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孩子跟我說:“媽媽,我今天心情不好不想上學,可不可以?”我說:“那能不能告訴我你不想上學的原因呢?”我想著如果心情不好不用上學的話開了這個頭,如果有下次呢?開個頭好開,就怕後面事情多。她委屈的說:昨天數學課,我紅領巾掉地上了我彎腰揀,老師以為我開小差罰我到後面站著。我表情這樣,她給我示範了下(有點微笑的表情),老師看到說你以為你很美嗎?大家說醜不醜?全班同學都說我醜,太傷自尊了。
其實若是對於罰站或者打個手心什麼的,我是沒有意見的,畢竟也是孩子上課有小動作,犯錯在先,老師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對於這樣的語言暴力,我覺得甚是難過。愛是個動詞,可能老師也沒想到這樣的做法給孩子下來了難堪,給孩子下來了心理創傷,有可能不想上課並討厭起了這門學科。我想如果我是這位老師,我會摸摸孩子的頭:注意聽講。或者喊她起來回答個問題,這樣的方法會更好一些。
好的語言讓人覺得三冬暖,暴力語言讓人覺得夏日寒。言語的攻擊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創傷,形成負面的消極性格。我安慰她說:寶貝,一個人的美醜不是外人來決定的,外表只是皮囊,那些擁有良好品德,學習態度積極向上的人才是真的美。你看媽媽有時候上班工作中也會遇到為難的事情,心情也不好,但是還得去上班,今天的工作不做,今天的學不上我們就會落下一大截,不是嗎?可能老師也不是針對你的意思,她只是處理方式不對,我們下次上課認真一點,好嗎?
曾經在網上看過那麼一篇文章,把兩盆植物放在相隔不遠的地方,每天有一些人對一盆植物讚美,另外一些人對另一盆植物謾罵,進行言語攻擊。過了一段時間,被謾罵的植物發黃慢慢枯萎。由此可見言語暴力產生的消極影響。
在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們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讚揚他/她身上的閃光點,用溫暖的語言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