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旱地農業技術的進步,最讓我感嘆的是,許許多多的技術,都能從過去數千年的農耕文化中找到痕跡,我們一直都在沿著先輩的路往前走。”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者、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對新京報記者說。在11月3日揭曉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中,梅旭榮帶領的團隊以“北方旱地農田抗旱適水種植技術及應用”專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梅旭榮: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學科首席。從事旱地農業研究30年,主持了國家攻關計劃課題“北方旱區高效農業結合發展模式與技術研究”“主要農作物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和“區域生態農業技術規範與保障體系研究”等。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之一,主要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等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
旱地
千百年來的生存之所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農業的命脈,千百年來,水利灌溉從來都是農業發展最重要的事。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造就了富饒的天府之國,西漢的黃河治理工程,覆蓋東南到西北的無數良田。百年前,中國開啟現代化轉型的歷程,水利工程更突飛猛進。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農田,都能用灌溉解決水的問題。事實上,需要依靠自然降水生產的旱作農業,仍是現代農業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在北方,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生存的根基。
甘肅冬小麥旱地農業技術試驗田。受訪者供圖
“完全依靠自然降水進行生產的農業,叫做旱作農業,和它相對的概念是灌溉農業。在全球,旱作農業比例是81%,在中國,旱作農業的比例是49%。”梅旭榮說。
在旱作農業中,並非所有的耕地都缺水,如溼潤地區,自然降水量較高,可以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無需灌溉,仍叫旱作農業。
而在降水量入不敷出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則叫做旱地農業,“這些旱地,主要分佈在淮河、秦嶺、崑崙山以北的北方地區。佔國土面積的65%,耕地面積的56%,但水資源只有19%。它提供了全國43%的糧食,75%以上的牛羊肉,60%的溫帶水果,同時也聚集了70%以上的生態脆弱區,在全面脫貧之前,還聚集了80%以上的貧困人口。因此,旱地農業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及此前的消除貧困中,都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梅旭榮介紹。
旱地農業不僅是糧食種植,也可以種植蔬菜、水果等。受訪者供圖
入行
走進旱地的年輕人
讀書時,梅旭榮的專業是農業氣象,1987年,他從中國農科院農業氣象研究所畢業,恰逢國家啟動旱地農業的研究計劃,梅旭榮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從北京到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現為屯留區)蹲點。那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深入瞭解旱地。
“那時候的旱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飯,聽天由命。地裡的小麥,畝產三四千斤,品種、技術都跟不上,對降水的規律也不太掌握。”梅旭榮說。
位於山西壽陽的塬面農田,是典型的旱地形態之一。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其實,在讀書時,梅旭榮就曾想過,有沒有可能建立一種適應乾旱變化的種植技術體系,讓農作物不會因為天氣變化的影響而減產。如今,這個夢想有了生長、發芽的地方。
1988年,梅旭榮到達屯留的第二年,第一項旱地農業技術、秸稈覆蓋還田技術,在當地投入使用,在今天,秸稈覆蓋還田已經非常普遍,但在當年,因為技術原因,應用的並不多。
梅旭榮和他的同事們,在試驗田中,採用秸稈覆蓋還田的方法,引來了許多農民的圍觀和議論,“其實秸稈還田是自古就有的技術,在當時也有不少地方用這種方法,但很多是先將秸稈收走,腐化成肥,然後再還田。我們採用的是秸稈覆蓋還田,也就是秸稈不離田,覆蓋在地表。這樣的方法,既可以使有機質回到地裡,也能降低風水侵蝕、水分蒸發的影響,起到保墒保溼的作用。”
對於農民來說,秸稈覆蓋還田,首先會增加勞動投入,同時還無法預知效果,因此,一開始更多人持觀望態度,應用的並不多。
“試驗田裡有成效之後,很快就得到了認可,農民開始學習,後來他們甚至總結出規律,‘蓋一蓋,增一百,蓋不蓋,差一百’。”梅旭榮說,“原來種小麥,產量在150公斤左右,秸稈覆蓋還田之後,試驗田可以達到250-300公斤。普通村民的農田裡,因為技術到位率的問題,一開始增產沒那麼高,但也能提高100斤左右。”。
智慧
一塊旱地千年經驗
從北京到山西,再到更多的旱地區域,30多年來,梅旭榮和他的團隊,從來沒有離開過旱地農業的領域,“幾十年,一直就幹這麼一件事。”
1991年,中國農科院旱作農業試驗站在山西壽陽宗艾村建立,租來的幾間民居成為科研人員的宿舍、實驗室。此後30年中,梅旭榮和他的同事們,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在這裡工作、種田、實驗、推廣經驗。
黃土丘陵區“塬-坡-溝”綜合利用與保護模式。受訪者供圖
