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芳樹大作《銀河英雄傳說》中,男一號萊因哈特和男二號楊威利都是刻意塑造的天選之子。兩人比較,楊威利的戰術能力無疑是在萊因哈特之上。雖然萊茵哈特帶著幾千艘秒殺同等量級敵軍的能力也是槓槓的。但在巴米里恩會戰中,擁有26000多艘戰艦(其中初始本隊18000多艘,半途加繆拉援軍8000艘)的萊因哈特,生生被只有16000多艘戰艦的楊威利打得一敗再敗,若非老婆帶著雙璧攻取海尼森,幾乎讓小說在第五卷就結束。
那麼,兩人的戰略能力比較呢?
田中大神在書中,多次借旁人評論、後世記載等的口吻,說萊因哈特在戰略上佔了楊的上風。從文中歷史走向似乎也是如此:楊威利創造了無數戰術奇蹟,戰略上卻被萊因哈特逼得一步步無路可走,最終國亡身死。
然而,這是否就說楊威利戰略能力不如萊因哈特。
未必。
實際上,戰略方面的能力,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環節。(1)戰略判斷力,即分析眼前戰略態勢,剖析戰略走向,以及為了達到對我方有利的戰略,應該如何走(2)戰略執行力,即在正確戰略判斷力的前提下,執行這個對我方有利的戰略措施。
顯然,在戰略判斷力方面,楊威利絲毫不弱於萊因哈特。甚至很多地方,楊威利表現得比萊因哈特更加明智。
就讓我們簡單列舉下原著(正傳)中雙方几次衝突的戰略對抗。
首先是伊謝爾倫迴廊。
楊和萊因哈特都看到了貌似固若金湯的伊謝爾倫要塞的虛弱化。楊更施展奇謀奪取了要塞。
然後是同盟軍大侵攻。
這次大戰同盟出動六成的總兵力和八成的宇宙艦隊,結果遭受慘敗,同盟兵力從此和帝國拉開差距,永無彌補可能。
在大侵攻中,萊因哈特敏銳地看到了同盟軍戰線過長,以及打著解放軍旗號,必須承擔佔領區民生的弱點,大踏步後退,進一步拖長同盟軍補給線,並惡毒地奪走邊區民眾口糧,把數億民眾變成同盟軍的後勤包袱,最終在同盟軍彈盡糧絕、兵力分散之際,一舉反攻,可謂相當漂亮的戰略。
而楊威利,他甚至在這次大侵攻開始前,就堅持反對這種戰略上的盲動。針對霍克的詰難可謂針針見血。大侵攻開始後,他馬上看出了這次行動最大的弊端,也看出了萊因哈特可能採取的戰略。
當萊因哈特發動“死線”作戰,對同盟軍各部分割包圍時,楊先是輕易擊退了坎普艦隊,然後又轉進至核心戰區,準備用伏擊戰術擊潰吉爾菲艾斯率領的別動隊。也就是說,楊用自己的區區一個艦隊,玩出了局部戰略。只是因為蘿蔔絲瞎指揮,才使得楊被迫放棄自己的戰略,“承受了數倍於之前的傷亡”轉進亞姆裡扎。即使如此,楊的損失不過是一成兵力。
接下來是要塞對要塞(第八次迴廊會戰)。
在此次會戰中,帝國軍雖然採取了極為華麗震撼的禿鷹要塞移動戰法,然而因為主帥是好大喜功的坎普,而同盟方面楊威利又不在伊謝爾倫要塞,結果使得前期雙方變成了“菜雞互啄”。楊威利率領的同盟援軍先行趕到,全殲了坎普的艦隊及禿鷹要塞。隨後米達邁亞和羅嚴塔爾率領的艦隊趕到,又秒殺了楊威利麾下窮追不捨的亞拉肯和阮文韶兩個分艦隊。
從這個角度上說,雙方在佈陣上都犯了前輕後重的錯誤。然而,楊威利這邊並不存在戰略失誤。他是被政府召回海尼森開聽證會去了,身不由己。而萊因哈特這邊卻是一個超級昏招。姑且不論僅僅為了檢測“移動要塞”的軍事技術,或者為了達成人事上的制衡,就發動一次大規模戰役,是何等不智,單說從調動的兵力上,帝國明明總共出動了三個主力艦隊,至少四萬艘左右的戰艦,但卻把米達邁亞和羅嚴塔爾兩支艦隊放在後面,而前期只讓坎普帶著一萬六千艘戰艦和禿鷹要塞攻打伊謝爾倫要塞。
要知道,伊謝爾倫要塞駐紮的艦隊也有一萬多艘,坎普兵力優勢並不大。禿鷹要塞比伊謝爾倫要塞要小一圈,主炮功率也只及對方八成。就是說,在米達邁亞和羅嚴塔爾趕到前,帝國方面從實力上是沒啥優勢的。而敵方指揮官,正常來說是楊威利。坎普在死線會戰同等兵力下都被缺糧少彈的楊威利玩得團團轉,何況現在是楊的主場?
