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死的時候,滿清佔據的主要經濟區,只有一個遼東。
當時的滿清,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明帝國。這三股勢力,從綜合實力而言,都比滿清強大。
更主要的是,滿清在征服遼東的同時,主要是以暴力手段實現,所以許多遼人走向了他的對立面,於是給毛文龍為代表的遊擊力量,製造了廣闊的基礎。
皇太極初期的滿清,真可以稱得上四面受制。因為東面有朝鮮、西面有蒙古,南面有明帝國;從海上還得面對毛文龍的遊擊力量騷擾。
只要滿清不能走出這種戰略困境,不論有沒有寧錦防線,滿清也無法佔據寧錦地區。
事實上,正是因為類似的原因,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曾攻克過錦州,卻都主動放棄了。
熊廷弼面對努爾哈赤的進攻,直接就退到了山海關。但是,努爾哈赤也沒有趁勢佔據沒有明朝駐軍的錦州。
高第面對皇太極的進攻,也是直接放棄了錦州。但是,皇太極也沒有趁勢佔據錦州。
崇禎皇帝上位時,明朝再度放棄了錦州。但是,皇太極依然沒有趁勢佔據錦州。
從這些最基本的歷史事實去看,我們自然會發現,當時的滿清,根本無法佔據錦州;錦州以南的地區,更不用說了。
只要滿清無法走出這種戰略困境(東邊受制於朝鮮、西邊受制於蒙古、海上受制於毛文龍為代表的遊擊力量),有沒有寧錦防線,滿清也無法威脅大明帝國。
反之,只要滿清走出了這種戰略困境,明帝國死守著所謂的寧錦防線,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從理論上,大明帝國之所以把邊防線延伸到山海關以北400裡的錦州,就是為了阻止滿清走出這種戰略困境。
從理論上,錦州的明軍主力,會對滿清構成巨大的戰略威懾力;在這種戰略威懾力下,滿清軍隊根本不敢肆意進攻朝鮮、蒙古。
只要做到這一點,滿清就永遠無法走出三面受敵的困境之中;從而給海上的遊擊力量,提供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但是很不幸,喪失了野戰能力的明軍,而且高呼城牆大炮戰略的明軍,雖然駐紮在了錦州一線,但是已完全喪失了這種戰略威懾力。
天啟七年,滿清對朝鮮展開了為期半年戰爭。
面對滿清的進攻,朝鮮自然不斷向大明帝國申請救援;魏忠賢就讓袁崇煥從錦州率軍,給滿清玩個圍魏救趙。
基於魏忠賢的戰略構想,只要明軍從錦州大舉進攻滿清的老巢;滿清肯定就沒有心思繼續進攻朝鮮了。
甚至,基於魏忠賢的戰略構想,滿清軍事主力現在大舉進攻朝鮮,後方肯定非常空虛,只要明軍從錦州大舉進攻滿清的老旭,肯定能取得一系列輝煌的戰果。
魏忠賢的戰略構想,以空對空地說,應該沒有問題。問題是,他太高估明軍的戰鬥力了。所以,袁崇煥當時就告訴魏忠賢說,滿清總共有20萬大軍;他派出10萬軍隊進攻朝鮮,老巢還留守10萬軍隊。我們錦州一線的軍隊,根本不佔據兵力上的優勢,所以您說的戰略構想,根本無法執行。
袁崇煥奏言:“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何所見而妄揣夷穴之虛乎?我縱傾伍搗之,無論懸軍不能深入,縱深入奚損於逸待之夷?”
