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民生證券 馬天詣 馬佳偉)
1 深耕光通訊行業二十載,當前重點發力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及器件領域
1.1 持續夯實傳統主業,重點發力向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及器件領域拓展
深耕光通訊行業二十載,專業從事光纖器件和晶片整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成立於 2000 年,並於 2017 年 3 月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當前業務聚焦於光纖鐳射器件、光通訊器件、鈮酸鋰調製器及光子整合產品三大方向,產品應用在光纖鐳射、光纖通訊、量子技術、5G、資料中心、無人駕駛、光纖感測、醫療裝置、科研等領域,銷往歐、美、日等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
上市前,優秀技術管理團隊加入,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拐點。
2007年,公司發展進入瓶頸之際,公司引入王興龍博士帶領的技術管理團隊,由公司聯合創辦人王興龍博士出任CEO,加緊研製新產品、新工藝,並在保偏和高功率器件領域不斷積累,自此公司進入加速發展期。
2017年上市後,考慮到光纖鐳射器件的市場空間相對有限,公司開啟外延擴張步伐,一方面持續夯實傳統主業,透過收購完善細分領域佈局,另一方面重點發力向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及器件領域拓展,以期開啟未來成長空間。
公司一大重要動作是2018年公司斥資1.45億收購加華微捷。
由此補充了為收發器、AOC(有源光纜)、矽光子和微光引擎應用提供微聯結器件、光纖陣列和保偏光纖陣列的能力,從而參與進高速發展的資料中心、雲計算和 5G 產業鏈。
公司另一大重要動作是發力向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及器件領域拓展。
2020 年 1 月,公司斥資 1700 萬美元,完成對 Lumentum 旗下鈮酸鋰系列高速調製器產線相關資產的收購,開啟向電信級鈮酸鋰系列高速光調製器晶片及器件產品市場的拓展。
同年,公司成立光子整合事業部,並啟動定增專案,為“鈮酸鋰高速調製器晶片研發及產業化”募資 5.4 億,專案達產後,公司將新增 8 萬件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及器件產能。
2021 年 8 月,公司鈮酸鋰高速調製器晶片研發及產業化專案(晶片產業園)正式封頂,募投專案進展整體良好。
公司當前主營業務,分為光纖鐳射器件、光通訊器件、鈮酸鋰調製器及光子整合產品、其他。
光纖鐳射器件:
主要作用是放大光訊號、輸出高功率。公司聚焦無源器件部分,核心技術團隊在該領域積澱豐厚,定位於做高功率器件,當前公司的高功率隔離器產品及高功率光纖光柵產品全球市佔率均達 50%以上,在細分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下游客戶方面,主要包括了國外知名的鐳射器生產商 Trumpf Group、Coherent、Spectra-Physics 等,國內領先的鐳射器生產商傑普特、銳科鐳射等,國內外知名光通訊企業 Finisar、Lumentum、藤倉、中際旭創等。
光通訊器件:
主要目的是穩定長距地傳輸光訊號,與光纖鐳射器件相比,二者對光纖器件效能的要求不同,因此對光纖器件的原材料選擇及製造工藝也有所不同。典型產品包括了隔離器、波分複用器,分束/耦合器等。
鈮酸鋰調製器及光子整合產品:
該業務是公司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主要應用於高速、超高速相干光纖通訊網路中光訊號的調製,是搭建高速光網路的必備器件,當前在 100G/400G 相干光通訊網路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除此之外,應用領域還涉及海底光網路、資料中心、感測、鐳射雷達等。
2019 年公司透過資產收購方式,獲得 Lumentum 的鈮酸鋰高速調製器產品線。由於通訊領域的認證需要一定時間,當前,公司的鈮酸鋰調製器產能主要釋放到非通訊領域。
未來,公司相關產品的下游目標客戶將延伸到是國內外的電信裝置商及光通訊裝置商等。
從營收構成來看,當前光纖鐳射器件仍是營收主要來源,未來隨公司募投專案達產,鈮酸鋰 調製器及光子整合產品業務將成為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
具體來看,光纖鐳射器件的營收佔比仍為主導,但總體走低,從 2017 年時最高的 71.34%降至 2021 年上半年的 58.37%。
