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稱,10月31日,衛星照片在納土納群島東北海域捕獲美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傑克森”號瀕海戰鬥艦與日本“加賀”號直升機母艦,在南海開展聯合行動的影象。據悉,美日將在南海開展一系列海上安全行動,包括飛行訓練(夜間戰機起降演練)、海空聯合作戰訓練、海上加油和海上打擊演習等。“卡爾·文森”號11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組照片,圖片的文字說明稱:“航母打擊群上的水手們在南海的例行任務期間,參與了一級戰備和大規模傷亡演習。”上述這段文字包含三個資訊要素:軍事同盟海上戰爭演練、戰爭準備意味突出、暗示有付出代價的決心。
美國的海軍力量是其維繫全球霸權的核心,常年維持超過10艘航空母艦的全球海上威懾力量,以確保隨時可以應對威脅美囯利益的突發事件。需要強調的是,美國的航母艦隊是其對海權論軍事和戰爭理念的現實肯定,同時也是美國發動的所有現代戰爭的基礎力量。但美國開始突出調動航母艦隊,並在一個地區部署2~3艘航母和打擊編隊時,通常被看做是發動戰爭的訊號。不過,在軍事學者看來,這種說法只對力量相差懸殊的小國和弱國有效,而對於那些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大國來說,只意味著更殘酷的戰略博弈開始。因此,對於美軍近期在南海及周邊的演習動作,只需當成模糊威懾看待。
在美日航母南海聯合演習的時候,兩架轟-6轟炸機也現身南沙地區相關空域。美國媒體認為轟-6轟炸機在臺海西南和南海巡航任務中被頻繁使用,因為中國已經為其轟-6轟炸機開發了一種獨特的“航母殺手”。報道稱,在中國研發的一系列新武器中,最強大的被認為是其攜帶的空射反艦彈道導彈(ASBMs)。這種威力巨大的導彈是世界上最大的空射導彈,在轟-6轟炸機的機身下方掛載。它的主要攻擊目標是敵方的航空母艦。在此之前被外界熟知的是東風21D/26反艦彈道導彈。只要一枚反艦彈道導彈命中,美國航母要麼被擊沉,要麼徹底喪失戰鬥力。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才被廣泛稱為“航母殺手”。
美海軍戰術研究者認為,有鑑於美國航母艦載機的威脅,轟-6轟炸機一般不會充當第一波攻擊力量,而是在中遠端反艦彈道導彈的打擊過後,在更安全得條件下對航母艦隊實施補充轟炸並將其徹底摧毀。另外,美軍在南海作戰還有一個特別忌憚的“殺手”,就是中國的智慧水雷。在美國海狼級核潛艇在南海出事兒後,美海軍作戰部遠征戰主任奧多姆將軍10月29日視察“美國海軍爆炸品處理部隊”,在美國媒體的報道畫面中出現了“石首魚”MK18無人水下航行器。據悉,美軍的“石首魚”MK18無人水下航行器配置小型合成孔徑聲納模組,可進行更高的解析度和更強的掩埋雷探測能力,對兩棲水雷戰任務非常有效。
美軍“石首魚”MK18無人水下航行器主要用途是偵察定位水雷、清掃障礙、海底測繪、近岸偵測,以提供安全航道等。分析稱,MK18無人水下航行器或將很快被部署到西太敏感海域,以避免美國海軍核潛艇重蹈覆轍。雖然美國海軍在極力整補其戰爭能力,但是美國軍方媒體對於“中美若在南海發生衝突”的後果已經有了定論。美國《海軍時報》稱,此前五角大樓和美國智庫的多份報告都認為,隨著中國海空力量和陸基遠端打擊火力的快速發展,以及在人工島礁的大規模建設,若美國海軍在南海與中國發生武裝衝突,後果並不樂觀。實際上,這是對“美軍必敗”結果的含蓄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