最後迫於來自各方的壓力,袁崇煥就派出九千軍隊,到錦州城不遠處轉了一圈,然後就回來。
會朝鮮及毛文龍同告急,朝命崇煥發兵援,崇煥以水師援文龍,又遣左輔、趙率教、硃梅等九將將精卒九千先後逼三岔河,為牽制之勢,而朝鮮已為大清所服,諸將乃還。
到此為止,滿清的戰略困境,就得到了基本緩解,因為朝鮮向滿清臣服了。
朝鮮向滿清臣服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喪失了一個重要的後勤培養基地。因為臣服滿清後的朝鮮,自然不敢再對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提供後勤補養了。
崇禎元年,滿清抓住蒙古內訌的機會,一舉把蒙古最大實力派林丹汗(察合爾部首領)打得西逃了,並且與鄰近的幾個蒙古部族,建立了盟友的關係。
到此為止,滿清的戰略困境,就算基本解除了。
更主要的是,滿清取得這種勝利後,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繞過寧錦防線,不斷深入大明帝國的腹地了。
明帝國雖然一直控制著寧錦防線,但是既不能改變滿清對朝鮮、蒙古成功滲透的事實;又不能對滿清構成一定的軍事壓力(讓滿清顧忌寧錦軍隊的存在,而不敢率軍事主力遠征),本身意味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滿清會逐步走出戰略困境。
而袁崇煥復出後,又給滿清送了一份大禮,那就是把毛文龍殺了。
到目前為止,滿清終於從四面受制的困境中,走了出來。因為長城以北的敵人,都被滿清基本解除了。現在終於,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大明帝國了。
在這種背景下,寧錦防線終於開始變得形同虛設了。
因為明末的這段歷史,被所謂的寧遠、寧錦大捷遮蓋了。所以我們通常都不願意去看明清戰爭的全景。
其實呢,從崇禎初年開始,滿清敢一再深入大明帝國腹地,主要是因為朝鮮、蒙古、毛文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創。
在滿清沒有重創蒙古林丹汗前,長城防線的安全很容易保證,因為滿清無法接近西部的長城關口。
在這種背景下,寧錦防線的存在,自然可以保證大明帝國腹地的安全;事實上,沒有寧錦防線,也一樣可以保證明帝國腹地的安全。對此只要看一下,大明帝國一會修建寧錦防線,一會放棄寧錦防線,長城以南都非常安全可以看出來。
問題是,當滿清重創蒙古林丹汗後,就等於向西部地區又開拓了上千裡,在這種背景下,整個長城防線,自然成了一個破爛的籬笆。因為被動的防守長城防線,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再多的兵力,分散於上千裡的防線上,也會出現兵力不足的事實。
要知道,所謂的薊門一線,並不是山海關那種狹小的關口,整個薊門一線,關口就有近百個。袁崇煥率領十五萬大軍,保證一個關口(山海關)的安全,就被人們認為是一級神將,薊門一線近百個關口,得需要多少軍隊保證安全?
在這種背景下,明帝國本來應該重新思考北部邊防問題,但是,腐朽的官僚政治,已讓明帝國不具備這種思考能力了。相反,他還會變本加厲的神話寧錦防線。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否定寧錦神話,明帝國應該如何做呢?不論怎麼做,也需要明帝國大規模的整頓軍隊,問題是,明帝國已喪失了這種能力。
在這種背景下,面對滿清的進攻,明帝國永遠都是這種戰略。總而言之,堅守幾座有限的城池,任由敵人肆意蹂躪城外的地方,反正敵人搶夠了,就會撤軍的。
這種麻木不仁的戰略,只因寧錦神話的存在,遂變得非常了不起了。
因為按寧錦神話的說法,這一切是敵人無法突破寧錦防線的結果。否則,滿清哪會搶夠了就走呢?因為如果敵人奪取了寧錦防線,敵人早就想著征服明帝國了。
面對滿清在長城以北肆意擴張的行為,明帝國採取的是一種漠視的、裝聾作啞的戰略,那就是什麼也不管。
這種戰略,只因為寧錦神話存在,遂也變得非常了不起了。
因為按寧錦神話的說法,這一切也是敵人無法攻破寧錦防線的結果。否則?滿清哪會一個勁地在長城以北肆意擴張呢?因為,如果敵人奪取了寧錦防線,敵人早就大舉征服中原地區了。
其實呢,在當時背景下,有沒有寧錦防線;滿清也會優先征服長城以北的;滿清也不會制定大舉征服明帝國的計劃。
事實上,如果寧錦防線真有傳說中那樣重要,憑寧錦防線那種縱深四百里的防線,根本就是不堪一擊的。
因為只要滿清攻打錦州,明帝國不救錦州自然不對,救錦州其實也不對。不救錦州,錦州肯定會被困而亡的;救錦州的話,意味著明帝國軍事主力,需要跑到關四400裡的地方與滿清打野戰,想一想,也會讓人感到絕望。
滿清沒有經營好長城以北的時候,是不可能對錦州志在必得的。在這種背景下,明軍拖一拖、耗一耗,自然能確保錦州的安全。
寧錦大捷時,皇太極圍攻錦州20多天,就率軍撤離了。
而在後來的松錦大戰時,皇太極圍攻錦州一年之久了,還沒有撤軍的意思。錦州還能守住嗎?肯定是守不住的,因為城裡的物資終究是有限的。
如果皇太極在圍攻幾個月無果後,就撤軍走了,對明帝國而言,這肯定是一場比寧錦大捷更輝煌的勝利,問題是,皇太極就是不撤軍,你叫明帝國怎麼辦?
在這種背景下,大明帝國能救援錦州嗎?
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救援錦州,就需要明軍主力到關外400裡的地方,與滿清進行大會戰了。
最後,明帝國軍事主力硬著頭皮去救援錦州,結果,大明帝國最強大的一支野戰部隊,就被滿清團滅在了錦州一線。
歡迎大家關注下一節 毛文龍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