營收增長方面整體平穩,2016~2020 年的年複合增速為 23.31%。
光通訊器件方面:
由於加華微捷 2018 年 12 月開始並表的影響,2016~2020 年的營收年複合增速達到了 42.07%。2021H1,受下游廠商資本開支影響,其營收同比有一定的下降,降幅為 13.16%。
鈮酸鋰調製器及光子整合產品業務方面:
其營收佔比在 2021H1 為 13.40%,當前業務體量較小,未來隨著募投專案建設完成並逐漸達產,預計其將構築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1.2 國資背景股東加入,壯大公司整體實力
國資背景股東加入,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2020 年定增前,公司前三大股東分別是 Infinimax Assets Limited、Pro-Tech Group Holdings Limited 和 XL Laser (HK) Limited,三者均為一人公司,分別由吳玉玲、馮永茂和王興龍持有。
2020 年 12 月,珠海市華髮實體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為華實控股)參與公司定增,斥資 6.8 億,獲配 161.75 萬股,具有地方國資背景的珠海特發集團是其控股股東,定增完成後,珠海華髮集團持有公司 14.91%的股份。
2021 年 1 月,公司控股股東 Infinimax Assets Limited 及股東 Pro-Tech Group Holdings Limited 向華實控股分別轉讓 604.59 萬股和377.12萬股,XL Laser (HK) Limited 同意無條件且單方面不可撤銷地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份所對應的表決權、提名和提案權、參會權、監督建議權等相關權利委託予華實控股。
轉讓完成後,華實控股將持有23.95%的公司股份及受託5.62%的公司表決權,合計控制公司 29.57%股份的表決權,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華實控股,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珠海國資委。
珠海華髮集團整體實力強大,有望助力公司更好發展。
珠海華髮集團組建於 1980 年,是珠海最大的綜合型國有企業集團和全國知名的領先企業,於 2016 年起連續 6 年躋身“中國企業 500 強”,2021 年位列 203 名,併成功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企業”。
當前,其旗下擁有 8 家上市公司(華髮股份、華金資本、華髮物業服務、莊臣控股、維業股份、華燦光電、迪信通、光庫科技)和 2 家新三板掛牌企業(華冠科技、華冠電容)。
總體而言,強大的國資背景股東有望在多方面給予公司指導與支援,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堅強後盾。
1.3 業績穩步增長,經營質量迎來拐點
公司營業收入穩步增長,業績持續迎來利好。
營收方面,2016~2020 年,公司整體營收的年複合增速達 29.20%,子公司加華微捷 2018 年 12 月並表,若剔除其影響,公司 2018 和 2019 年業績仍保持可觀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 23.83%和 10.72%。
從 2021 年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公司整體營收增長明顯,為 4.87 億元,同比增長 40.69%,業績增長潛力開始兌現。
歸母淨利潤回升勢頭明顯,經營質量迎來拐點。
2019 年,歸母淨利潤降幅明顯,一方面是股權激勵費用增加的原因,2019 年公司攤銷費用為 2701 萬元,上年同期為 1169 萬元。
除此之外, 若剔除加華微捷 2018 年 12 月並表影響後,2019 年剔除股權激勵影響後的歸母淨利潤為 6430.57 萬元,較 2018 年減少 27.47%,主要系 2019 年國內市場競爭激烈造成部分產品價格下降、公司搬遷至自建新園區後固定資產折舊及運營費用增加、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從美國進口原材料關稅增加等綜合影響所致。
2020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較同比增長 2.99%,遠低於營收增速,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及生產除錯期的影響,米蘭光庫 2020年虧損 1310.75 萬元所致。若剔除米蘭光庫的影響,則歸母淨利潤為 7231.30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5.80%。
