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2021年樓市太難了,新房“限跌”,二手房“限價”

今年1至7月,房地產調控次數已經累計高達352次。今年7月份,從中央到部委再到地方,密集調控政策高達66次,重新整理了年內單月的最高紀錄。

“約談”也成為了2021年調控的關鍵詞。2021年上半年已經有13個城市被住建部不同程度約談、督導,這些城市基本都處於全國房價上漲前列,包含廣州、合肥、寧波、東莞、南通、成都、西安、深圳、上海、北京、杭州、無錫、南昌等。

樓市調控“殺手鐧”頻出,嚴格落實房住不炒,這次與以往歷次房地產調控,有著顯著的不同。上緊箍咒的不止炒房客、中介、銀行,還有地方政府。明確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房住不炒並不只是口號。

想必最近各行各業都被國家的一系列調控弄得暈頭轉向,尤其樓市被抽的可不輕。

前有二手房“限價”,今有新房“限跌”。

二手房方面

2月8日,深圳最先建立了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釋出機制。

隨後,成都、無錫、寧波、合肥、三亞、西安、紹興、東莞、金華、衢州也紛紛出臺了二手房指導價及其相關政策。

7月9日,上海開始實施二手房備案掛牌價格核驗制度

同時,多個城市還明確了二手房成交參考價將作為貸款發放的重要參考,而上海各銀行也將根據合同網籤價涉稅評估價銀行評估價三個價格中,相對最低的價格來審批二手房貸款額度。

新房方面

3月3日,上海嚴格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備案管理。指導開發企業合理定價,對定價過高的專案,堅決予以調整。

3月24日,成都要求中心城區商品住宅用地全面實施“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出讓。

3月26日,銀川市規定全市實行“一房一價”備案制,嚴格按申報價格銷售,不得上調價格。

4月5日,合肥釋出房地產“新政八條”,強化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嚴格“限房價”。要求控制房價的上漲,同一棟樓、同一套房的差價原則上控制在10%以內

5月27日,深圳明確預、現售商品住房和商務公寓的批准銷售價格原則上不得超過上一年度至今同地段、同類型新房的網籤價格

7月9日,東莞提出下一年度首次銷售的新建商品住房專案的申報價格,將參照同區域、同地段當前同類型專案的申報價格及網籤價格,結合房價調控目標稽核確定。

8月6日,有媒體證實廣州要求開發商 之前拿過預售證的專案,再次取證時的備案均價,需較上一期推盤均價下調3%

穩住樓市,既要遏制大漲,又要防範大跌。

限跌令與限漲令一脈相承,既要對新房漲幅進行限價,又要對跌幅進行限制性兜底,以此實現穩樓市的目標。某開發商為了緩解債務壓力而無奈做出降價手段,整個市場開始出現降價回籠現金流的跡象。“活下去”是房企的第一選擇。所以,限跌令的出現,是為了防止降價促銷成為趨勢,乃至出現降價維權等維穩事件,甚至造成“踩踏”,從而導致市場信心不足,進一步波及到土地市場。

樓市限價雖然早已成為慣例,但過去更多都是對漲幅進行限制,很少干涉跌幅。畢竟,房價上漲氣勢如虹,根本不用擔心下跌的可能。如今,時轉勢移。過去是遏制房價上漲,如今變成防範房價下跌,防跌的優先性遠遠大過控漲,這是樓市變局再真實不過的訊號。

2021年樓市太難了,新房“限跌”,二手房“限價”

目前樓市調控已進入深水區,樓市調控不再隔靴搔癢,隨著下一步整頓和調控的深入。房住不炒將得到進一步落實,房價過快上漲的源頭正在被整頓,成為人們喜聞樂見拍手稱快的事。樓市調控越發嚴格。一邊是新房、二手房的“限價令”,另一邊又是新房的“限跌令”,這說明了“穩定”將是下半年樓市最確定的關鍵詞。也就是說,房價的大漲大跌都要面臨管控,以使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房價不能大漲,也不能大跌。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11-03

相關文章

世界頂尖科學家如何看待今年諾獎?兩位“最強大腦”這樣說……

世界頂尖科學家如何看待今年諾獎?兩位“最強大腦”這樣說……
2021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類三大獎項業已揭曉.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和WLA會員.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頓·李·格拉肖分別對今年諾貝 ...

乙肝病毒入侵,肝臟長期“內卷”不堪重負,科學家如何出手相救︱走近科學

乙肝病毒入侵,肝臟長期“內卷”不堪重負,科學家如何出手相救︱走近科學
本欄目由 "世界科學" 和 "賽先生"聯合出品 本篇報道圍繞2018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專案"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多重新機制及治療策略研究" ...

3歲的“科學探索獎”給年輕科學家帶來了什麼?

3歲的“科學探索獎”給年輕科學家帶來了什麼?
■鬱竹 30歲的黃芊芊站在"科學探索獎"的領獎臺上,一身銀灰色西裝,舉止落落大方. 這位有"晶片女神"之稱的青年科學家,16歲考上北京大學,29歲當上北大博導. ...

任正非對話華為科研人員:如何有質量地活下去
9月14日晚,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今年8月於中央研究院創新先鋒座談會上對話部分科學家.專家.實習生.任正非表示,不僅僅要在5G上引領世界,更重要的是,華為是要在一個扇形面上引領世界. ...

