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沒有選擇自己出生的權利,有的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有的人卻需要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奮鬥一生。
但是不論我們屬於怎樣的命運,生在怎樣的家庭,都不能輕言放棄,要透過自己努力去奮鬥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尤其是當我們經歷挫折的時候,不妨安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其實還有很多比你更慘的人,他們都沒有選擇放棄,你又怎麼能夠自暴自棄。
肖清和,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並未聽說過,作為北京大學博士畢業生,他曾經在博士畢業論文的後記部分寫了一篇長文,五千多字的篇幅將自己悽慘的成長經歷展現在大家面前,讓大家知道他一步步走來有多麼的艱辛與不易,同時也讓大家更加慶幸自己的遭遇比他要好上那麼一些。
如今的肖清和擔任上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小時候的他差點無學可上,曾經的他備受鄰居欺凌,好在最終他都熬了過來。
在肖清和7歲的時候,原本應該上一年級,然而他的家境十分貧困,交不起學費(當時還未全面普及義務教育),所以不得不繼續上一年幼兒園。
之後上五年級時,他已經12歲,眼看著小升初考試即將來臨,然而他卻險些失去考試資格,因為家裡沒有錢,交不起考試費。後來還是班主任老師到他家瞭解完情況後,替他交了考試費。而他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取得了全鄉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按道理說,取得這樣一個成績一家人應當高興才是,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交不起學費,所以即便他成績很優秀,但依然只能選擇輟學。相反,那些家境相對好些的家庭,即便是考試成績不理想,卻依然可以花點錢順利到初中就讀。輟學在家的他只能幫家裡幹些農活。
他的家境貧困到什麼程度呢?
在他8歲的時候,爺爺離世,當時家裡窮得叮噹響,拿不出一分錢,最終還是一位好心的醫生資助了20元才得以幫爺爺操辦了喪事。
俗話說:窮則思變。肖清和的母親決定做生意,既收過破爛,也做過蔬菜生意,想要透過這樣一條路來改變家境,從而能夠支援他上學。
然而這種改變並沒有換來大家的尊重,相反,是更多沒有底線的欺辱。
肖清和性格軟弱的父親並沒有替他的母親出頭,如果說一次兩次還能忍受,次數多了,就漸漸地對這個男人,對這個家失去了信心。
於是他的母親最終選擇了離婚。
做出離婚這個決定對肖清和的母親而言也是十分痛苦的,當時他母親坐在門旁,一邊哭,一邊撫摸著他,叮囑他以後要多照顧弟弟。那一年他11歲,弟弟才6歲。
12歲時,當同齡人都在學校學習知識的時候,肖清和卻只得跟著鄰居的親戚外出打工。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最終掙的錢也只能勉強應付生活。
不知怎麼的,肖清和考上全鄉第二名卻不能上學的訊息傳到了當時已經和父親離婚的母親耳中,這個訊息讓母親很痛心,決定無論如何也要讓他繼續上學。
後來在母親以及改嫁後的叔叔的支援下, 肖清和終於能夠繼續在學校完成學業,重新上小學5年級,然後參加小升初考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一次肖清和取得了第一名。在母親的努力支援下,他得以順利上初中,而且憑藉著他的努力與勤奮,他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依然名列前茅。
肖清和知道,母親支援他上學並不容易。因為母親改嫁的村子也比較封建,對他母親比較排斥。而且當他母親決定支援他上學之後,鄰居的閒言碎語就更多了。慶幸的是,他的繼父還是比較理解和支援他上學。
然而他的母親改嫁後的日子並不好過,除了經常受氣外,偶爾還會被家裡人欺負。然而即便是處境再難,他的母親也並沒有放棄,依然選擇隱忍。
肖清和母親曾多次對他說,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堅持,因為她要讓我上學,她要讓她的兩個孩子好好活著。
母親的處境給了肖清和奮鬥的動力,也讓他更加發自內心地努力學習,於是初中階段,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這也讓他的父母引以為傲。
然而隨著初中三年的結束,肖清和又遇到了一個難題,學費怎麼辦?
憑藉著他的優異成績,能夠輕鬆考上當地的重點中學。但是他的家境卻沒有能力支付高中學費。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初中學校校長找到了他,表示如果他高中成績能夠一直優秀,那麼高中學費就能免除。
於是肖清和放棄了前往重點中學就讀,而是繼續留在初中母校繼續上高中。最終他也沒有讓校長失望,每個學期考試成績,他都是全校第一。
高中階段的生活對肖清和而言相對要緩和一些,校長的幫助,老師的支援與關懷,讓他度過了不少難關。尤其是高二的時候,當地鎮上一位領導決定資助他上學,有了資助之後,肖清和終於可以不用為學費操心。
1999年,肖清和參加高考,當時是估分填報志願。高考結束後,肖清和估計自己比重點線高出七八十分,當時校長建議他填報北京大學,幸運的是,那一年北大在安徽錄取了23名文科生,而他恰好是第23位。
然而比較有意思的是,當他考上北大的訊息傳到村子裡之後,大家的態度發生了大反轉,平日裡經常欺負他們家的鄰居也開始轉變態度,變得熱情好客,甚至登門慶賀。想想也是諷刺。
大學的學費並不便宜,如果以肖清和的家境,要湊夠學費想都別想。好在高中時資助他上學的鎮領導表示會繼續資助他上大學,所以他如願踏入了北大的校園。
後來縣裡一家好心人知道了肖清和的情況,決定無私資助他,而這也讓他不再為學費發愁,能夠將心思都放在學業上。
踏入北大校園之後,肖清和依然保持著勤奮刻苦的好習慣,多次獲得學校各類獎學金,保研後,又繼續在北大攻讀博士,甚至還前往香港中文大學進行交流學習。
最終得以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併成功入職上海大學。
縱觀肖清和的求學生涯,他所面臨的困境比一般人多了不少,但是面對困境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在尋找機會,等待機會,同時把握機會。
鄰居的欺辱、家境的貧寒、父母的離異都沒有成為“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相反,他越挫越勇,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人生逆襲。
其實生活就是這樣,與其總是怨天尤人,不如思考如何才能破局。有些東西我們不能改變,比如出生,那麼不能改變的我們就坦然接受。而有些東西我們能夠改變,比如未來,那麼我們就努力拼搏,去改寫自己的命運,將選擇的權利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