2021 年前三季度,隨公司營業收入加速增長、米蘭光庫扭虧為盈,公司歸母淨利潤達 9754.26 億元,同比增長 122.94%。
毛利率水平整體小幅下降,鈮酸鋰業務有望成為未來毛利率提升的驅動力。
從整體的毛利率水平來看,整體小幅下降,從 2016 年的 49.01%降至 2021Q3 的 44.69%。從細分業務來看,光纖鐳射器件業務方面,毛利率小幅下降,一方面是競爭激烈導致部分產品價格下降,其他因素還包括了公司搬遷至自建新園區後固定資產折舊及運營費用增加、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從美國進口原材料關稅增加所致。
光通訊器件方面,毛利率普遍較低,2018 年 12 月加華微捷並表後,由於其光通訊產品毛利率更高,因而產品結構變化導致毛利率迎來回升。
鈮酸鋰業務方面,2020 年毛利率僅為 18.00%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及生產除錯期的影響所致。隨著米蘭光庫生產運營轉向正常,毛利率已恢復至 2021H1 的 49.53%。
考慮到行業內三家壟斷,未來隨著產能提升,規模效應將逐漸體現,毛利率有較大上升空間。
因而隨著鈮酸鋰業務的營收佔比提升,其有望成為未來毛利率提升的主要驅動力。
管理費用受股權激勵影響較大,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公司重視產品研發,近年來研發費用率持續攀升,從 2017 年的 8.97%提升至 2021Q3 的 11.26%。
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對鈮酸鋰高速調製器晶片等領域的研發投入,根據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業績考核目標包括了在 2021~2023 年每年研發支出佔比不低於 10.05%,且不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股權激勵加碼,彰顯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公司 2021 年 7 月釋出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授予激勵物件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 91.68 萬股(佔公告時股本總額 0.84%), 授予價格為 26.03 元/股。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三批次解除限售,各批次解除期分別為自相應授予登記完成之日起 24 個月、36 個月、48 個月,按 40%、30%、30%的比例解除。
限售激勵物件總人數為 17 人,為公司高階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人員。
從業績考核目標來看,整體設定合理,彰顯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2 薄膜鈮酸鋰效能突出成長空間大,國產替代賦予國內廠商機遇
2.1 流量爆發式增長提升調製器傳輸距離和容量要求,鈮酸鋰方案優勢明顯
在光網路傳輸中,電光調製器是必不可少的器件。
電光調製器的主要作用是將輸入電訊號調製載入到輸出光訊號上,而實現這一作用的核心原理是電光效應,即當把電壓加到電光晶體上時,電光晶體的折射率將發生變化,結果引起透過該晶體的光波特性的變化,從而實現對光訊號的相位、幅度、強度以及偏振狀態的調製。
從電光調製器製備的角度,當前主要有三大技術方案,鈮酸鋰效能優勢明顯,能夠充分滿足 傳輸距離長、容量大的需求。
根據材料不同,分為矽基方案、磷化銦(InP)方案和鈮酸鋰(LiNbO3)方案三種。
比較來看,鈮酸鋰方案具有高頻寬、低插損、高可靠性、較高消光比、工藝成熟等優點,是高速器件中佼佼者,能夠充分滿足傳輸距離長(100 公里以上)、容量大(100G 以上)的 需求,當前其在 100G/400G 相干光通訊網路中已經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而受材料性質所限,例如,矽基方案中的插入損耗高、存在溫漂等問題,因而主要應用在短距離。類似地,磷化銦方案主要是透過犧牲一定的引數從而在中短距離傳輸中替代鈮酸鋰。
從應用角度,在流量爆發式增長提升傳輸距離和容量要求的大背景下,相干光傳輸技術開始 從骨幹網下沉,廣泛應用於相干光通訊領域的鈮酸鋰調製器有望迎來較大的發展機遇。
