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地處東南沿海的吳、越兩國,彼此爭戰不休。先是吳王闔閭主動進攻越國,卻在與越王勾踐的戰鬥中受傷致死。接著繼任的吳王夫差勵精圖治,興兵復仇,差點滅亡越國,勾踐夫婦連同幾乎所有大臣入吳為奴,受盡凌辱。然後勾踐立志要報仇雪恨,經過十年的積聚,最後打敗了吳國,迫使吳王夫差羞愧自殺。
這個流傳很廣的歷史故事,給我們留下了成語“臥薪嚐膽”,傳下了范蠡和西施傳說。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爭鬥頻繁,吳國和越國作為鄰國,勢力擴張的過程中,難以產生衝突,但除此之外,兩國之爭還有文化和歷史的淵源。
越國是夏朝的後裔
有歷史學家考證,越國人是中國第一王朝夏朝的後代。夏朝很可能起源於長江下游,大禹原來是生活在江浙一帶的古越族的領袖,在治理山西、河南的洪水氾濫的過程中,建立起了權威。
越族是廣泛分佈在我國東南部和南部,直至越南北部的廣大地區的古老民族,是我國最早栽培稻穀的民族,素以巧於馭舟,富於航海經驗而著稱於世。養蠶繅絲也是他們最早開始的。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河姆渡遺址就是古越族人創造的。
歷史文獻記載,大禹曾下令國人種植水稻,並以稻穀賑濟民眾,而不提中原地區常見的農作物黃米、高粱。可見夏人是一個擅長於種植水稻的民族。歷史文獻還記載,夏人習水性,善舟揖,具有海洋民族的習性。其首領在歷史上均以建築水利工程、治理水患而著稱。夏人還擅長養蠶織絲,絲織業相當發達,夏朝最後一個王夏桀為了討美女妹喜高興,天天撕絲綢給她聽。後來商部落崛起,推翻夏朝統治,建立商朝,將夏桀放逐到長江邊上的安徽巢縣,也有趕他回老家的意思。
而這個東南沿海民族又是如何入主中原建立夏王朝的呢?自然史學家說,15000年前一6000年前,中國東部沿海經歷過一次嚴重的海平面上升,長江下游平原全都變成一片汪洋。在這裡生息千餘年的越族人在大禹的領導下,一面治理水患,留下了治水的傳說,一面向中原遷徙,擊敗了舜領導的有虞部落,威震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成為眾多酋邦的盟主,建立夏朝。
越王勾踐的祖先是夏朝第六個王少康的兒子,奉命回到故鄉會稽守護大禹的陵寢,也能說明越王屬於夏王室中相當重要的一支。夏朝滅亡之後,越國因為地處僻遠,一直生存了下來,歷經商朝和周朝。可見,越國人是夏文化的代表。越王勾踐是夏朝王室的後裔。
吳國是周王室的親戚
早在周人尚未推翻商朝,還生活在陝西周原的時候,他們的領袖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大哥、二哥發覺父親想要立三弟做繼承人,為了不讓父親為難,便借為父採藥的機會一起躲避到太湖邊。三弟的兒子和孫子就是開創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而這兩個“讓賢”的哥哥則被土著居民奉為君主,在太湖平原建立了吳國。
孔子對這兩個哥哥評價相當高,稱讚是道德的巔峰,司馬遷對他們也禮敬有加,在《史記》中把《吳太伯世家》列為三十世家之首,贊為世家第一。不過這哥倆來到江南,除了“讓賢”之外,似乎也負有為周族開拓南疆長江流域,從南面包抄商朝的重任。立國之後,吳國逐漸侵併越人的地盤,慢慢強大起來。
儘管遠離中原,歷代吳王始終不忘自己與周朝王室的親緣關係,一直與中原諸國積極靠攏,禮敬周天子。為此,他們如飢似渴地吸收周文化,竭力掙脫當地土著文化的影響。吳公子季札就曾受吳王委派兩次出使齊、鄭、衛、晉諸國、以瞭解學習這些國家的政治、文化等。在魯國觀賞中華禮樂時,這位公子對各地區及各種音樂舞蹈,作出了極為精湛的評論,顯示出他對中華文化有高度的修養,以至中原諸國士大夫也讚歎不止,自愧不如。
與此相反,自夏亡以後,越國長期以來與中央王朝保持著勉強應付的關係,敬而遠之。有時甚至長期不朝貢,引起了朝廷的討伐。對商代、周代制定的中原禮制,也不感興趣。原因很簡單,人家是中國第一王朝夏朝王室的後裔,出於自尊心也不能接受周朝的文化啊。
因此,當吳國和越國碰到一起的時候,決不是兩個普通的諸侯國發生衝突,而是夏王朝與周王朝,夏文化與周文化的較量。吳國認為自己有資格有義務為周朝開拓南疆,越國則堅決維護大禹傳人的尊嚴,決不屈服。雙方經過一番生死較量,越國笑到了最後。
到戰國中葉,越國逐漸衰弱,被楚國步步蠶食,終於滅亡。昊國人和越國人最終都融合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歷史上的吳越,如今已是江浙富庶之地
吳國的勢力範圍,主要是江蘇省寧鎮地區,皖南丘陵和太湖地區西部,春秋時期向西延伸至滁河下游一帶,其範圍已經超過其重要源頭湖熟文化的分佈範圍。據此,吳國國境經過多次調整,早期的主要範圍在今天江蘇省中南部的南京、揚州一帶。到後期吳王闔閭時代,中心擴充套件到蘇州一帶,蘇州成為晚期吳國的首都,以致蘇州古稱工吳。
而越國位於吳國之南,定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擁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前473年滅吳後盡有吳國故地,其地盤擴充套件到了今山東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