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
俄國…………百分之九十
其他國家…………百分之十
希臘
英國(與美國一致)…………百分之九十
俄國…………百分之十
南斯拉夫…………百分之五十 一一百分之五十
匈牙利…………百分之五十一一百分之五十
保加利亞
俄國…………百分之七十五
其他國家…………百分之二十五
丘吉爾把字條遞給斯大林,他後來回憶:“斯大林拿起藍鉛筆一勾表示同意,然後把字條遞迴給我們,一切就這樣解決了,比把它寫下來還快。”
歐洲十來個國家幾億人民的命運就這樣被這半張薄紙所代表的強權所決定,基本原則就是一條,誰的軍隊能佔領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是誰的勢力範圍,就建立什麼樣的社會制度,他人不能問津。
這是1944年9月23日 莫斯科,丘吉爾與斯大林會面達成的協議,歐洲的戰後問題基本上就是這樣被解決了,現在就剩東方對日作戰和如何在亞洲劃分勢力範圍的問題了。但麻煩的是,亞洲戰局還未見最後分曉,蘇聯還未對日作戰,還有大得誰都頭痛的中國問題,討價還價 的餘地著實不小,況且還有位主角未上場,那就只好等下次的雅爾塔會議再解決吧,好在分贓原則已經確定,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
1945年2月4日 蘇聯克里米亞半島雅爾塔
會議進行了七天,反法西斯同盟三巨頭——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斯大林、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舉行了具有極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史稱“雅爾塔會議”。雅爾塔會議奠定了戰後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基本戰略格局,直到1989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雅爾塔體制才宣告徹底完蛋。
雅爾塔會議的內容分為兩大板塊。第一塊是美蘇英三國戰後如何處理德國和劃分歐洲勢力範圍。第二塊是美蘇兩國如何處理日本和劃分遠東勢力範圍。令人感嘆的是,真正堅持對日作戰時間最長、出力最多、犧牲最大的中國在如何處理日本的問題上被完全排斥在外;不僅如此,作為戰勝國的中國還將被迫同意割掉一塊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滿足蘇美達成交易的條件。兩次大戰中國都是名義上的勝利者,但一次勝得比一次屈辱。
美蘇達成交易的基本內容是蘇聯對日宣戰。條件是它將得到庫頁島(俄稱薩哈林島,它也曾是中國領土)南部以及千島全島;還可以使用中國“不凍港”大連和中長鐵路;外蒙古正式獨立。戰勝國中國的合法利益竟被美蘇同盟做了交易,中國對此卻毫不知情,連戰敗國都不如!
美蘇會議的內容還涉及朝鮮問題。是時,朝鮮已淪亡日本三十年了,美蘇雙方商定“朝鮮應由國際託管”,羅斯福提出“朝鮮要由一個蘇聯代表、一個美國代表、一箇中國代表託管,託管期也許要二十到三十年。斯大林則表示“託管期越短越好”,並主張戰爭一結束,就讓朝鮮獨立。這次會談對於朝鮮問題的處理雙方都很模糊,畢竟戰爭還在繼續,到底打成什麼樣誰都不清楚,朝鮮問題還不是很急迫,更多的大事還在等著巨頭們去處理呢!
1945年2月11日,雅爾塔會議結束,三巨頭在高階將領和貼身保鏢的簇擁下坐在老沙皇的避暑行宮利瓦吉利宮前面對著黑海談笑風生。
可惜歷史的變遷超出了三巨頭的預料,他們忽略了大時代的變化。殘酷的戰爭已敲響了第三世界覺醒的鐘聲,民族主義和反殖民主義大潮即將在全世界範圍內風起雲湧,三巨頭充滿帝國主義思維的戰後安排將埋下新的反殖民主義戰爭、反帝戰爭的種子。羅斯福馬上就要死了,他看不到了。斯大林活得長一些,他將看到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在東方率先打破了雅爾塔格局,儘管這超出了他的預料。但他沒辦法改變那個固執的中國共產黨領袖的決心,那個人關乎民族主義的問題上比他還倔強。斯大林還將看到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整體利益,中國毅然投入抗美援朝戰爭,這場戰爭終於改變了他的中國共產黨人“只不過是些土地改革者”的錯誤看法,讓他對中共和中國人民重新充滿敬意。丘吉爾活得更長,他不但看到中國人重新站起來,看到被欺壓了上百年的中國人在朝鮮第一次主動殺出國門迎戰他引以為傲的西方軍隊並取得了勝利,因為他的高壽,他還會看到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大英帝國徹底崩解。充滿帝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思想,極端蔑視中國人、仇恨共產黨的丘吉爾到死都沒弄明白兩個問題:大英帝國為何會解體?幾十年前兩萬人的八國聯軍可以毫不費力地打到北京,同樣是中國人,使用與西方相比同樣劣質的武器,為什麼近二百萬人的十六國聯軍會被東方的野蠻人從鴨綠江邊殺退四百公里,直至被迫丟臉地退出戰爭?
其實這一切都與一個人有關,從某種歷史意義說,這個人比三巨頭加在一起還更有魄力、更聰明、更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