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們在野釣時,都會釣得相對鈍一些,這是因為野生水域常釣魚種比較稀少,上魚較慢;水底往往高低不平,釣得太靈鉤餌容易離底;還有就是野生水域小雜魚較多,釣鈍一些有利於避開小雜魚。
野釣釣得稍鈍一些,沒有任何問題,但也不能釣得過鈍,過鈍容易丟失魚口、影響魚獲。下面,介紹一下野釣鯽魚釣得太鈍的幾種表現和具體原因,以及如何進行針對性地調整。
釣得太鈍的四種表現
1.多次出現魚吃死口的現象。中魚後經常發現魚鉤沒有鉤住魚嘴,而是魚已經吃了死口,把鉤餌深深地吞進肚子裡去了,摘鉤也只能用取鉤器。
產生原因:由於釣得太鈍,魚吃實口的第一時間,沒有任何漂像反應,等魚把鉤餌吞進肚子四處遊動時,才拖動浮漂產生了漂像。
2.沒有任何漂像,卻在換餌時中魚。從浮漂漂像上看不出有任何魚口,在換餌起竿時卻發現已經中魚了,魚什麼時候吃的鉤自己都搞不清楚。
產生原因:同樣由於釣得太鈍,魚吃實口的第一時間沒有任何漂像反應,而魚也沒有離開原來鉤餌的位置,恰巧此時換餌,才發現中魚了。
3.全是頂漂中魚,很少見到頓口。浮漂呈現的幾乎都是頂漂的漂像,中魚率比較高,中魚頻率不高,長時間看不到一個頓口中魚。
產生原因:由於釣得太鈍,雙鉤完全躺底,子線彎曲較大,魚吃實口後遊動上浮,才產生了頂漂漂像。
4.基本都是上鉤中魚。中魚後發現,魚吃的一直是上鉤,下鉤很少中魚。而正常的情況應該是兩個鉤都能中魚,並且下鉤中魚居多。
產生原因是:野釣鯽魚的調釣,一般是下鉤躺底,上鉤觸底;如果釣得太鈍,雙鉤都躺底,那麼下鉤就非常鈍了,而上鉤處於鈍中較靈的一鉤,自然中魚較多。
如何進行有效地調整
1.釣靈一些。出現以上任意一種現象,那就表明釣得過鈍了,需要馬上進行調釣調整,釣得比原來稍靈一些就可以了。
如果原來釣目較高,那就不用再重新調漂了,直接降低釣目就行。比如調4釣6感覺過鈍,那就改為釣4目,試釣一會還不行就釣3目。
如果原來釣目較低,不能直接去降低釣目,那就需要重新調漂了。比如原來調平水釣2目感覺過鈍,那就調整為調3釣3,甚至調3釣2。
2.換小浮漂。浮漂吃鉛量的大小,直接決定著調釣的靈敏程度。一般來說,吃鉛量越大越鈍,吃鉛量越小越靈。
出現前面所說的釣得過鈍的情況,可以換上稍小一些的浮漂,重新剪鉛進行調漂。比如原來吃鉛2克的浮漂,就可以換成1.5克的浮漂,前提是竿子能夠拋得出去。
漂尾粗細也對調釣靈敏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樣吃鉛量的浮漂,漂尾越細越靈敏。換小漂的時候,最好換漂尾稍細一些的浮漂,只要能看得清楚就行。
3.換小線組。調釣的靈鈍,同樣受到線組大小的影響。調釣的基本要求就是線組要繃緊,越細的線組越容易繃緊,線組繃得越緊就越靈敏。
感覺釣得過鈍,就可以換上小一些的線組,使得線組能夠更加完整快速地傳遞吃口訊號,便於在魚吃實口的第一時間起竿抓口。
浮漂跟線組要匹配好,匹配的標準就是在正常調釣下,浮漂與鉛墜能夠繃緊線組,繃不緊就是調釣失敗。雖然浮漂越小越靈敏,但若因更換小漂而導致不能繃緊線組,反倒會變得更鈍,這非常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