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園發現奧陶紀古生物化石群
近日,我夢想的事情發生在了一位到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龍湖公園遊園的遊客身上。他居然發現了一大塊化石,上面有30多處大小不同的古生物化石!
這些古生物化石來自於距今4.5億至4.8億年前奧陶紀,上面不僅有角石、三葉蟲、腕足類甚至還有腹足類,這對研究古地理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實我小時候也在海邊撿到過一塊疑似魚類肋骨的化石,當時真的是如獲至寶,結果藏著藏著,居然自己都不記得放在哪裡了……這成了我一輩子的痛,所以我可太羨慕這些發現化石的人了。不過,雖然沒有法律規定,但撿到化石最好還是上交了,畢竟我們自己無法研究透徹,留著也是浪費。
好了,廢話不多說,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奧陶紀。
奧陶紀
奧陶紀是古生代的一部分,雖然已經時隔億年,但當時廣闊的海洋中擁有不計其數的海洋生物在繁衍生息。這個時代從第一批原始植物開始出現在陸地上一直持續到有史以來第二次大滅絕結束之前。
世界上的大部分陸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岡瓦納超級大陸,其中包括非洲大陸、南美洲大陸、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大陸。岡瓦納在此期間一直向南漂流,最終定居在南極。將成為北美洲的陸地合併為勞倫特超大陸,該超大陸與岡瓦納大陸被狹窄的伊阿皮圖斯洋隔開。原始北美橫跨赤道,不過在當時,這塊區域還都在水下呢。
當時,地球的氣候溫暖潮溼,海平面比今天高出600 米。但是,當岡瓦納大陸在奧陶紀晚期佔據其極地位置,巨大的冰川就會在非洲上空的超大陸中心形成。一個持續2000萬年的冰河時代橫空出世,在此期間,生命豐富的淺海逐漸縮小,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發生了,直接導致85%的物種滅絕,敲響了下一個紀元的殘酷鐘聲。
旺盛的大海
奧陶紀初期的生命仍然侷限在海洋中,新的動物不斷進化,取代了那些在寒武紀中沒能倖存下來的動物。其中最主要的是鸚鵡螺,一種有觸手的軟體動物。鸚鵡螺從海床上的生命中升起,因為它們錐形外殼中充滿氣體的腔室使它們有浮力。他們是游泳高手,透過向體腔噴射水來推動自己。鸚鵡螺配備了抓握觸手,是有效的捕食者。
另一個海洋獵人族群留下的牙型石化石的神秘獵人,它們 可能是一類已經絕滅的海生動物的骨骼或器官所形成的微小化石。已發現的少數完整化石表明它們是有鰭的、類似鰻魚的生物,具有用於定位獵物的大眼睛。牙形石現在被認為是真正的脊椎動物。然而,這一系列有脊椎的動物後來滅絕了。
魚類開始在化石記錄中變得更加普遍。它們很小,嘴巴向下,沒有下巴,這表明它們靠從海底吸食和過濾食物為生。骨盾覆蓋在他們的身體前部——這是一種魚類盔甲時尚的開端。七鰓鰻和盲鰻是這些魚的後代。
寒武紀的古老海綿礁居民讓位於苔蘚蟲,它們建造了類似珊瑚的結構,至今仍很繁榮。奧陶紀珊瑚礁也是大型海百合的家園,海星的近親。它們錨定在石灰質管的底部,用在洋流中揮舞的羽毛狀手臂收集食物顆粒。
從海洋到陸地
直到中奧陶紀,微生物才能夠適應陸地上的生活。想在這片貧瘠的土地生活,需要面對許多挑戰,例如呼吸空氣和克服重力壓力的必要性。
不出所料,第一個基於陸地的多細胞生命極其簡單,以微小的苔類植物的形式,首先生長在海岸和潮灘附近,最終定居在淡水湖泊和河流的岸邊。這些原始植物繼續在陸地上擴張,形成長滿苔蘚的綠色墊子,為億年後的地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儘管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動物生命在奧陶紀之後的志留紀時期之前就已經開始永久生活在陸地上,但毫無疑問,淺水沿海棲息地引發了第一次陸地探索。
有證據表明,有史以來最早發現的腳印是在 50 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發現的,當時一些好奇的海洋節肢動物決定向內陸旅行,這些動物可能就是至今仍然存在的馬蹄蟹,其最早的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約 4.5 億年前的中奧陶紀。
滅絕
上面我們提過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是由於冰川作用,但但一些科學家聲稱這不是大規模滅絕的唯一原因。
另一種理論認為,大約是 6,000 光年外的一顆恆星爆炸引起的伽馬射線爆發可能已經剝離了地球的大部分臭氧層,對海洋表面的生物造成了嚴重破壞。
後記
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奧陶紀結束時的世界與這個時期開始時的世界截然不同,從而不可逆轉地改變了我們星球的自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