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劉天鳴
晶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疊加等因素,導致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汽車市場呈現出同比下滑趨勢。據中汽協資料統計,今年第三季度整體汽車銷量為573.2萬輛,較去年同期686.3萬輛,下滑16.48%。
整體市場銷量下滑,使得眾多上市汽車企業第三季度業績承壓。據各上市車企釋出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淨利潤普遍呈現出下滑態勢,並且有5家車企淨利潤呈現出虧損態勢。
新能源助推營收增長
得益於新能源產品銷量攀升,比亞迪第三季度營收增幅顯著。據比亞迪公佈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3.0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98%。
同樣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北汽藍谷,第三季度營收達到36.6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2.19%,但與比亞迪不同,北汽藍谷營收增長主要積分出售和銷量上漲。資料顯示,第三季度北汽藍谷銷售新車超1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56%。
長城汽車營業收入僅次於上汽集團和比亞迪,位居11家上市汽車企業的第三位,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8.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13%。長城汽車在財報中指出,營收增長主要因為銷量上漲。事實上,第三季度長城汽車銷量出現了同比下滑態勢,但銷售結構呈現出變化,尤拉品牌、坦克品牌銷量增速顯著,單車售價有著明顯提升。
在11家上市汽車企業中,上汽集團、江淮汽車、力帆科技以及海馬汽車的營業收入呈現出兩位數下滑態勢。其中,上汽集團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866.16億元,同比下滑-13.17%,江淮汽車第三季度實現營收83.44億元,同比下滑-25.19%,力帆科技第三季度實現營收8.24億元,同比下滑-19.42%,海馬汽車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24億元,同比下滑-28.50%。
淨利普遍下滑
由於產品結構不同,11家上市汽車企業的營業收入呈現出兩極分化,但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淨利潤普遍呈現下滑態勢。
具體來看,第三季度上汽集團淨利潤為70.3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4.75%,比亞迪淨利潤為12.70億元,同比下滑27.50%,扣非淨利更是同比下滑67.17%至5.18億元。廣汽集團淨利潤為9.47億元,同比下滑64.71%。
在盈利的6家上市汽車企業中,長安汽車是唯一一家實現淨利潤增長的車企。據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長安汽車淨利潤達到12.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90%,扣非淨利潤為10億元,同比增長92.67%。長安汽車指出,公司透過提高管理效率,節省開支,一定程度上抵減了原材料漲價對經營的影響。
江淮汽車第三季度淨利潤虧損2.8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49.06%,是11家上市車企中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的車企。針對淨利潤下滑,江淮汽車指出,由於去年同期收到大額政府補助及子公司大額資產處置收益,今年第三季度補助以及資產處置收益減少約3.4億元,導致淨利潤出現下滑,同時,第三季度主營業務毛利減少也使得淨利潤出現下滑。
第三季度側重研發
雖然業績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但主流車企在研發投放方面卻毫不手軟。據汽勢Auto-First梳理,第三季度上汽集團、北汽藍谷、長城汽車等主流汽車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同比增幅均超過兩位數。
具體來看,上汽集團在第三季度投入48.36億元研發費用,比亞迪投入22.38億元研發費用,長城汽車則投入近10億元研發費用。將視線放到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團研發費用近126億元,同比增長41.55%,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為2.3%。比亞迪緊隨其後,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到52.34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增6.99%,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為3.6%。長城汽車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到28.56億元,同比增長50.73%,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為3.15%。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在釋出三季度的同時,還宣佈R品牌獨立成為飛凡汽車以及投資設立零束科技。其中,飛凡汽車將開拓中高階智慧電動車市場,助力上汽創新轉型發展,而零束科技則擔起上汽集團智慧電動汽車全棧軟體開發重任,推進數字化轉型。
與主流汽車企業不同的是,海馬、眾泰等邊緣汽車企業並不重視研發投入。單季度來看,海馬汽車第三季度研發費用僅為0.02億元,眾泰汽車第三季度研發費用為0.07億元,力帆科技第三季度研發費用為0.17億元。
從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來看,海馬汽車研發投入雖然呈現出33%的同比增長,但投入金額僅為1.5億元,與主流車企還有一定距離。眾泰汽車前三季度累計研發費用652.8萬元,同比下滑近95%。力帆科技累計研發費用為0.48億元,同比下滑16.07%。(圖片來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