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我國的各地隨著生態環境的保護的加強,各地的生態趨於好轉,出現大量的珍稀野生物種,比如雲南出現大量的蜂猴、棉鳧、麂子、大理鎧蘭、伯樂樹等多種瀕危物種。然而不僅僅是雲南,在我國四川、重慶、福建等地,均出現一些珍稀物種。
近日,在福建省永安天寶巖保護區意外發現一條像蛇又有點像是黃鱔的野生動物。它看起來比較溫順,在路邊呆了幾分鐘後,消失在竹林中。經專家確認,它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脆蛇蜥,這是保護區的新記錄物種。
脆蛇蜥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物種,對人類有沒有什麼威脅呢?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脆蛇蜥的出現,對本地生態有沒有什麼幫助?
國際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脆蛇蜥
脆蛇蜥俗稱金蛇、土龍,屬於蛇蜥科的爬行動物,外形有點像黃鱔肥壯,其外形又十分特殊,頭頂被對稱大鱗。額鱗最大,近盾形,前尖後寬。
脆蛇蜥體側溝縱長背鱗數為104枚。肛前鱗與腹鱗同形,雄體的半陰莖較粗,為雙葉型,在有頸溝的一面有十餘排呈片狀的裙褶,這種褶從基部到頂端,每一橫排又分離為3-4個小片,片較厚,其頂端均有弱小的刺。
脆蛇蜥的多體色變化比較大,主要差異在體背有淺褐色的,也有乳白色的。並且脆蛇蜥雌性和雄性的差異非常地明顯:
雄性體背中線兩側有17-20餘條不對稱的翡翠色橫紋及瑪瑙色、黑色點斑,側溝背緣的深色縱紋自腹側延伸至尾端。
雌性體背部無鮮豔的色斑,側溝背緣的深色縱紋起自頭後延伸至腹側。體腹面色較淺,無斑。
並且其幼體的與成熟的雌性和雄性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體側自外鼻孔經眼睛、外耳孔到尾尖的整個體腹呈黑色,體背乳白色,頸後側各有一指狀小黑斑,該黑斑與腹部的黑色相連。
脆蛇蜥的棲息地和蛇非常類似,長期生活的營地在地下洞穴。經常棲息在300~800米的山林、草叢、菜園地等環境。
根據動物學家的介紹,脆蛇蜥生活的環境通常都是溫暖潮溼的環境,並且經常出沒在植被覆蓋非常高的地方,其洞穴通常都是在土層厚,土質肥沃而且疏鬆的環境。洞穴常在距離地面20~40釐米。
脆蛇蜥主要分佈在中國和越南,在我國的分佈卻十分廣泛包含西南,華中,華南等地,其主要原因這些地方溫暖潮溼,非常適宜脆蛇蜥的生活,冬季溫度適合冬眠。
脆蛇蜥的出現意義有多大?
脆蛇蜥與蛇有非常大的差異,行動不快,不咬人,吃蟲子的,沒有毒。但是脆蛇蜥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比如:全蜥乾製後成中藥材,有祛瘀消腫,接骨生肌,祛風溼作用。可治跌打損傷、骨折、關節瘍腫、神經痛和臃腫、小兒疳積。也可用鮮品同瘦肉蒸食,治小兒虛贏、疳瘦的功能。
也正是因為脆蛇蜥具有非常高的功效,對人類不具有任何威脅,以至於人類對其大量的捕殺,導致脆蛇蜥種群大量下滑。
目前,脆蛇蜥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物種,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物種,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目前,脆蛇蜥出現在福建永安天寶巖保護區,充分說明到該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並且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強,以至於脆蛇蜥種群的再次出現在保護區內。
總之,隨著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大量的動植物種群數量都在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為了讓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保護好野生動植物,是我們應有的責任。期待越來越多的珍稀動植物種群的再次出現,你知道為什麼嗎?
【溫馨提示:本文科普脆蛇蜥相關知識,希望大家更好地保護脆蛇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