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普通老百姓都有一個清官情結,都希望自己的領導或者父母官都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好官。正如古人所言,“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種紅薯”。所以,幾千年來,包拯、海瑞等清官一直被後世百姓讚頌和敬仰。在清朝乾隆年間,有這樣一個人,他先後做過七個縣的知縣,還做過八個府的知府,在湖廣行省做官46年,返回家鄉時只僱了一條小船,時任廣東巡撫故意讓人上船檢查,發現裡面大半船裝的全是書籍和破舊衣裳。不由地感嘆他的為官清廉之名並非沽名釣譽!他去世多年以後,清朝中興名臣李鴻章聯合湖廣總督以及廣東巡撫等人聯名上奏朝廷,把11名清官列入名單中,建議入各地鄉賢祠供百姓紀念。他就是曾經做過湖南省常寧市知縣的謝仲坃。
湖南省常寧市建縣歷史悠久,自三國時期吳國設立新平、新寧二縣以來,已經歷時近兩千年。在常寧當過知縣的人難以統計,有好事者統計了一下清朝,在這二百多年裡有97個人做過常寧縣的知縣,據說這97個知縣都是外地人,沒有一個常寧籍的。但是最終名留青史的人寥寥可數,而謝仲坃則是其中之一。因為為官清廉,政績突出,故《清史稿》專門為他立傳!
謝仲坃,廣東陽春人,雍正時舉人,後會試中進士。常寧縣是他近五十年官場生涯的第一站。他初到常寧,就在縣衙門口懸掛了一副自己書寫的對聯:縱有饋遺都卻去,曾無情面可求來!以廉明志,以表達自己清廉為官的決心。據清朝嘉慶年間編寫的常寧縣誌記載,他除了忙於公務之外,還常常到雙墩書院講學,堅持每個月兩次考核讀書的學生的功課,還逐個談話,以古代節操品行良好的名人故事進行勸導鼓勵。
謝仲坃平時勤於政務,公正廉明。閒暇時就同夫人在縣衙後院開荒種菜,他種了大量蘿蔔作為家常菜,吃不完就把蘿蔔切成片曬成蘿蔔乾醃製成小菜食用。每次下鄉辦理公務,都自己帶著一個飯盒,裡面裝的就是白米飯和幾塊蘿蔔乾。有時候,鄉下一些富裕人家,為了感謝謝仲坃為他們主持公道、爭取到合法權益而撈魚殺雞以示感謝,謝仲坃都予以拒絕,中飯時就著蘿蔔乾吃得津津有味。
乾隆時期,常寧市西嶺、白沙一帶山高林密,老虎出沒其間,多次發生老虎傷人事件。為了解決虎患問題,謝仲坃一邊組織縣衙官差親自帶隊進行巡邏,伺機撲殺老虎;一邊發動當地群眾組成聯防隊敲鑼打鼓震懾猛虎,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成功地消除了虎患。西嶺、白沙一帶盛產錫砂,當地人和外地人便蜂擁而至挖塘淘砂,於是大量良田被破壞,汙水橫流,還導致許多械鬥事件發生。於是,謝仲坃釋出告示,嚴禁私自開採。從此民間械鬥事件平息,當地生態環境得到恢復。
謝仲坃在常寧縣做了三年知縣,後來調往平江縣做知縣,離任時全縣數萬父老鄉親夾道相送。七年後,謝仲坃因公務路過常寧,當地百姓聽到這個訊息以後,激動萬分,在他乘船經過的湘江河兩岸,自發地聚集了數萬人,大家對他夾道歡迎。老百姓的眼睛是明亮的,這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情感,若不是真正當官為民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如此的待遇的。
據《清史稿》記載,謝仲坃先後做過七個地方的知縣,後來又做過襄陽、寶慶、嶽州、武昌、長沙、永州、宜昌、常德等八個地方的知府。還做過衡永郴桂道和鹽道的道臺,他每到一個地方,政績顯赫,當地百姓對其讚譽有加,離任時都依依不捨。他一生善於審理各種刑事案件,經過他審理複核的案件有兩百多宗,其中就被他平反了不少冤案和錯案!從而贏得了“謝青天”的美名!謝仲坃一直到73歲時因為眼睛視力不佳才告老還鄉,回到家鄉後一貧如洗,75歲後因病去世!
謝仲坃是一個在湖南、湖北和他的家鄉廣東省的民間享有很高聲譽的清官,在常寧時因為自帶盒飯常吃蘿蔔被人稱為“蘿蔔縣令”;在湖南遇大旱時在平江當地推廣種植紅薯,別的地方遍地饑民,而平江紅薯大豐收而被人稱之為“紅薯縣官”。他雖然一輩子做的都是七品的知縣,六品的知府和五品的道臺,也就是最高相當於現在的正廳級幹部。然而,老百姓在他去世以後,自發地為他建祠堂以示紀念,並把它稱之為“謝侯祠”,真是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