在的有機不同,傳統農業的有機,主要在施用有機肥、秸稈還田、間作輪作等領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同時,旱地農業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也有重要的意義,據測算,旱區未來的固碳潛能在1.5億噸至2億噸之間,發展旱地農業技術,也是生態發展未來的重要部分之一。”

旱農依靠自然降水生產,靠天吃飯,在今天依然如此。但今天的靠天吃飯,和傳統時代的靠天吃飯,已經截然不同,現代技術的進步,使得降水資源的利用程度越來越高。

地表覆蓋保水技術應用。受訪者供圖

“水是旱地農業技術最重要的核心之一。”梅旭榮說,“旱地農業,主要依靠降水,能否更有效地利用降水,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之一。自然條件下,農田對降水的利用效率很低,全球平均利用率是50%左右。中國在21世紀之前,利用率在56%,但今天,我國旱地水資源利用率已提升至68%。在我們的試驗田中,水資源利用率最高可以達到70%。”

在未來,旱地農業的開發,仍有巨大的潛力。“水是農業的命脈,但我們的水資源挖掘已經到了極限,再想增加水澆地,難上加難,所以,佔耕地面積近一半的旱地,成為未來穩產增產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梅旭榮說,“在適應環境方面,抗旱作物的遺傳潛力同樣空間巨大。當前,抗旱作物的單產潛力,目前開發程度是45%,幾十年中,提高了10%,但經濟上可行的合理開發程度,是65%。這中間的20%,每提升一個百分點,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此外,氣候的變化不可忽視,當前,變暖、變幹仍是全球氣候的大趨勢,對旱地農業來說,這有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怎麼去適應和利用?所以,在未來,適應認識旱地農業技術的關鍵,不斷適應降水的變化、適應氣溫的變化,都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去研究,去開發更新的技術。”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

分類: 親子
時間: 2021-11-05

相關文章

寶媽生下“雪人寶寶”,沒人敢抱,醫生卻說:恭喜了

寶媽生下“雪人寶寶”,沒人敢抱,醫生卻說:恭喜了
準爸爸媽媽都十分期待孩子降生時的模樣,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會在心裡先刻畫出寶寶的樣子. 然而有些寶寶出生的時候卻並不如爸爸媽媽所預想的那樣,有些寶寶不僅長得"醜",而且身上還帶有奇奇怪 ...

為什麼這麼多心臟病猝死的患者平時毫無症狀?醫生告訴您原因

為什麼這麼多心臟病猝死的患者平時毫無症狀?醫生告訴您原因
章先生是某網際網路公司的創始人,平時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平時對於自己的身體比較馬虎,就算患有心臟病也沒有忌口,也沒有定期地做檢查. 為什麼心臟病猝死之前毫無症狀?醫生這樣說! 章先生今年剛滿三十五歲,這 ...

只要是發物,類風溼患者都不能吃?醫生:餓肚子的患者怎麼康復?

只要是發物,類風溼患者都不能吃?醫生:餓肚子的患者怎麼康復?
最近,有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趙醫生,上次來找你複診後,其實我病情恢復得還不錯,就是吃飯的時候太遭罪!老伴說啥都是"發物",魚不能吃.蝦不能吃,羊肉.牛肉不能吃,韭 ...

男子呼吸困難,建議保守治療,直到患者昏迷肚子硬梆梆:醫生急了

男子呼吸困難,建議保守治療,直到患者昏迷肚子硬梆梆:醫生急了
急診科來了一位病人. 54歲,男性,職業是保安,姓林. 妻子陪同林某半夜過來看病.真的是大半夜的,沒辦法,不來不行.前幾天林某開始有些咳嗽,這兩天發熱了,而且有胸悶,感覺氣不夠用,今天晚上氣更加不順了 ...

太暖心了,巴西懷孕流浪狗自行去診所求分娩,愛心醫生全程助力

太暖心了,巴西懷孕流浪狗自行去診所求分娩,愛心醫生全程助力
最近在巴西聖埃斯皮裡圖州的卡里亞西卡,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尋常的事情.本月早些時候,安全攝像頭拍到了一隻孤獨的流浪狗自行獸醫診所,靜靜在門口等待,直到一位名叫 João Áureo Rodrigues d ...

為何很多醫生都不建議患者做核磁共振檢查?你知道原因嗎?

為何很多醫生都不建議患者做核磁共振檢查?你知道原因嗎?
導語:核磁共振檢查是一種能夠檢查患者多種實質器官,對心臟和大血管有極好診斷能力,透過這項技術,醫生們可以從更高解析度,更清晰的影象中發現許多肉眼都沒有辦法發現的疾病,幫助患者及早發現隱情,及早治療,緩 ...

痛風患者雙手長痛風石,兒媳不讓他抱孫子?自行用藥治痛風有風險

痛風患者雙手長痛風石,兒媳不讓他抱孫子?自行用藥治痛風有風險
痛風患者雙手長滿痛風石,兒媳婦不讓他抱孫兒 今年54歲的周先生兒女雙全,前不久他還有了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孫子.可是就在前兩天,他突然和兒子吵架了,而且鬧到非要"分家"的地步,這是為什 ...

