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每當中原硝煙四起時,北方的遊牧民族總是會虎視眈眈,尋找攻入中原的機會。所以在歷史上,無論是誰最終統一天下,都要時刻提防來自遊牧民族的威脅。三國時期,群雄奮起,各路爭霸,互不相讓。民間軍閥混戰,逐鹿中原,是歷史上少有的亂世。為什麼沒有發生北宋被遼、金狂虐吊打之事呢?事實上,外族淪落為被中原各個割據王朝吊打!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都知道魏、蜀、吳三分天下,正是古代軍事人才與智囊輩出的時代。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一旦出現國內混亂,就很容易出現外地入侵的情況,比如說歷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事件。少數民族散落在邊遠地區,因為地理位置不一樣,魏蜀吳三國對付的少數民族也是不一樣的,到了三國時期,匈奴雖然已經構不成威脅,但是其他的異族又冒了出來,對於強大的魏國來說,處理少數民族的事宜落到了他們頭上,在這方面,曹魏做得也沒讓大家失望,很快利用計謀消滅了一直不安分的鮮卑族等。
而蜀國面對的羌戎族,在機智的諸葛亮七擒七縱之下,反而對蜀國敬佩的不得了,當時孟獲被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震驚了,也認清了自己跟別人的差距,更不再搗亂了,安安分分待在蜀國旁邊,沒事還會幫幫蜀國的忙。然而要說到鎮守邊界首屈一指的還得是屬於西涼馬家,他們所鎮守的防線自西北至東北綿延數千公里之長。且外族胡人沒有固定的家園,善於騎馬作戰,只是遭遇同樣善於騎馬作戰的馬家軍,那就只能是捱打的份。
孫權也消滅了百越族,讓整個吳國更加一心一意投入到與蜀國魏國的爭霸之中。
三國時期,劉備西抗羌戎,曹操北抗匈奴,孫權則南海,一人管了一邊。雖然內亂,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分得很清楚。誰敢跑來湊熱鬧,就一起打出去。在經歷了長久的戰亂割據後,三國各方以各自的方式鎮壓或安撫了邊境民族,當百姓的生活逐漸趨於正軌時,我國迎來了歷史上第二次的民族大融合,事實證明真正的和平永遠都來自人與人之間深層次的交流和對同一片大地的認同感。
以上內容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