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料陽湔三孔布 厚重踏實更珍稀
三孔布,戰國晚期由趙國所鑄的一種布幣,由圓足布演化而來,因布首和兩圓足有空而得名。其分為兩種形制,面銘文紀地,背紀值“十二銖”和“一兩”,形制“銖小”、“兩大”,周邊有廓,主鑄材質青銅。因早前發現極為稀罕,民國時期即定極珍稀而名聲顯赫,聞之如雷貫耳,後來得授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之爵,長期以來盛名不衰,價值亦至百萬以上。
根據歷譜所載和披露,三孔布面銘文有多種,同面文分別又有“十二銖”和“一兩”二種紀值。曾有文述及其面文達三十餘種之多,然,入譜記載的不超其十。而根據後世發現來看,有的銘文極其罕見,實物甚至未有公展披露過。
由於三孔布是為古泉大珍級別,歷來也是仿品重災區,真真假假常常讓人迷惑不已。而根據後世發現來看,真品者,其似乎又有初鑄足料品和後鑄減重品,對於此尚未見歷來泉家有過研判乃至細述。
這種沒有詳盡研判的情況,原因主要在於各銘文者所出甚罕,難有不同樣品對照比較研判。我們通常見到的三相一材過關者,其背“一兩”的重量均在20克以內,背“十二銖”則在十克左右。這種情況似乎已成定論。
然而,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根據愚的三孔布收藏來看,曾獵獲過重量超過常見品的厚重之品,三相一材均無問題,似為愚前面所指的“初鑄”品,迄今為止未見公開披露,可謂相當的罕見,未曾披露。時至今日,天時地利人和,特將其中一品帳中點選出列,拍照亮相,遣之於此公展鑑賞,以饗泉界,以證其實。
首識書相。清晰可識,本品面文“陽湔(jian)二字,背“一兩”二字,皆篆書書體(其中“湔”字的釋讀,過去有多種字意讀法,後由著名古文字學家李家浩先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釋讀為“湔”字,故此採信之。至於詳細考證解讀在此不再複述。而銘文為“陽湔”的三孔布,早前主流泉譜不載,至今仍然極為罕少。)續觀其字,筆劃纖細如針,清晰有加,整體書意古樸率真,筆劃自然而流暢。毫無疑問,品文識書,其字彰顯一種初鑄品之品質,也是三孔布突出的書相風格和特徵,其時官爐所出,偽所難及,其門直開,難有二話。
次觀鑄相。輾轉本品,可見其鑄制精整,高度約為77.07毫米,重約43.16克,鑄體厚實有加,明顯超過我們已見多數之品的厚度,而其高度亦是高出3—4毫米,重量更是超出所見認知品約一倍。續觀鑄相,邊緣有細廓,圓孔邊緣凸起,鑄體形態標準,厚肉,地章平整,三孔與輪邊皆為乾淨。其字廓纖細凸起,鼓凸彰顯自然有度,恰到好處,整體鑄相十分規整。無需贅述,觀鑄識體,結合其高度大小和厚度重量來看,其乃足料之品,偽不可得,是為官鑄初爐出品,當可成立,其門再開,無話可說。
再察鏽相。不難看出,本品鏽相渾身大部灰黑色,間有少量綠鏽點染,區域性已經泛出水銀古鏽,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土,至今已有四十餘年。察其鏽痂,皮殼疊嶂,分佈自然,老而彌堅,十分的緊實。這種灰黑色鏽相且帶水銀古鏽的鏽相,可謂純真無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能形成,天下之偽作蓋不可得。上手察之更為清晰實在。續可識察,其材質青銅,銅色陳舊無比,無需細表,辯鏽識漿,本品鏽相好一派自然天成之貌,正是大門洞開,不在話下矣。
如是,一番鑑賞,幾度審視。此枚“陽湔背一兩三孔布”三相一材,皆為開門見山,無異無邪,是為真實可靠而毋容置疑之品。正如前述,陽湔三孔布,雖非孤僅,然,如此鑄相與高度厚度重量之初鑄品,則屬更加難得,在此當為首發披露,極其珍貴。而三孔布儘管被認為大珍極品,然長期以來其亦有過度神話之嫌,其存世量並非長期形成的刻板印象那麼罕少。無論如何,識別其真偽,華山一條路,還是要三相一材四大基本要素綜合鑑別,合者便真,而無論其出於何人之手,現身於何時何地矣。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