要知道,不久之後的第九次迴廊會戰,僅僅是為了牽制楊艦隊,萊因哈特就派羅嚴塔爾帶著三個艦隊三萬多艘緊逼回廊。再看看第八次迴廊會戰的兵力安排,不客氣地說,這簡直就是逼坎普去送死。
只是因為帝國軍踩了狗屎運,楊威利恰好被同盟政府調回去開聽證會了,要塞司令官變成辦公室官僚卡介倫,是個既不會打仗又怕老婆的主,甚至在已經遭到禿鷹要塞主炮轟擊的時候還不敢下令主炮還擊。這種情況下,坎普才勉強佔了一點上風。
換個說法,如果萊因哈特一開始就充分評估了敵方戰鬥力,把三個主力艦隊的兵力都派給坎普,哪怕不用米達邁亞、羅嚴塔爾,派上連內肯普、舒坦梅茲之類的二三流提督,那麼,面對卡介倫泰山壓頂,沒準要塞已經拿下了。
所以,第八次迴廊會戰,萊因哈特表現的是戰略昏招。
接著是萊因哈特最大的手筆——諸神之黃昏。
此戰,萊因哈特一面用三萬多艘戰艦進攻伊謝爾倫迴廊牽制楊威利,同時親率十二萬艘戰艦突破長期中立的費沙迴廊,殺奔同盟領域內。這個戰略最大的亮點就是突破費沙迴廊,然而這一點,楊威利早已提前預料到,並向同盟政府諫言,還專門把尤里安派到費沙去當特務。只是同盟政府昏庸,才未能有所防備。
儘管如此,楊威利一旦判斷萊因哈特開始,並從上司那裡獲得了自主權,立刻毫不猶豫放棄了固若金湯的伊謝爾倫要塞,開始向著帝國軍補給線挺進。事實上,如果不是比克古被政府逼迫在蘭提馬里歐迎戰,用三萬多艘戰艦與十二萬帝國軍戰艦硬拼,那麼在楊威利的謀劃下,同盟軍還大有可為。無論是比克古堅守正面,楊威利遊擊補給線,還是在馬爾雅迪特之類真正適合展開非對稱戰爭的星域交鋒,都足以讓萊因哈特的大戰略不能輕易得逞。
在原著中,比克古的同盟軍主力剛剛被帝國軍擊潰,楊威利的艦隊就到了帝國軍後方,以至於剛剛在歡慶勝利的帝國軍,差點產生“我軍後路已斷,危在旦夕”的錯覺和驚呼。如果老爺子能忍一忍,晚幾天再打,又將如何?