諸多因素共同推動了流量爆發式增長,當前,公有云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加速企業上雲,高畫質影片、直播等大流量場景為流量的高速增長提供了確定性。未來,隨著 5G 與 AI、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融合,將觸發更多 To B 端和 To C 端的新型應用場景,從而進一步開啟流量長期增長的空間。
流量爆發式增長對資料傳輸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了相干光傳輸技術的技術迭代與應用領域拓展,在傳統通訊領域,相干技術從過去的骨幹網(>1000km)下沉到都會網路(100~1000km)甚至邊緣接入網(<100km),資料中心領域,相干技術已經成為資料中心互聯的主流方案(80~120km)。技術下沉為相干光調製器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從當前傳統體材料鈮酸鋰方案的行業格局來看,整體呈現寡頭壟斷的態勢。
鈮酸鋰系列高速調製器晶片及器件產品設計難度大,工藝較為複雜,有著很高的技術門檻。因而目前全球範圍內僅有三家主要供應商可以批次供貨達到電信級標準的鈮酸鋰調製器,除光庫科技(2019 年收購 Lumentum 的鈮酸鋰高速率調製器生產線)以外,另外兩家分別為日本的富士通(Fujitsu)和住友(Sumitomo),兩家的產能較為穩定,鈮酸鋰業務的營收佔比很小,其他廠商因工藝限制而沒有能滿足電信傳輸要求的產品。
2.2 薄膜鈮酸鋰將進一步發揮體材料鈮酸鋰的優勢,未來有望成為鈮酸鋰技術路線的發展方向
當前,在商用領域應用成熟的鈮酸鋰調製器為傳統的體材料鈮酸鋰調製器,雖然相較之矽基 調方案和磷化銦方案具有效能優勢,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首先,效能提升空間來看,受限於鈮酸鋰材料中的自由載流子效應,傳統鈮酸鋰基電光調製器的訊號質量、頻寬、半波電壓、插入損耗等關鍵效能引數的提升逐漸遭遇瓶頸,並且與 CMOS 工藝不相容;
2)其次,尺寸問題,在要求埠密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需要光器件的尺寸變得越來越小。對於傳統鈮酸鋰調製器來說,很難在不增加調製器臂長度的情況下減小調製電壓,因而這一矛盾限制了鈮酸鋰在更小及更高要求的下一代 100G 以上網路中的應用;
3)然後,成本及價格問題,鈮酸鋰調製器價格書數倍於磷化銦調製器,因而給了磷化銦調製器在中等傳輸距離場景下的替換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型薄膜鈮酸鋰調製器成為了業內的聚焦點,較之傳統體積較大的體材料鈮酸鋰調製器,其不僅充分繼承了體材料鈮酸鋰的優勢,同時還在在多方面提供了顯著改善。
一方面,薄膜鈮酸鋰調製器在效能和價效比上得到新的提升,既保留了鈮酸鋰調製器原有的優越光學效能,又使頻寬獲得突破,並且其尺寸顯著變小,解決了體材料鈮酸鋰體積較大難以整合的問題,可以實現高度整合。
同時尺寸的減小也使得將單位面板傳輸密度大大提高,成本方面收穫了可觀的下行空間。
從產品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看,薄膜鈮酸鋰調製器在業內整體仍處於研發階段,還未進入大規 模量產期。
前期具有一定里程碑意義的研究工作是2018年哈佛大學及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聯合研製出整合鈮酸鋰電光調製器,其長度僅1-2cm,表面積較之傳統小了約100倍,而資料傳輸速度大大提高,頻寬由35 GHz提升至100 GHz,且具有耗電低、光損耗極低的優點。
從產業化應用的角度,全球範圍內薄膜鈮酸鋰還未開啟大規模量產,一些廠家當前處於調整引數的測試階段。
2021年10月22日,富士通官網發文稱其透過技術手段改善了薄膜鈮酸鋰中常見的直流偏置點漂移問題(bias voltage DC drift),在全球首先實現了200GBaud薄膜鈮酸鋰調製器商用化,並將在2022年4月開始送樣,即包含該薄膜鈮酸鋰的128GBaud HB-CDM((高頻寬相干驅動調製器)。
2.3 受益於相干光傳輸技術應用場景的不斷下沉與拓展,薄膜鈮酸鋰有望收穫廣闊市場空間
我們預計,到2024年,受益於相干光傳輸技術應用場景下沉與拓展,薄膜鈮酸鋰所獲得的 市場空間有望達100億元人民幣。
根據 Cignal AI預測,隨著高速相干光傳輸技術不斷從長途/幹線等長距離的應用場景下沉到區域/資料中心等中短距離的應用場景,用於高速相干光通訊的數字光調製器需求將持續增長,2024年全球高速相干可插拔光器件出貨量將達到200萬端口。
若假設用於其中的調製器單價未來降至5000元人民幣,則市場空間將達100億元人民幣。而若其他非通訊領域的需求加速放量,則兩相疊加,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
2.4 國產化替代大趨勢,國內廠商迎來發展機遇
