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曾在醫書中說道,“脾者土也,主意與智。消磨五穀,寄在其中,養於四旁。與胃為表裡,足太陰是其經也。”脾是後天之本,轉化水谷為津液、氣血,滋養全身。脾也是生氣之源,吃進肚子裡的食物都要經過脾臟的消化和吸收。脾與胃互為表裡,脾臟不好,胃也會受到牽連,表現為消化能力下降,胃口不調。
扁鵲在醫書中寫道,“脾病則面色萎黃,實則舌強直不嗜食,嘔逆四肢緩,虛則多病,喜吞酸,痢不已。”脾臟不好會導致營養不良,消瘦或虛胖,面黃萎靡;還會有口臭,脾氣虛弱導致口氣濃重,飲食寡淡無味;脾不好會導致渾身乏力,肢體沉重容易疲勞,精神容易壓抑憂鬱。
那麼脾胃虛弱時怎樣才能緩解呢?常見的調理脾胃問題的方法,主要是人參健脾丸和人參歸脾丸。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也有一些不同。這2種中成藥物也需要對症選用,或可發揮奇效。
這兩味中藥中重複的成分有八味之多,其中的人參、白朮、茯苓是三味主藥。人參大補元氣,可以健脾補肺、生津安神;白朮、茯苓可以健脾益胃、滲溼利水。這三味主藥合起來,再加上輔藥的調理作用,可以達到很好的健脾效果。這兩味藥的區別主要在於藥物用量與適用人群的不同。
人參健脾丸中,比人參歸脾丸多了山藥、砂仁、陳皮的成分。這三味藥物搭配主藥,可以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狀,同時也可以安神寧心、補益氣血。如果患者有腹瀉腹痛、大便糖稀的症狀,就可以服用人參健脾丸來補益脾胃,從而改善脾胃虛弱造成的消化系統問題以及身周症狀。這是更為對症的選擇。
而人參歸脾丸中則多出了龍眼肉和甘草這兩味藥材。龍眼肉養血安神;甘草則補脾益氣,調和藥性;其中重用的當歸和黃芪,可以進一步補益血氣。如此一來,人參歸脾丸更加適用於脾胃虛弱而氣血虧損的人群。如果在生活中因為脾胃虛弱而導致面色萎靡發黃,加之出現乏力吃不下飯、心悸失眠、月經量少的情況,就可以選用人參歸脾丸。這樣可以更加對症治療。
總的來說,人參健脾丸主要著眼於改善飲食狀況,調整消化不適,調理脾胃虛弱;而人參歸脾丸則是治療因為脾胃虛弱而導致的氣血不足,更加著重補脾養血、補氣安神。
朋友們在選用這兩樣藥物時,一定要向醫生明確說明自身的情況,不要弄錯了症狀,要讓醫生能夠更好地瞭解患者情況,從而做到更好地對症下藥,儘快解決身體不適。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譚浩寧,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