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上個世紀60年代,我國農業領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先進典型,董加耕便是其中的一位。

但與多數到農村去的知識青年不同,董加耕高中畢業後,本可以憑藉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我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深造,可他卻在升學志願上填寫了“回鄉務農,立志耕耘”八個大字,要求到農村去。

學校老師和他的親朋好友聽後都紛紛反對,質疑之聲接連不斷,然而董加耕沒有動搖,依然堅持勞動光榮的想法,毅然回到了村裡。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周總理接見先進典型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不怕吃苦、不改初衷、不圖名利,和村民們一起勞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隨著國內權威媒體《人民日報》和其他一些地方媒體對董加耕事蹟的報道,使他迅速成為全國青年學習的榜樣,甚至毛主席還專門請他吃過飯,一時備受矚目。

轉眼間,當年那段激動人心的崢嶸歲月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如今的董加耕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當時他在農村勞作期間又幹出了哪些成績呢?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董加耕

關於勞動模範董加耕的故事,要從他放棄上北大主動回鄉時講起。

“回鄉務農,立志耕耘”

董加耕,原名董嘉庚,於1940年2月14日出生在江蘇省鹽城縣葛武鄉董夥村的一戶貧民家庭,因為當時國內動盪,他從小就在家中幫父母幹農活,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上小學。

董加耕雖然上學比一般同齡人要晚許多,可他天資聰穎又十分努力,學習成績很快就在班裡名列前茅。

董加耕對學習特別是文學很感興趣,為此他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更加刻苦,希望能考上一個好的高中,以便日後考取名牌大學,果然有志者事竟成,1958年秋,董加耕如願以償地考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龍岡中學。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龍岡中學近照

在學校裡董加耕表現積極,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他在學習,別人在吃飯的時候,他邊吃邊學,就連放假回到家務農的時候,他在勞作之餘也會拿起幾本書看,老師和家長們都對他的期待很大。

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董加耕就被學校推薦入黨,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而且在學校還連續擔任班長和團支部書記的職務,成為名副其實的學校標兵。

1959年,鹽城市也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出現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產量銳減,在一次暑假回家期間,董加耕目睹了村裡田地大幅減產的景象,而他也因此經常餓肚子。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當時的農民

此時的董加耕心裡的夢想第一次出現了轉變,他開始想要為農村做點什麼,他迫切地想改變農村落後的面貌,為此,他開始用更多的時間關注農業的發展情況。

一年以後,黨中央發出了“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號召,董加耕看後深受鼓舞,他決定畢業後回到農村去,但他還沒有徹底轉變態度,因為當時他的學習成績足以確保他考入頂級高校,所以他很猶豫。

當時國家號召全國人民努力進行生產自救,學校也開展了一系列的勞動教育,董加耕在學習中,更加深刻認識到了農業對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此時他要回農村去的意志漸漸佔了上風。

1961年,董加耕即將高中畢業,在一次畢業考試中,他以各科平均96分以上的成績在同屆畢業生中遙遙領先,為此學校決定保送他到北京大學哲學系深造,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宣傳畫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董加耕卻在報考志願書上寫下了“回鄉務農,立志耕耘”八個大字,當這份志願書送到校長辦公室的時候,校長大吃一驚。

隨後,學校校長和董加耕的各科老師紛紛當面勸他再考慮一下,就連他的母親也含淚說道:“孩子,你還是去上大學吧,回到農村能有什麼出息?”

不僅如此,董加耕的女朋友也主動來找他,不滿地對他說道:“你是不是傻,農村那地方有什麼好去的!”

面對這些質疑,董加耕沒有改變決心,因為到農村去是他早已深思熟慮的結果,為此他一一對反對的聲音做出瞭解釋,儘管此後不久他因為到農村去無奈地與女朋友分手,可他仍然沒有後悔。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董加耕

這年五四青年節那天,董加耕毅然離開了學校,在臨行之前,黨支部書記握著他的手熱情地說道:“既然你準備好了,那就去吧,這時一條戰鬥的道路,一條光輝的道路,希望你能初衷不改,奮鬥到底!”