壽陽位於北方旱地區域的腹地,黃土高原縱橫交錯的山脈上,散落著一片片中國西北特殊的耕作區——塬面農田。這是一種四周陡峭、頂上平坦的土地,在這裡,梅旭榮和他的團隊,開發出了無數適應旱地生產的技術。
壽陽站建站時就受僱在站裡幫忙的宗艾村村民牛全成告訴記者,以前種雜糧,年景好的時候,畝產300多斤,年景不好,100斤就不錯了,最差的時候,春播不下雨盡颳風,種子種不下去,一年什麼收成都沒有。
如何在沒有澆灌的條件下增產乃至穩產,是旱地農業技術永遠和核心,“30多年來,我們探索出了一整套旱地農業技術。如改良土壤、培育和營造土壤水庫,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以此提高可利用水量。如利用畜禽糞便、秸稈還田等技術,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強土壤肥力。再如透過可降解地膜、秸稈覆蓋等,減少土壤水分蒸騰,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梅旭榮說。
這些技術,既有現代的技術,如地膜,也有從傳統農耕文化中獲取的經驗,如秸稈覆蓋。甚至大部分,都有歷史經驗的影子。
千萬年的旱作農業歷史,積累了許許多多的農耕經驗和農業技術,梅旭榮介紹,“北方傳統農業主要以旱作為主,數千年積累了許多優秀的經驗,比如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比如砂田,透過砂石覆蓋,可以達到保墒的效果。還有魚鱗坑,用來集雨存水。再如間作、輪作……現在想起來,我們做了這麼多技術體系,很多都能在過去的農耕文明中,找到痕跡。”
進步
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適應
汲取傳統農耕經驗,並不意味著完全照搬,事實上,更多的新技術,是傳統經驗和現代技術力量的結合。
如探索降水規律,在古代,耕種者依據經驗估算降水的情況,而現在,科學家們可以更精準地獲取降水資料,預測降水情況。
梅旭榮告訴記者,主要旱地作物水分生態適應性和降水生產力提升,是他和他的團隊從事過的一項重要研究,用大量的時間,系統查明瞭我國北方旱地降水利用狀況,找到了我國北方旱地農田水分動態平衡規律,突破了旱地適水種植的應用基礎理論和抗旱節水的關鍵技術與產品,集成了典型旱地高效用水的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體系,這一套體系,已經在北方旱地農業區規模化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在獲得202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之前,這些不同的旱地農業技術已經獲得過3個國家級獎項。更重要的是,在全國旱地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
2021年7月,山西壽陽試驗田中,科研人員設定的監測裝置。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總結30多年的技術變遷,梅旭榮說,旱地農業技術,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被動適應,就是在現代旱地農業技術應用之前,農民靠天吃飯,聽天由命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主動抗禦,透過施加人為的影響和干預,去抵抗乾旱,提高生產能力。第三個階段是主動適應,也是現在所處的階段,我們國家的旱地農業技術更進一步發展,更多瞭解了旱地區域的降水、環境、土壤等多方面的情況,開發出更多適應不同旱地的品種、技術體系,可以實現從低產到高產,再到穩產的轉變。
未來
適水生產仍在路上
從1987年至今,從事旱地農業技術研究30多年,今年再一次獲獎之後,梅旭榮說,“做了幾十年旱地農業,總算是為旱地農業做了一些事情,沒有虛度年華。更感嘆的是,我們做了這麼多,很多技術,其實都能從祖先的智慧中找到痕跡。”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態發展已成為當前社會的共識,而旱地農業中,有著巨大的生態潛力,梅旭榮說,“傳統農業本身就是一種有機農業,和現在的有機不同,傳統農業的有機,主要在施用有機肥、秸稈還田、間作輪作等領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同時,旱地農業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也有重要的意義,據測算,旱區未來的固碳潛能在1.5億噸至2億噸之間,發展旱地農業技術,也是生態發展未來的重要部分之一。”
旱農依靠自然降水生產,靠天吃飯,在今天依然如此。但今天的靠天吃飯,和傳統時代的靠天吃飯,已經截然不同,現代技術的進步,使得降水資源的利用程度越來越高。
地表覆蓋保水技術應用。受訪者供圖
“水是旱地農業技術最重要的核心之一。”梅旭榮說,“旱地農業,主要依靠降水,能否更有效地利用降水,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之一。自然條件下,農田對降水的利用效率很低,全球平均利用率是50%左右。中國在21世紀之前,利用率在56%,但今天,我國旱地水資源利用率已提升至68%。在我們的試驗田中,水資源利用率最高可以達到70%。”
在未來,旱地農業的開發,仍有巨大的潛力。“水是農業的命脈,但我們的水資源挖掘已經到了極限,再想增加水澆地,難上加難,所以,佔耕地面積近一半的旱地,成為未來穩產增產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梅旭榮說,“在適應環境方面,抗旱作物的遺傳潛力同樣空間巨大。當前,抗旱作物的單產潛力,目前開發程度是45%,幾十年中,提高了10%,但經濟上可行的合理開發程度,是65%。這中間的20%,每提升一個百分點,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此外,氣候的變化不可忽視,當前,變暖、變幹仍是全球氣候的大趨勢,對旱地農業來說,這有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怎麼去適應和利用?所以,在未來,適應認識旱地農業技術的關鍵,不斷適應降水的變化、適應氣溫的變化,都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去研究,去開發更新的技術。”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