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爪基金會是一個成立於1988年的國際動物福利組織,在德國、越南、瑞士等十幾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宗旨是最大程度改善當地動物的生存及社會環境。
2020年該機構釋出了一個名為《東南亞貓狗肉交易》的調查報告,詳述了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幾個東南亞主要國家貓、狗貿易情況,報告內容令人“觸目驚心”。
報告指出全球每年超過3000萬隻貓狗被宰殺、烹飪,其中亞洲佔據了一半(1500萬)以上的份額,而東南亞又是亞洲中的“重災區”:在柬埔寨每年活狗交易量達300萬隻狗、30多萬隻貓;印度尼西亞每年會宰殺100萬隻狗;排在首位的是越南,超過500萬隻狗和100萬隻貓被殺害。
區別於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越南人似乎對貓肉更“情有獨鍾”,每天成千上萬的貓先屠宰、接著烹飪,然後被端上餐桌!在越南人眼裡,吃貓肉能帶來好運,吃狗肉則能給男性“壯陽”。
再說國內。我國吃貨大軍對天上飛的、地上走的各種飛禽走獸的研究似乎不輸於東南亞各國,小到金蟬、蜂蛹,大到鴕鳥肉等等都能烹飪出一道美味,但對貓似乎不怎麼“感冒” !
當然,國內並非所有的地方不吃貓肉,嶺南天氣潮溼,貓肉在傳統中醫理論裡具有祛溼、壯陽、滋陰的功效,所以潮汕一帶逐漸形成了一道名叫“龍虎鬥”的菜餚,其中虎指的是貓,龍指的是蛇。90年以後尤其是最近十年間,“龍虎鬥”中的主菜也逐漸被黃鱔和家豬代替。
灰色背景的緬因州庫恩小貓Maine Coon kitten on a gray background
那麼問題來了,貓為何不像狗那樣被古人宰殺吃掉呢?要知道春秋戰國時屠狗是一門手藝,一個行業,還出個幾個大英雄。
貓進入古人生活較晚是一個重要原因。關於家貓的最早“痕跡”最早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1990年考古工作者在山東淄博一處遺址中的灰坑內發現了一個帶前臼齒的動物下頜骨,經鑑定這是家貓的遺骨,這比家犬晚了不是一星半點。
馴化後的貓與人的關係愈發密切,地位比狗高得多。等到了漢朝絲綢之路開通後,外形多樣、可愛的貓也被紛紛引入中國,而且貓憑藉捕食老鼠的本領得到民眾青睞。西漢《禮記·郊特性》這樣描述貓:“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
唐宋時期國力強盛,人民生活相對富足,從民間到宮廷漸漸興起眷顧寵物貓的“風氣”,這在宋朝極為普遍,宋人“ 睡美人於懷中,魚肉食之”說的就是貓。明清兩代對貓的態度比宋朝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在這種風氣下,自然吃貓肉很難成為“主流”。即便是吃,也偷偷摸摸地吃!
到了近代,養寵物貓已成了部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2018年我國寵物貓數量達到了6700 萬隻,涉及4000萬左右的家庭。這種情況下,再吃貓幾乎是一個難以理解的事情,甚至引發愛貓人士的激烈反抗。
烹飪貓肉複雜且量少是導致貓肉在我國難盛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寫到:“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據說李時珍曾親自嘗試過,自此再也不提貓肉了。
真實原因是貓肉中含有大量的氨溴酸物質,導致做出的貓肉發酸,口味不佳。主要是方法不得當,烹飪貓肉過程中應該去的要去、該加的要加,這樣才能換得好味道,否則越南人、柬埔寨人也不會吃貓肉了。
但我國臺灣省有一個群體對貓肉、狗肉照吃不誤。據2020年統計資料,臺灣省有50多萬越南務工人員,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獲得臺灣戶籍。這部分人雖然身在臺灣,但對狗肉、貓肉依舊“念念不忘”。臺灣有商家專門從事給越南人提供貓肉、狗肉的生意,一部分貓肉從越南進口,一部分則由臺灣“貓狗工廠”提供。想吃貓肉、狗肉只需要一個電話便會“送門到家”,當然價格也不低廉。
原創: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