就這樣,21歲的董加耕帶著學校送的一把鋤頭和一支筆回到了家鄉,被安排到董夥大隊第四生產隊工作,為了表明參加勞動的決心,他親自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加耕”,取在農村加倍耕耘之意。

這樣的“呆子”越多越好

“董加耕要回來了,董加耕要回來了!”他還在路上的時候,董夥村的村民們就得知了他回村的訊息,村民們聚在一起激烈地討論著這件事。

“我就知道他一定會回來的,從小就看著孩子喜歡勞動。”

“他回來是對的,要是都去讀書了,以後田還怎麼種!”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當時的農民

“上大學才能有出路啊,他幹嘛要回來,留在村裡有什麼前途。”

……

儘管村民們意見不一,可他們還是提前在村頭拉好了標語“歡迎董加耕回家”,畢竟不是哪個讀書人都願意來農村的,況且他還是自己村的人。

董加耕回到村裡以後,發現困難比他之前預想中的還要多,當時農村沒有機械,田裡的活基本全靠雙手去幹。

不僅如此,當時董夥村還有很多的漚田(終年積水的田地),人一下去,泥水經常沒過膝蓋,別說勞作了,就連移動都很艱難。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漚田

當時生產隊的隊長勸董加耕不要下田,先換個稍微輕鬆的活幹,董加耕卻徑直走到了田裡,並且朝著隊長大聲說道:“我回村不是來享樂的,沒有被特殊照顧的必要,你們能吃的苦,我一樣能吃!

十幾天後,生產隊的隊員們發現董加耕的工作進度已經和他們相差無幾,甚至還超過了一些做得慢的。

原來從董加耕第二天下田開始,他就是隊裡每天開工最早,幹到最晚的那一個,因為之前就有過幹農活的經歷,他一旦上手,很快就會掌握相應的技巧。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董加耕

村裡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因為覺少,白天通常都會一大早就起來,他們經常看到正扛著鋤頭向田裡走去的董加耕,大家都對這個年輕後生很是讚賞。

這年秋天,村裡糧食剛剛搶收以後,天上就下起了連續不斷的陰雨,而此時董加耕正在看管這些糧食。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搶收糧食

為了確保糧食的安全,董加耕沒日沒夜地守在這裡,哪裡有滲水的可能他就及時用磚頭進行加固,當時村裡地勢低窪,而雨又不停地下,路面出現了大量的積水。

眼看存有糧食的一間屋子即將坍塌,董加耕見狀雖然著急卻也十分冷靜,他飛快地轉動著腦筋,思考解決的辦法,突然靈光一閃,他想到了主意。

當時村邊遺留著早年間棄置不用的風車,風車用木板加固,於是,董加耕一個箭步衝了出去,然後冒著大雨迎面爬到風車上面,緊接著拆下了加固風車的兩塊木板,又趕緊跑了回去,急忙用木板抵住了牆體,一番操作之下,近萬斤的糧食被安全地保護下來。

而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董加耕24小時盯在這裡,飯菜都由家裡給送來,即使風雨很大家人無法前來的時候,他寧可餓著肚子也沒有動過倉裡的一粒糧食。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70年代的糧所

有一次,他的妹妹冒雨趕來,著急地對他說道:“哥,你快回去吧,家裡的房子都快要被雨水沖塌了,別管這裡了,快回家幫忙。”

董加耕激動地說道:“妹子,你先回去吧,注意安全,哥可不能走,這些糧食可是咱們村的希望!”

雨過天晴以後,董加耕和兩名社員一起到鎮上向國家交公糧,因為一來一回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董加耕提前從家裡準備好了往返的口糧,吃過早飯後便和他們一起出發了。

一行人護送糧食在路上走著,到了中午該吃飯的時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董加耕就拿出了自己準備好的口糧,正準備吃,一旁的兩個社員大笑道:“你是不是呆啊,怎麼還帶口糧來了呢?”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董加耕

董加耕一臉疑惑,不解地問道:“路途這麼遠不帶口糧吃什麼,總不能餓著肚子吧!”

