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級潤喉品牌金嗓子要退市了。官方理由是,企業經營缺乏資金,股價長期低迷,籌集不到錢,故選擇私有化退市。
未來,將由金嗓子一家關聯公司和一支私募基金聯合注資,以圖東山再起。
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不是長期得不到資本市場認可,絕不會走到退市這一步。貴為國民品牌的金嗓子,如果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不會走出這難看的一步。
資料顯示,當前金嗓子股價僅為2.67港元,市值不過19億。如此低迷的股價很難與國民品牌聯絡起來。要知道,金嗓子在潤喉領域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讀書時,很多人都聽過老師的訴苦:“你們老實點,我已經喊不動了,今天剛吃了金嗓子。”
僅僅四年功夫,金嗓子市值從58億跌落到19億,與其產品線單一不無關係。
兩款拳頭產品“金嗓子喉寶”和“金嗓子喉片”佔據了總銷售額的89%,而且銷售總額的絕對值還在不斷縮水。2020年,喉寶、喉片銷售額均下跌了19%左右。
回想當初金嗓子上市時,創始人江佩珍是何等的春風得意,為港交所獻上了造型最為霸氣的一次敲鑼,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才過了6年,便黯然退市,不禁令人唏噓。
倒黴的不止金嗓子,近幾年,不少國民品牌都遇到了經營困境。老乾媽不辣了、十三香不香了、傻子瓜子內亂了、金嗓子不行了......
這些品牌有許多共同點:起於改革開放早期、在各自領域做成了領頭羊、創始人均出身農民、有一款看家的爆款產品。
如今他們全走向了衰落,不負往日輝煌。這些農民企業家究竟遇到了什麼問題?
時代紅利吃盡了
改革開放是全體中國人最大的歷史機遇。原本隔絕的城鄉鴻溝,逐漸被填平。各地政府紛紛豎起了“重商”的大旗,鼓勵民營企業發展。
一波敢闖的人率先富了起來,他們身上最明顯的特質是敢闖,與自身素質無關。
金嗓子的江佩珍、老乾媽的陶華碧、傻子瓜子的年廣九、十三香的王守義四人當中:江佩珍13歲輟學,進入工廠當學徒;
陶華碧文化水平限於寫自己名字,掃盲班水平;年廣九看不懂賬本,他說:“我只管知道裝進兜裡有多少錢就夠了。”王守義祖上做小買賣,文化水平可能稍微高一點,會算賬。
說句不好聽的,他們的文化水平,放在今天的就業市場,連一份好工作都找不到。阿里、華為、京東等名企均把本科、211、985視為招聘的一條硬線。
但江佩珍等人缺乏文化是時代侷限性造成的,不能怪他們。
改革開放初期是個“大力出奇跡”的時代。市場上供不應求,只要能生產出來就能賣得出去。每個人身邊幾乎都有一名“萬元戶”朋友。
全民“下海潮”,“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待開張”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上世紀80年代,筆者的父親正好20多歲,老實巴交的一名工人,沒經住誘惑,向廠裡請了一個月的病假,偷偷跑到深圳買了一批雨傘,回老家賣。
結果很慘,父親只知道賣貨賺錢,卻不知道如何賣貨?一百多把雨傘至今還堆在家裡沒用完。
萬科的王石總結說:“我們這代人,吃得是時代紅利,跟個人能力無關。把我換到如今來創業,我不一定能成功。”王石是個有自省精神的人,早早看透了他們能發財的本質。
金嗓子喉寶、老乾媽辣醬、傻子瓜子、十三香調料,有什麼核心秘密嗎?恐怕沒有。
只不過在那個時代,味道稍微比其他家好一點,當地政府扶持一點,銷售網路建成早點而已,跟今天的網紅店差不多一個意思。
另一個農民企業家創業成功不容忽視的點就是地方政府的扶持。上世紀90年代,各地普遍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因為企業稅歸屬地方政府。
企業沒有利潤就納不了稅,於是,地方政府充當“裁判”,實行保護主義,幫企業盈利。
八十年代,這批農民企業家吃市場紅利,九十年代趕上保護主義紅利,2000年之後,又吃上全國統一市場的紅利,把品牌做到了全國。
諸位仔細想想,金嗓子、老乾媽、十三香、傻子瓜子哪一個不是2000年之後衝向全國的?
