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疫情、汛情帶來了一些不確定因素,原材料價格上漲,中小企業應收賬款有所上升。”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日前表示。
當前,預防新增拖欠中小企業賬款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按照國務院部署,各地將繼續開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專項行動,減輕中小微企業成本壓力。業內人士表示,清理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應雙管齊下,既要清理舊賬款,又要防止新欠賬款。
清欠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2020年,我們公司應收賬款達到8680萬元,佔全年營收的28%。今年以來,公司應收賬款同比減少280萬元,佔營收的比重下降了4個百分點。”安徽永生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永生告訴記者,公司應收賬款週轉天數長達1年至2年,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加不少。
資料顯示,自2018年11月份部署清理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以來,工信部督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紮實推進清欠工作,總體效果顯著,到去年年底已經累計清償中小企業逾期欠款8500多億元。
清欠工作取得進展離不開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政府投資條例》《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相繼出臺,為治理拖欠問題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同時,工信部建立了全國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暢通中小企業投訴渠道。總的來看,解決了一批多年來積累的長期拖欠問題。”田玉龍說,拖欠賬款問題比較複雜,多為陳賬舊賬,並涉及體制機制問題,不容小覷。
部分企業應收賬款上升
今年前7個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26.4%和43.9%。7月末,企業虧損面為21.5%,比去年同期收窄1.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中小企業效益不斷擴大。
儘管持續增效,但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今年二季度以來,原材料、物流成本持續大幅上漲推高了經營成本,加之訂單需求不足、汛情突發等因素,中小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受到不小影響。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份部分行業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上升,流動資金緊張加劇。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馬彬告訴記者,不少中小企業為保住業務,不得不接受應收賬款被長期壓佔,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緊張,負債率上升。
“應收賬款回款進度慢、回款無保障,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河北某科技公司負責人坦言,政府工程專案和大型企業拖欠工程款項,審批流程緩慢、結算手續繁瑣。“此外,政府工程款項一般直接撥付到建設公司,無有效措施保障款項能夠撥付到施工方。應收賬款週轉率低,增加了企業經營難度。”
馬彬認為,應充分發揮法律對拖欠行為的懲戒和約束作用,同時探索網際網路和區塊鏈等技術,以及比較可靠的承兌方式,縮短承兌期限。
亟待建立長效機制
在鞏固前期清欠成果的基礎上,應建立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的長效機制,切實保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田玉龍表示,工信部將充分發揮協調作用,透過多項具體措施防止新增拖欠。
首先,加強源頭治理,健全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的長效機制。儘快研究出臺中小企業投訴處理辦法。
其次,把清欠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更多透過法治化、市場化手段來預防和化解拖欠問題,特別是對存在嚴重失信的拖欠主體,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措施,讓“老賴”寸步難行。
再次,加強督導檢查和約束懲戒,抓好問題核查和督辦。對拖欠問題突出的地方開展督導,將清欠工作納入國務院大督查範圍,把清欠問題作為考核項,以查促清、以評促改,進一步把賬款清償落到實處。
最後,加強培訓指導和服務。“工信部和司法部組織編制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釋義》已正式出版,要透過廣泛開展宣傳,讓更多企業能夠理解條例,依法依規保障中小企業的權益。”田玉龍說。(經濟日報記者 祝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