大力培育弘揚科學家精神(大家手筆)
來源:人民網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科學成就離不開科學家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弘 ...

15歲的女科學家
每個天才都來自腳踏實地 2019年10月29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這次科學家峰會,邀請6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與會,包括44位諾貝爾獎得主和21位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獎. ...

《一師亦友》:具有思想高度和時代溫度的高階對話

《一師亦友》:具有思想高度和時代溫度的高階對話
<一師亦友>時代人物訪談節目於2021年3月28日在北京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開播,這是一檔兼具思想性和開拓性的訪談節目.節目以"師"和"友"為關鍵詞, ...

憑藉“果蠅的求偶偏好”而獲獎的薛雷用科學應對大張偉的刁鑽提問

憑藉“果蠅的求偶偏好”而獲獎的薛雷用科學應對大張偉的刁鑽提問
今晚10點,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帶來一堂"奇妙科學課",首席科學家薛雷教授解答科學疑惑,暢想未來人類生命的延續:國內頂尖心理教授周欣悅分享"數錢可以減輕疼痛& ...

張衡——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典範

張衡——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典範
編者按 張衡是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張衡所發明的地動儀早已失傳,上世紀50年代所嘗試復原的地動儀模型並不成功,因此近年來這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乃至否定.受此影響,現在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正文中已不再提到張衡. ...

中國物理神童加入美籍,對記者提問嗤之以鼻:不回國,科學無國界

中國物理神童加入美籍,對記者提問嗤之以鼻:不回國,科學無國界
神童之所以被稱之為神童,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尹希就是這麼一位神童.他八歲學會微積分,十八歲考入哈佛大學. 二零零一年,尹希攻讀哈佛大學物理博博士,並在二零零六年獲得了博士學位.後來 ...

氣候模型科學家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氣候模型科學家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氣候模型可以預測全球變暖的程度,將自然災害直接歸因於氣候變化:氣候模型曾經招致強烈批評,今年卻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供圖:NASA 就在30年前,氣候預測還備受懷疑:隨著時間推移,它們已成為我們瞭解全 ...

當科學家獲獎後,未來十年會發生什麼?
撰文:吳婷婷 編審:寇建超 排版:李雪薇 前幾天,諾貝爾獎各個獎項塵埃落定,當我們在關注它們最終"花落誰家"時,也需要注意到科學獎項背後凸顯的一些問題: 比如,獎項的設立與頒佈是否 ...

為什麼一幫科學家能從網際網路公司搶錢?

為什麼一幫科學家能從網際網路公司搶錢?
文 | 華商韜略 周蓉 你可能沒聽說過謝良志,也不知曉他的義翹神州. 但這家公司憑藉上市當天292.92元/股的申購價,超越了石頭科技,打破了A股發行價的最高紀錄. 而創始人謝良志,則是從實驗室奔赴創 ...

俄羅斯科學家為求永生,注射350萬年前“猛獁象細菌”,現在如何

俄羅斯科學家為求永生,注射350萬年前“猛獁象細菌”,現在如何
若問你人世間最大的遺憾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時間太過於匆匆.自古以來多少帝王將相能人志士終其一生都想要追求長生不老卻求而不得. 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多年苦尋蓬萊仙島,嘉靖皇帝為了尋求長生不老吃了那 ...

任正非最新談話:江山代有才人出

任正非最新談話:江山代有才人出
任正非 資料圖 江山代有才人出 --任正非在華為集團中央研究院創新先鋒座談會上與部分科學家.專家.實習生的講話 2021年8月2日 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電子類的專家,即使過去對工程技術有一點了解,和今 ...

江山代有才人出——任正非與華為科研人員談科技創新

江山代有才人出——任正非與華為科研人員談科技創新
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電子類的專家,即使過去對工程技術有一點了解,和今天的水平差距也巨大.今天跟大家對話,我倒不會忐忑不安,說錯了你們可以當場批評.畢竟你們是走在科技前沿的人,我錯了也沒有什麼不光榮,畢 ...

江山代有才人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
2020年4月30日,華為員工在珠峰安裝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 ■我們被美國打壓的這兩年,人力資源政策從未變過,公司不僅不混亂,反而是內部更加團結. ■我們研究6G是未雨綢繆,搶佔專利陣地,不要等到 ...

開!學!啦

開!學!啦
9月,開學季 帶著興奮和憧憬 也隱隱有一絲忐忑不安 他們開啟新的成長模式 在新學期迎來各自的精彩 開學啦!小朋友來到幼兒園.離開父母和熟悉的環境,他們邁出獨立社交的第一步. 被送到陌生的環境,他們哭喊 ...

外媒:美“蜻蜓”號無人探測器將赴泰坦星搜尋生命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8月14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於2026年發射綽號為"蜻蜓"號的新型無人太空探測器(無人機),將在2034年抵達土衛六,以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 ...

紀錄片披露:錢學森在美國曾遭受13天非人折磨,一度失去語言能力

紀錄片披露:錢學森在美國曾遭受13天非人折磨,一度失去語言能力
"欲歸(國)不得 心急如火 --" 1955年 一封來自美國的求救信 被輾轉送到周恩來手中 寫信的人是錢學森 而此時的他已被美國政府 拘留長達五年之久 錢學森回國 為何如此艱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