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參加艾揚格密集一的培訓,我是有企圖的,期待著透過艾揚格瑜伽的練習,讓身體處於精準的正位狀態,這樣既能降低受傷機率,也能體式在鏡頭前看起來更優雅。
雖然我只上了一半密集一培訓的課程,真的是獲益匪淺,給了我很多啟示。很開心,自己總算走在入門艾揚格瑜伽的路上,瞭解了一些皮毛。
在密集一的課程上,Yami老師很強調線性和力的方向,這是我在之前的練習中,很少體會到的。也許把線性和力的方向搞懂了,可以舉一反三,應用在更多體式中。
很重要的一個線性,就是側線性,即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腳踝在一條線上。我們最初在山式中體會側線性,背靠牆山式站立,努力讓身體處於正位之中。有時,肩膀會很緊,為了讓肩膀挨著牆,我們會讓腰部代償,也就是塌腰了,這是不對的。
做體式時,我們要逐一檢查身體的狀態,我理解在山式中,要從雙腳開始,到雙膝、雙腿,再到髖關節,腰椎等。當這些部位的位置準確之後,再追求肩膀向後展開的狀態。一旦發現肩膀開啟,會讓腰椎擠壓,那就要退回到腰椎正常的狀態並儘量維持,然後再看肩膀能向後展開多少。這就是當下身體的狀態,要接受它,然後再用正確的方式持續練習。
側線性同樣適用於側角伸展式。一旦有了這個標準,我瞬間意識到自己平時做的側角伸展式有多糊,身體的側線形全無,而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有多漫長。不過,我不會氣餒,我相信身體是聰明的。我們只要清晰了目標,掌握了方法,時間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只要始終與時間為伴,總會達到目標的。
還有個線性——從頭頂到會陰也是一條線,腰兩側是等長的。在山式中,比較容易做到腰兩側等長。可一進入三角式、戰士二式、側角伸展式等,就容易犯錯誤,總會有一側側腰變短,原因可能是側彎沒能發生在腹股溝處,或者兩邊髂骨沒有同高。
恥骨與兩個髂骨在同一個平面,也是一條很基本但相當重要的原則。山式中,我們會調整腰椎在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塌腰,但一不小心,可能調整過了,出現骨盆後傾的情況。所以,始終記得恥骨與兩個髂骨在同一個平面,就愈加重要了。
雖然在山式中,我基本能hold住不塌腰,但在一半的前屈中,就總踩雷,每次都努力用這個標準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手杖式中,也可以用這個標準觀察骶骨是否被推進身體中。
在日常的瑜伽練習中,我們可能會出現腰疼腰痠的現象,這是一種警報,意味著體式可能做錯了,需要及時調整。當腰椎出現擠壓時,就會有疼痛感,而擠壓可能來自兩個方向,包括上下擠壓或者左右擠壓。山式中,如果塌腰了,就是上下擠壓了腰椎。戰士一式中,後腿要內旋,不然就會左右擠壓腰椎。
在學習肩倒立的過程中,Yami老師曾讓我們雙腳蹬在牆上,班裡幾個同學都反映腰痠,我也不例外。老師馬上調整了練習方案,讓雙腳踩在椅子上,腰痠的症狀全都消失了。原因就是,腳蹬牆時,腿根本沒用力,全靠牆在支撐,所以腰就疼了。但在椅子上,只能靠雙腿用力了,腰也就不會痛了。
在橋式肩倒立中,做不好,也會腰痠。Yami老師特別強調,不要把恥骨推出去,而是要從臀部兩端抬離地面,這個引導詞我懂,但實踐起來狀況百出。有時,恥骨還是被推出去了,然後腰部就有反應;有時,就會聽到老師說我要把臀中段向前推,我能把臀抬得更高,但是這樣不就把恥骨推出去了嗎?這是我近期腦子裡新蹦出來的問題。慢慢摸索吧,下次再請教老師。
膝蓋也是個薄弱環節,容易出問題。在正位中,膝蓋應該對準第二和三根腳趾。在站立體式中,每次都要認真對齊,才是王道,不僅準備階段要就位,進入體式時,也要時刻提醒自己膝蓋的正位,不然就很容易犯錯,尤其在戰士二式這樣力量型的體式中。
在橋式肩倒立或輪式中,我們的大腿總是無力,會導致膝蓋會外翻,這也是個不良反應,要杜絕。同時,進入體式的過程中,膝蓋要固定住位置,不能亂晃。
上面談的這幾點,對我很受用,可明白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明白是大腦懂了,做到是大腦能成功支配身體,這是個有點艱難但絕對有趣的過程,我還挺樂此不疲的。也許,越挫越勇是我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