現代化經營困境
一個人成功後,很容易把成功理解為自己比別人優秀。別人是外行,自己是行家,不相信客觀規律,迷信個人經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將這種現象歸結為“路徑依賴”。
比如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美邦品牌做大後,周成建脾氣越來越大,動不動發火,對下屬的一些建議不以為然,拍桌子罵人那是家常便飯。
後來,美邦衰落後,周成建自我批評說:“那時候脾氣確實壞。”他已經改了不少。
經驗主義給現代化經營帶來了困難。傻子瓜子的年廣九,不會算賬,不會寫字,完全靠原始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模式經營。
這種模式經營一個小一點的公司沒問題,還很好,節省了不少運營成本。但公司一大,就出問題了。你有1000家瓜子店,不可能每天看每家店的收入情況吧?
一個月看一次了不得了,結果年底一算賬還虧了。所以大公司要配套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行政體系,保持上萬人的企業依舊可以運營,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年廣九晚年,家裡為分企業鬧得一塌糊塗,和他不懂現代化經營有著密切關係。
年廣九有五個兒子,把傻子瓜子股份制改革,分股份給各個兒子,並選出一個最合適的人經營,是最合理的方式。
但年廣九搞了個騷操作,他把傻子瓜子的商標和肖像權分別給了大兒子和二兒子。結果,大兒子不讓二兒子用商標,二兒子不讓大兒子用肖像,兩人鬧到對簿公堂。
年廣九出來調解,兩人誰也不讓,大兒子反手把老爹又告上法庭,不讓老爹用“傻子瓜子”,年廣九被迫重新註冊了個“廣九炒貨”的新商標。鬧得一地雞毛。
每個兒子拿一點家產是我國千年農業文明的傳統:老地主有100畝土地,分給5個兒子一人20畝,每個兒子都有飯吃。現代化企業經營要求集中權力,避免分散資金。
84歲的年廣九後悔了,今年把他最小的兒子送出國留學了:“我沒文化,老五不能再吃虧了。”
老乾媽陶華碧同樣保守——堅持老乾媽不上市。陶華碧堅信上市後,她會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上市就是騙錢。”
她的大兒子喜歡玩金融,投資點房地產、股票,陶華碧害怕他把老乾媽搞上市了,於是把繼承權給了小兒子。
小兒子哪懂炒辣椒,擅自把貴州辣椒改成河南辣椒,導致老乾媽銷量下跌,逼得70歲老母重新出山。
一款產品包打不了天下
談回金嗓子,金嗓子最大的問題是銷售增長乏力,股民看不到希望,自然不會跟進買入。潤喉片本身市場規模有限,非大眾快消領域,有的人十年不一定會買一次。
金嗓子幹了40年,銷售額衝到6個億,本已到極限,想在潤喉片市場再有突破,幾乎不可能。
金嗓子想要獲得增長,必須開闢新的業務。實際上,江佩珍也這麼做了,研發了一款潤喉飲料,準備進軍千億規模的飲料市場。
咋聽之下,潤喉+飲品,思路不錯,即沒偏離本業又獲得了新市場。如同王老吉一樣,“怕上火喝王老吉”,就是功能性飲料的代表性宣傳語。
但金嗓子飲料的味道令人詬病,有點像娃哈哈的“啤兒茶爽”,啤酒不像啤酒,茶飲不像茶飲,你到底想吃哪塊市場?
在飲料市場,口味永遠是第一位的,誰也不會去較真王老吉究竟有沒有去火功效,甜、好喝排在第一位。
2016年,上市之初,金嗓子雄心壯志,把從股市集資的錢一股腦投入了飲料市場的推廣。結果3個億的花費,換回了4000多萬的銷售,賠個底朝天。股價從此一蹶不振。
金嗓子錯就錯在上市,上市後,股東追著你要業績,你拿不出手,被資本市場做空,企業價值被低估,陷入惡性迴圈。
金嗓子、老乾媽、十三香、傻子瓜子關起門來過小日子可以,上市走資本市場還是算了吧。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