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隻表面覆紅漆雕盤,高約0.3釐米、盤面直徑約32.4釐米,製造於14世紀中葉的元朝。
“雕漆始於唐,興於宋元。至元,傳承宋風格特點。其中,最富盛名的為元張成,楊茂二家。
《長物志》載稱:“雕刻精妙者以宋為貴……蓋其妙處在刀法圓熟,藏鋒不露,用朱極鮮,漆堅厚而無敲裂。所刻山水、樓閣、人物、鳥獸皆儼若圖畫,為佳絕耳。元時張成、楊茂二家亦以此技擅名一時。”
元代雕漆的款識,根據現存實物可以確定為針劃名謂款,有“張成造”、“楊茂造”、“張敏德造”等,均刻在器物底部。”
國寶流轉
元代一個名叫張成的工匠製作了這個雕漆盤。當即將完工時,他在盤子背面邊界針劃了自己的名字,並用紅漆在底部寫上了潁川東房四字。
時間流轉,經歷清末動盪之後,直到1987年,日本東京拍賣會上德國收藏家Klaus F. Naumann將其售賣。1987-2011,經由佛羅倫薩和赫伯特歐文捐獻給紐約MMA(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存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盤面圖紋上的動植物
元代花鳥題材的作品中,通常以花卉襯底,上壓飛禽。其中,張成作品通常髹厚漆,“葉厚花肥”極富質感。
此盤以黃漆為底,壓雕朱漆花紋。兩鳥嬉繞飛舞構成盤面主體,透過神態來引導視線於兩鳥之間流動至盤面流動,形成一個橢圓動環。
花卉襯底,枝莖穿插,曲折婉轉。花葉相印,形態逼真。其中主要的三朵花從不同的視線角度去雕琢。葉片大小靈動,層次穿插,長窄填充,至少三層次層面雕刻,為植物整體展現增加盤面整體構圖的層次感與豐富性。
由型測物種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解釋這一藏品時,將花卉稱為Holly hock即蜀葵。
而我們從盤面花卉的圖紋頁面形態可以辨別,圖片中的葉片有明顯的葉掌狀6裂,裂片闊至狹,邊緣具粗齒及凹缺,有非常明顯的黃秋葵葉片特徵。
而非蜀葵葉型特徵(蜀葵葉片近圓心形,掌狀潛裂或波狀稜角,裂片三角形)。
此款雕漆盤生產於元代,由於時局動盪,秋葵花黃,內均圓紫的特性,宋金元時期將葵給予忠的寓意。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如,南宋樑棟《黃葵》詩“乾坤有正氣,間色皆為臣。名葩據中央,紅紫誰敢鄰。這也符合了秋葵紋樣流行於宋金元的時代屬性。
黃秋葵
一年生草本,錦葵科秋葵屬。莖圓柱形,葉掌狀,裂片闊至狹。
花期5-9月,花單生於葉腋間,花萼鐘形,密被星狀短絨毛;花有黃、白、紫色,花瓣倒卵形,內面基部紫色長4-5釐米;
蒴果長10-25釐米,直徑1.5-2釐米,頂端具長喙,疏被糙硬毛筒狀尖塔形,種子球形,具毛脈紋。
黃秋葵營養豐富,幼果中含有大量的粘滑汁液,具有特殊的香味。其汁液中混有果膠,牛乳聚糖及阿拉伯聚糖等,種子含有較多的鉀、鈣、鐵、鋅、錳等元素,素有蔬菜王之稱,有極高的經濟用途和食用等價值。
剔紅綬帶秋葵紋漆盤署名由來
盤面圖案由綬帶鳥(壽帶鳥)和秋葵所組成,寓意忠官祿長,壽延年之意。此盤名源於其高超的工藝與圖案特徵即——剔紅綬帶秋葵紋漆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