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最早建立的古滇國是戰國時期,有史可考:司馬遷記載為戰國時楚人莊蹻入滇建立古滇政權,載於《史記.西南夷列傳》一書中。這些歷史事件。先就說到這裡,我們來說說民間的一些傳說。
古滇國政權建立之後,一直到漢武帝即位之初的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中原國家開始了對西南列國的征討,其中,古滇國國土廣闊,物產豐富,地理位置優越,就成了漢武帝征討一個目標。連年戰亂,古滇國的百姓苦不堪言,包括古滇國至高無上的皇族們,在後來,也不得不棄城逃難,以此來儲存古滇國的血脈不斷。
這些出逃的皇族貴胄們,帶著各脈王子公主親家眷僕從文武官員,開始南遷。擔心人員眾多,目的過大,容易被發現,考慮到不安全的因素,他們決定分批南遷。
各部首領制定好策略之後,各支隊伍按照不同時間先後行進,當前一支隊伍到達一個站點,確定安全,會給後一支隊伍留下記號,記號多是地取材。
一路南遷,很快就進入了到哀牢山山脈,(關於哀牢山大家可以百度查詢,這裡就不細說了)。哀牢山非常非常大,說綿延萬里也不為過,山高林密,易於躲藏也易於被殊,因此,前隊和後隊之間的間隔被拉長,記號標記物就選定了遍地的芭蕉樹,以砍斷特定的芭蕉樹標記行進方向和相隔距離。
這樣相安無事的走了幾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其中有一個叫婉盈的女孩所在隊伍。婉盈原本是貧苦出生,不知道什麼原因,在她出生後,就被親生父母遺棄在小路邊,也是她命不該絕,正好遇上她現在的師傅路過,看她可憐,把她撿回扶養長大。她的師傅是當時滇王宮裡的女醫官,專門負責給宮裡的娘娘公主們看病的御用女醫官。婉盈被撿回來之後,轉眼到了16歲,16年裡,師傅將畢生醫術傾囊相授。所以,她年紀輕輕,已經醫術了得。她天生對草藥植物就有濃厚的興趣,也因些認識很多的奇花異草。也因為她們師徒二人的醫術,她們自然也在南遷的隊伍中,被分配在最得寵的滇王五王妃的隊伍當中。
這一天,負責察看標記的頭領察看記號之後,說:“芭蕉樹砍斷之處,看起來是五六天的樣子了,而且砍伐的樹木方向極亂,已經分辨不出來前頭隊伍的行進方向。按照芭蕉樹砍斷的斷面乾燥程度,逐個方向排查之後,十有八九是跟不上隊伍了。”(但他卻忽略了氣候原因,天氣不同,斷面的乾燥度肯定不一樣)
五王妃召集隊伍中的隨行官員進行商議,(據說這一隊人馬大約200人左右)最後,大家覺得他們目前所在的地方,山高(易守難攻)林密,土地肥沃,反正都是逃難這裡環境不錯適合居住,於是就決定在此地安營紮寨。
他們所在這個地方,在現來講就是雲南新平縣內。
隊伍安頓後,他們進行了分工合作。開荒種地,因為是山,他們開的地只能依山而開,就形成了一層一層的小塊地,也就是今天有名的梯田的雛形。
營地位置優越,但卻沒有水源,所以有人提出來要儘快找到水源。於是大家就都被派往四面八方尋找水源。
找了好幾天,除了收穫一些可以食用的植物野菜,偶爾還有一些野果。這一天婉盈也跟著人們出去尋找水源,一路上發現了不少可以治病的草藥,她都一一做了標記。
沒過多久,她來到一個小山坡上,這個山坡背陰,長有好幾種草藥,她可高興壞了,一一在自制的地圖上標記清楚,這時她發現,有一株半人高的小樹苗,走近一看,她認出這竟然是一株野茶樹。茶,可食可飲可入藥。她立馬想到:如果把它移到向陽的坡面,再離營地近一點,她方便照看,而且她需要讓它繁殖成很多棵。(此處補充一下:茶樹的繁殖可以用種子,也可以截一段埋在土裡就能活,茶樹也是一種容易成活的植物)
想到這裡,她決定把這棵小樹移走。說幹就幹,她就動起手來,茶樹樹幹密度大,看著樹杆很細,但其實很硬,看著它不高,其實它的根是很深。
她挖啊挖,不知道挖了多久,太陽西沉,終於,她挖到了它的根梢。她小心翼翼的,把它拔出來,卻發現,樹根旁有一個綠色的東西在夕陽下閃閃發光。她輕輕放下樹苗,用手扒開覆蓋的土層,一個像碗一樣的綠色的東西倒扣在地上,她又挖開了周邊的土,用力一摳,拿了起來,還真是一個碗,只是它有點不同,是綠色的,像玉一樣,雖然埋在土裡,卻依舊閃閃發光,看得出它的晶瑩剔透。她捧著它愛不釋手,正當她高興的叫其他人來看時,她發現剛剛拿起碗的地方,有一股水慢慢流出來。她剛剛只顧看著漂亮的玉碗,現在才發現,那水流已經流出去好幾米遠了,再看看源頭小洞,卻沒有要流乾的跡象。
這時候,其他人聽到婉盈的喊聲已經到了跟前,在婉盈的指引下,人們也發現了水流,有人把出水的小洞挖開一點,水就流大一點,再開大一點,水就又大了一點……慢慢的,竟然成了一條小溪。
於是人們趕緊派人回營地報告,其他人就順著營地方向開溝挖渠,引導水往營地流……
人們終於有了水,生活自然就越來越穩定,因為這股溪水的源頭是在玉碗下發現的,所以人們就叫玉碗水,他們安營紮寨的地方,就以這條溪名命名:玉碗水寨。
水有了,有人要問了:婉盈移栽的茶樹呢?這棵小茶樹被移栽之後,在婉盈的精心照料下,不僅成活了,還繁育了很多小樹苗,一棵兩棵……經過幾年已經繁殖出來一大片。
時間來到兩千多年後
這一支遺落的隊伍,經過千年的繁衍,就成了今天哀牢山有名的花腰傣族,子孫後代遍佈哀牢山很多地方,也形成了特有的花腰傣文化。
哀牢山也有了漫山遍野的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