除了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外,未來該領域的國產化替代需求也較為強烈。
國家戰略角度:
從光通訊領域來看,儘管近年來國內廠商在無源晶片與器件領域已經佔據一定份額,有源器件封裝技術也有顯著進步,與國外企業的技術差距逐步縮小,但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光通訊高階核心晶片90%以上需要進口,光子整合晶片仍是發展最為薄弱的環節,成為制約我國光器件和模組發展的瓶頸。
2017年12月,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
針對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和器件,2020年的發展目標是“該型產品市場佔有率超過5~10%,並不斷替代進口,擴大市場佔有率”,2022年的發展目標是“實現該型產品市場佔有率超30%”。
國內下游需求角度:
國內下游通訊領域客戶從穩定供應鏈的層面出發,希望減少對海外廠商的依賴,對因而同樣對相關產品的國產化替代需求較為迫切。
1)從鈮酸鋰產品來看:
當前能夠批次供應電信級標準的鈮酸鋰調製器的廠家僅三家,國內廠商光庫科技收購Lumentum鈮酸鋰產線後,相關客戶需要重新認證,由於通訊領域客戶的產品認證需要一定時間,因而當前其鈮酸鋰產能主要釋放到非通訊領域,國內通訊領域的鈮酸鋰調製器需求主要由日本住友和富士通滿足;
2)從磷化銦產品來看,整體呈寡頭壟斷格局,由海外廠商主導。
考慮到鈮酸鋰行業門檻較高參與者較少,而其優異的效能將帶來較大的市場空間,同時疊加 國產化替代的強烈需求,因而國內鈮酸鋰廠商有望充分受益於行業格局改善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3 公司秉持IDM模式佈局鈮酸鋰領域,定增擴產驅動業績加速釋放
3.1 收購優質資產切入鈮酸鋰領域,定增推動公司光晶片的IDM模式發展
外延併購優質資產,開始切入鈮酸鋰系列高速光調製器晶片及器件市場。
2020年1月,公司斥資1700萬美元,完成對光器件巨頭Lumentum的鈮酸鋰系列高速調製器產品線相關資產的收購,正式切入電信級鈮酸鋰系列高速光調製器晶片及器件產品市場。
同年10月,公司成立光子整合事業部,未來將透過該事業部統一管理鈮酸鋰調製器及基於鈮酸鋰材料平臺的光子整合晶片、器件和模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開啟定增,加速推進鈮酸鋰業務發展。
2020年12月,公司啟動定增,為“鈮酸鋰高速調製器晶片研發及產業化”專案募資5.4億,定增專案分晶片研發設計和封裝測試生產兩大部分。
晶片研發合計方面,將重點聚焦下一代薄膜鈮酸鋰調製器晶片研發,其是鈮酸鋰領域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生產方面,2025年完全達產後,公司將新增 8 萬件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及器件產能。定增驅動轉型,公司未來將實現鈮酸鋰光晶片的 IDM 模式發展,持續鞏固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工藝流程主要包括光刻膠精密塗覆、奈米級光刻、金屬鈦蒸發和擴散、電介質蒸發、超高速電極製作、精密金屬鍍膜、精密分切和拋光等一系列複雜的工序。
調製器晶片封裝測試流程包括:
晶片貼片及混合整合、光波導和光纖的低插損精密耦合、管殼的超高頻介面和晶片高頻電極的連線、器件光學和射頻測試以及傳輸系統驗證。
定增專案將分別建設鈮酸鋰晶片研發中心、鈮酸鋰晶片生產中心和鈮酸鋰調製器封裝測試中心,建成達產後,公司將具備完整的晶片設計、生產、封裝、測試能力,從而推動公司向鈮酸鋰光晶片的 IDM 模式發展。
公司技術儲備豐富,技術團隊實力強大,將為未來鈮酸鋰業務發展提供可靠保障。技術團隊 方面,公司當前構建了米蘭和珠海雙研發中心的佈局,除了米蘭光庫的鈮酸鋰調製器研發和生產團隊之外,針對定增專案,公司進一步成立了近十人的鈮酸鋰調製器晶片研發經營團隊,包括數名擁有超過 20 年以上鈮酸鋰晶片研發及生產經驗的國際化人才、業內十年以上經驗的市場推廣經理、擁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博士等。
技術儲備層面,公司的鈮酸鋰高速光調製器晶片運營團隊已掌握電信級鈮酸鋰調製器晶片成熟技術,包括晶片的設計、製成、封裝等全套核心工藝,同時針對新型薄膜鈮酸鋰的研發也在穩步推進,未來幾年將推出薄膜鈮酸鋰高速調製器和模組系列產品。
3.2 定增擴產加速業績釋放,開啟公司未來成長空間
定增擴產有望開啟公司未來成長空間。
從規劃進度來看,專案啟動前兩年,公司將實現募投專案中封裝、測試生產線投產。
專案啟動第三年,研發中心建設完成,啟動產品研發並繼續推進下一代薄膜鈮酸鋰調製器晶片研發,完成晶片生產中心裝置的安裝除錯,同時擴大器件封裝、測試產量。
