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茶樹品種的話題,一直都是個冷門,除了專業的研究人員,很少人會去了解這個,也很少人去提起過,究其原因,一是除了有心的研究者之外,其他不從事相關行業的人沒有時間與興趣去了解這個話題,二是就算相關行業中的有心人想去研究品種,但關於品種的專業術語就讓人看的頭暈,無實物對照就很難真正弄明白到底是說了啥,所以在很長時間內,關於茶樹品種的概念,大家最多止於大葉種和中小葉種這兩個名字上面,連具體的理論概括都說不清。
那麼,茶樹品種重要嗎?我認為是很重要的,至少對於未來茶行業的發展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茶樹的品種很大程度上關乎到茶品的品質與口感,以我一個茶農朋友製茶例項來說,他是臨滄市雙江縣一個名叫懂過的產茶區的茶農,他於今年春茶時故意區分自家茶樹鮮葉,以葉片大小、色澤等方面為標準大概劃分幾類品種,這種劃分方式略顯粗糙與不嚴謹,但在實際生產中已算是別具一格,因為區分鮮葉工作頗為耗時耗力,再加上春茶時本來忙碌,因此他最後不得不多請了一些工人來幫忙,但周圍人還是不能理解我這位朋友的想法,認為有點吃力不討好,可用分類好的各種鮮葉用統一製茶方式製成茶品後,其最終品嚐結果證明這些分類出來的鮮葉,有些茶樹雖是生長在同一塊茶地中,但因品種不同,口感上也有較大的差異,並且某些品種鮮葉所製出來的茶品口感毫不遜色於雙江縣最有名氣的冰島老寨的茶。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很正常,因為從品種上劃分來說,懂過與冰島老寨的茶樹品種都屬於是勐庫大葉種,而勐庫大葉種則是被認定為國家級優良品種,與此一樣被認定國家良種的在雲南還有鳳慶大葉種以及勐海大葉種和雲抗10號、雲抗14號等品種,這些品種曾大規模引種在雲南省各個產茶區,只不過因為土壤、海拔、氣候與一些歷史原因,每個產茶區的品種有所演變而不同,例如近些年有專家把冰島老寨的茶樹品種又細分為冰島大葉、冰島特大葉、冰島綠大葉、冰島黑大葉、冰島筒狀大葉、冰島大黃葉等類別,正應了在《晏子春秋》中記載的一句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當然,關於茶樹品種的話題,其實我可以聊上很多,比如說茶樹品種對茶類的適制性關係、品種的香型對茶品的影響等等方面,但這正如我之前談土壤一樣,也是無法僅用一篇文章能說的盡的,所以我後續有機會便會繼續聊一聊這個話題,不過如今品種的話題依然只止於研究者的理論書上,市場上不管是茶行業從業者還是茶友,對品種的問題也知之甚少,至於實際應用生產更是寥寥無幾,我朋友的例子也僅是個例,事實的說服力並不怎麼強,至今還有不少人認為他的做法是多此一舉,小題大做,他在跟我談這些事情時,淡笑的表面下隱瞞著濃濃的苦澀。
也許世事通常如此,對於未知的探索者永遠是少數,大多數人安於目之所見的安穩現狀,並嘲笑失敗而回的探索者,卻忘了沒有先驅者的探索,我們後來者何來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