蘭提馬里歐會戰後,就是“連戰”。
楊威利以區區一個艦隊,面對擁有十萬艘大軍的帝國軍主力,充分發揮本土運動戰的優勢,接連攻擊帝國軍運輸艦隊,擊破了舒坦梅茲、連內肯普和瓦列三個艦隊,讓擁有優勢兵力的帝國軍一度陷入類似同盟在大侵攻中的困境。只不過帝國軍沒有養活民眾的包袱,同盟軍也不會搶奪民眾口糧,科庫蘭之流甚至以“民間物資”為由把整個倉庫交給帝國軍資敵,所以帝國軍才沒有因為缺糧而崩潰。這一步,楊的戰略已經凌駕在萊因哈特之上,只是帝國軍的低人權優勢發揮作用而已。
然後是兩人的正面對決:巴米里恩會戰。
在巴米里恩會戰中,萊因哈特擺出的拿自己為誘餌,引誘楊威利決戰,然後各艦隊四面包圍,事實證明就是個戰略昏招,低估了自己輸給楊的速度,等於是自個給楊創造了斬首的機會。而楊威利是當機立斷,直搗黃龍,抓住這敵人雙手奉上的戰機。
萊因哈特最終能在巴米里恩保住性命,得益於兩個意外因素。
第一是在他的本隊被楊威利打得潰不成軍之際,繆拉艦隊提前回援。但繆拉能提前回援,並非萊因哈特戰略好,而是遇上了同盟軍叛徒科庫蘭,不戰而降把倉庫奉獻個帝國軍,節約了攻略和整頓的時間。
第二是在他的本隊連同繆拉艦隊都被擊潰,自個旗艦被納入射程之際,同盟政府投降了,命令楊停火。而這也並非萊因哈特的戰略出色,而是他老婆希爾德勾結米達邁亞和羅嚴塔爾,違背萊因哈特戰略,不是回身包圍楊威利,而是直取海尼森,迫使同盟政府投降。這裡面還要加上特留尼希特這個二五仔的私心。
如真是大家一板一眼按萊因哈特的戰略走,帝國名將們早就可以一起吃飯飯了。可見,在巴米里恩,萊因哈特是用了一個錯誤的戰略。
如果只是為了解決補給問題,萊因哈特完全可以讓米達邁亞帶著畢典菲爾特為一路,羅嚴塔爾帶著繆拉為一路,兩路各取一個補給基地,或者一路奪取補給基地,一路直取海尼森,萊因哈特自己帶著本隊和舒坦梅茲、連內肯普、瓦列等殘部留守大本營。這樣一來,每一路都是三四萬艘的戰力,楊威利根本毫無辦法。可是他非要去搞個華麗的大包圍,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自己“戰場上擊敗楊威利”的變態慾望,變成了戰略為個人虛榮服務。而楊威利則是抓住敵方這個戰略昏招,幾乎達成了斬首目的。
在巴米里恩會戰中,楊表現的戰略水平遠超過萊。可以說,楊威利對萊因哈特的優劣和心態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那麼,既然楊戰略也很強,為啥楊最終輸給了萊因哈特呢?這其實真不怪戰略,主要怪政治。
楊威利是同盟軍人,堅持軍人必須服從評議會的原則,所以對評議會操縱下的諸多戰略昏招,他只能諫言,諫言無效就只好乖乖服從。
而萊因哈特則不同。他一開始就是帝國皇帝佛瑞德李希四世的寵物。雖然也遭到貴族的嫉妒和陷害,但f4啥都給他最好的。萊因哈特在外傳遇上的幾個主官也都還比較公正。到正傳開始後,萊因哈特很快飆升到宇宙艦隊副總司令,自己開府治軍,基本完全沒有任何制約;後來更在內戰中成為帝國實際的執政者。而且萊因哈特受的道德良心制約也少,為了對抗同盟大侵攻不惜從自己老百姓嘴裡搶糧食,這樣的事情楊威利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所以,楊威利因為受到政治和道德的制約,當然也是因為他自己懶惰,他的戰略執行力大打折扣。明明看到了很好的戰略機會,也知道該怎麼執行,卻施展不開手腳;明明看到了巨大的戰略風險,也知道該怎麼避開,卻不得不硬著頭皮衝上去。這更多算是價值觀和平臺導致的悲劇,不能算到戰略能力上。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同盟滅亡後,楊威利只帶著一支小小的流浪艦隊,反而大發神威,打出了多次漂亮的戰鬥,硬是從戰術上把戰略格局撬動,最後雖然自己早死,卻為同盟留下了民主的種子。正是因為腐朽和低效的同盟政府被帝國的軍靴碾碎,楊威利反而可以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戰略水平了。
相反,這段時間萊因哈特當上皇帝,近乎統一之後,戰略上反而更加病態,執著於和楊決一死戰。明明自己幾年前就說出伊謝爾倫要塞也不算什麼的話,可是當聽說楊奪取要塞後,還是火冒三丈地帶著十萬艘戰艦去攻打,簡直到了昏暴的地步。
綜上,楊威利的戰略才能絲毫不亞於萊因哈特,甚至在其之上。
超級天才名將最多能夠擊敗幾倍的敵軍?
六一緬懷:田中大神給楊威利開過哪些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