專案啟動第四至五年,最終完成晶片生產中心除錯並實現批次投產。
僅考慮未來定增產能,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假設單價為850美元/件(對應5865元人民幣/件,公司在定增說明書中給出的假設),則預計定增產能在2022~2024年分別釋放1.17億元、2.35億元和4.69億元,此將構築公司新的增長級。
專案建設進度超預期,業績釋放有望加速。
定增專案建設的光庫科技晶片產業園(包含鈮酸鋰晶片研發中心、鈮酸鋰晶片生產中心和鈮酸鋰調製器封裝測試中心)佔地約26畝,總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2020年12月開工奠基以來,僅用9個月即告順利封頂。
隨著專案的加速推進,有望加速釋放公司業績。
4 盈利預測與估值
我們對公司2021-2023年盈利預測做如下假設:
1)預計公司2021~2023年的總營收增速分別為33.97%,51.57%和35.52%。
A)“光纖鐳射器件”和“光通訊器件”作為公司的傳統業務,預計整體平穩增長,考慮到公司在傳統業務領域積澱深厚,並且在部分細分領域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高功率隔離器和高功率光纖光柵均有50%以上的全球市佔率),結合未來光器件行業整體的發展增速,我們預計2021~2023年公司這兩大塊業務的營收增速為25.00%,25.00%和25.00%;
B)“鈮酸鋰調製器及光子整合產品”方面,隨著未來幾年募投專案的陸續建成達產,產能爬升將驅動業績快速增長,我們預計2021~2023年該業務的營收增速預計為123.51%,200%和60%。
2)公司2021-2023年的綜合毛利率預計為48.10%,50.42%和50.96%。
綜合毛利率的小幅提升主要受益於業務結構的改善,毛利率更高的“鈮酸鋰調製器及光子整合產品”,其營收佔比將逐年提升。
考慮到鈮酸鋰行業寡頭壟斷,競爭格局較好,且隨著產能提升規模效應將逐漸體現,未來若薄膜鈮酸鋰產品投入應用將進一步降低成本,因而我們預計2021~2023年公司該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65.00%,65.00%和65.00%。
公司的傳統業務“光纖鐳射器件”和“光通訊器件”預計受行業競爭的影響,毛利率可能仍有小幅下降,前者2021-2023年的毛利率預計為45.00%,44.00%和43.00%,後者2021-2023年的毛利率預計為44.00%,43.00%和42.00%。
3)公司2021-2023年銷售費用率為3.00%,3.00%和3.00%,管理費用率為12.50%,11.00%和11.00%。
受股權激勵費用的影響,管理費用率預計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未來,公司將在鈮酸鋰調製器晶片、光纖鐳射器件等領域持續保持高投入,研發費用率預計為10.10%,10.10%和10.10%。
公司是當前國內稀缺的鈮酸鋰光晶片及器件供應商,技術儲備豐富技術團隊實力強大,定增 有望推動公司向鈮酸鋰光晶片的IDM模式發展。
未來,公司將充分受益於薄膜鈮酸鋰優異效能所帶來的較大市場空間及國產替代趨勢所帶來的競爭格局改善機遇,定增所擴產能有望為公司提供較強的業績增長動力。
我們預測公司2021-2023年營收分別達6.59、9.98、13.53億元,歸母淨利潤1.47、2.47、3.48億元,對應PE倍數52x、31x、22x。
我們選取MCU龍頭樂鑫科技、兆易創新、中穎電子,多媒體終端SoC龍頭晶晨股份作為可 比公司。
根據wind一致預期,目前可比公司2021年與2022年的PE在58x和42x。
5 風險提示
1、鈮酸鋰擴產進度不及預期:
若鈮酸鋰募投專案的建設進度或投產進度低於預期,或新增產能無法得到充分消化,產能利用率整體較低,則可能影響公司整體的經營業績。
2、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鈮酸鋰行業當前整體格局較好,行業門檻較高,呈寡頭壟斷局面,產品整體價格較高、毛利率較高,若未來競爭加劇,價格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3、新型薄膜鈮酸鋰技術路線發展不及預期:
若薄膜鈮酸鋰未來無法透過客戶認證進而無法進入大規模量產應用階段,則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
—————————————————————
請您關注,瞭解每日最新的行業分析報告!
報告屬於原作者,我們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
獲取更多精選報告請登入【遠瞻智庫官網】或點選:智庫官網|文庫首頁-遠瞻智庫·為三億人打造的有用知識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