癌症患者如何活得更久?除了靠醫生,還有3個“關鍵”要靠自己
"我死就死在認識的人太多了!" 彌留之際,老趙拉著醫生的手,艱難地吐出了這麼一句話. 老趙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總裁,45歲時查出直腸肛管癌,當時醫生建議手術切除肛門,再做造口,治療 ...

戒菸多久才敢說自己成功了?戒菸有4個階段,看看你到哪步了

戒菸多久才敢說自己成功了?戒菸有4個階段,看看你到哪步了
"我肯定戒不了煙的,抽了幾十年,身體早就習慣了." 這句話是每個老煙槍的"心聲",每次猶豫要不要戒菸時,他們總會這樣安慰自己. 可是,煙齡真的能成為不戒菸的原因 ...

泡沫尿、腳腫、尿蛋白3+,腎科醫生最怕你用的一類“護膚品”

泡沫尿、腳腫、尿蛋白3+,腎科醫生最怕你用的一類“護膚品”
如果你要問醫生,什麼樣最美?永遠只有一個答案:健康最美! 但社會給了我們女性很多的壓力,你得精緻,你得面板白嫩,活出少女感......有時裹挾在他人的眼光中,我們都忘了照顧好自己. 今天,腎上線這篇文 ...

為何多數醫生不建議做核磁共振檢測,原因是什麼?醫生給出答案
"醫生,前兩天我做全身檢查的時候要求做核磁共振檢測,為什麼你們醫生都不建議我做呢?" "這主要是什麼原因呢?" 前兩天有一個患者來醫院進行檢查身體的時候,他聲稱 ...

心臟支架後能活幾年?醫生實話實說:支撐生命的是這3個關鍵點

心臟支架後能活幾年?醫生實話實說:支撐生命的是這3個關鍵點
"醫生,我剛做完心臟支架,是不是會損傷壽命,我還能活多久呢?" "醫生,做完心臟支架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身體更好?" 如今,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患者在疾病面前已經能 ...

29歲男子從發現泡沫尿到尿毒症僅3年,醫生:只因忽視了這3點

29歲男子從發現泡沫尿到尿毒症僅3年,醫生:只因忽視了這3點
家屬:"我是191床的小張的父親,他的檢查結果出來了沒有,我來看看"? 醫生:"他這次檢查血常規提示Hb 70mg/L,腎功提示尿素43.48umol/L.肌酐1507u ...

35歲男子心梗離世,醫生惋惜:他曾有3次活命機會,但都錯過了

35歲男子心梗離世,醫生惋惜:他曾有3次活命機會,但都錯過了
大家都知道,心梗來勢洶洶,凶多吉少,想要活命就要與時間賽跑. 不久前,一位心內科醫生分享了自己科室的病例,一名35歲男子張某(化名)突發心梗,失去溶栓和手術的機會,不治身亡. 張某來醫院時情況已經很不 ...

男子腹痛腹瀉,迅速休克病因未明,直至看到患者胸口上的紅點

男子腹痛腹瀉,迅速休克病因未明,直至看到患者胸口上的紅點
41歲男性患者,姓崔.外地來廣州務工人員. 2天前,崔某無緣無故開始出現腹痛,主要是肚臍周圍疼痛,還伴隨腹瀉,拉肚子,一天拉了七八次,拉到後面都全是糞水 了. 起初以為是吃錯東西了,急性腸胃炎,自己在 ...

“作為肺癌醫生,我為何也會得肺癌?”聽聽醫生患癌去世前的反思

“作為肺癌醫生,我為何也會得肺癌?”聽聽醫生患癌去世前的反思
50歲男性,姓鄭.某公立醫院肺癌醫生,體形正常. 鄭醫生是浙江省某公立醫院的肺癌科醫生,他從三十歲開始從事這份事業,迄今為止已經二十年了.鄭醫生從去年開始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日漸下降,免疫力也大不如從前 ...

突發腦出血怎麼辦?醫生教您急救方法,有高血壓、高血糖的請收藏

突發腦出血怎麼辦?醫生教您急救方法,有高血壓、高血糖的請收藏
引發腦出血的原因是由於腦部血管被快速流動的血流衝擊後,引起的硬化動脈血管破裂而導致出血.而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多半是由於內囊區小動脈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而高血糖引起的腦出血多半是由於動脈硬化粥樣導致的 ...

膽囊並非可有可無,切除後對身體有何影響?醫生一文解釋清楚

膽囊並非可有可無,切除後對身體有何影響?醫生一文解釋清楚
我國有一句俗語,即存在即為合理,雖然這話不完全正確,但是確實存在一定的道理.對於人體來說,我們身上存在的器官或者組織都有一定的作用,它們相互作用在一起,人體能夠正常運轉. 膽囊 就拿膽囊來說吧,雖然它 ...

結直腸癌患者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結直腸癌患者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在男性和女性腫瘤中分別是第4位和第3位.基於目前篩查意識的缺失,有多半數人群在確診時即為晚期.確診時,醫生常常會在制定治療方案前推薦患者朋友們進行一項稱為&q ...

冠心病患者服用這2種藥物,有效減少心肌缺血發作,提高生活質量

冠心病患者服用這2種藥物,有效減少心肌缺血發作,提高生活質量
有資料顯示,冠心病在我國屬於發病率相對較高的疾病,且大多數都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目前而言,還沒有找到根治冠心病的辦法,我們能做的就是依靠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降低冠心病患者出現心肌缺血現象的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