只見兩名社員一同指著車上的糧食,略帶嘲諷地說道:“真不知你是裝傻還是真笨,這不是糧食嘛,隨便吃,反正少一點又沒人知道。”

董加耕聽後心裡十分憤怒,但還是耐心地勸道:“這是要交給國家的糧食,可不能私自享用啊,正好我帶的口糧多,你們如果餓了,可以吃我的!”

在董加耕的勸說下,那兩名社員也沒有動車裡的糧食,最終三個人成功將其安全送達,因為董加耕的積極表現,不久後就被公社評為“模範社員”。

1962年4月,董加耕因為作為村裡極少數的文化人,被公社群眾一致選為生產隊的會計,看到大家都選自己,董加耕雖然還對生產隊的會計工作不熟,但他還是下定決心要好好幹,一定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當時的勞動模範,非董加耕

董加耕擔任會計以後,一向公正廉明,嚴於律己,一次,他去鎮上為公社買東西,回來的時候兜裡恰好還剩幾毛錢,她的母親為他洗衣服的時候發現了,還以為這是兒子的工資,順便就拿這些錢去買了幾袋鹽。

此時,董加耕剛回到社裡,在對賬的時候發現少了幾毛,他仔細地回想著每一筆花銷,很快就想起了剩下的錢被他發在了上衣的兜裡,於是他趕緊跑回家裡,看到院子裡的繩上正掛著他的衣服,他知道是母親給她洗了。

於是,董加耕趕緊跑到廚房問正在做飯的母親錢去哪了,母親把買鹽的事告訴了他,他知道母親情有可原,但也絕不能因此花集體的錢,儘管只有僅僅幾毛錢。

當時,董加耕一心為公,多餘的工資都給村裡困難的人家了,家裡一分錢也沒有,正好早上家裡的老母雞下了幾個雞蛋,他就拿著雞蛋賣出錢把空缺給補上了。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當時的人民公社

可即便如此,董加耕還是覺得自己給公社造成了麻煩,便主動向社長說明了情況並且請求處分,一旁的社員聽後,紛紛笑著說道:“加耕啊,你這就有點呆了,既然都把錢補上了,還這麼較真幹嘛。”

社長聽到大家的話後嚴肅地說道:“加耕同志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最近很多人都說他呆,但我覺得這樣的‘呆子’越多越好!”

參加毛主席的“生日宴”

董加耕的事蹟很快就傳遍了十里八鄉,這年8月,中共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發了《目標始終如一》的文章,分六個部分詳細介紹了董加耕從放棄上北大到主動回家鄉再到踏實勞動,無私奉獻的全過程。

此後,全國各大媒體相繼報道了董加耕的事蹟,特別是《人民日報》在1964年3月20日還特別指出“董加耕所走的路就是毛澤東時代知識青年應該走的路”,從此,董加耕家喻戶曉,成為當時的先進典型。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董加耕事蹟的相關報道

名聲大了,採訪的人多了,董加耕的能力自然也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重視,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他的職務越來越高,但無一例外,每到一地他都能很快地適應,而且都能按時完成組織上交給他的任務。

1964年12月,董加耕、邢燕子、侯雋等先進典型被邀請參加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董加耕還擔任了人大代表主席團執行主席,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接見。

26日,正值毛主席71歲的生日,為了進一步塑造典型、溝通思想、加深感情,毛主席親自邀請了董加耕參加當晚的聚餐,要知道主席上一次在生日當天請人吃飯還是在延安的時候。

這天晚上,周恩來總理親自帶著董加耕來到了晚宴現場,在座的不僅有陳永貴、邢燕子、王進喜、錢學森等各行各界的典型代表,還有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理等眾多國家領導人,這讓董加耕受寵若驚。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周恩來總理

董加耕剛到了現場,毛主席就請他在自己左邊就座,並且笑著和他說道:“你就是董加耕同志啊,我可聽說過你寫的‘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腳踩汙泥,心憂天下’,志向很大嘛,國家就需要像你這樣有幹勁的青年。”

“毛主席就坐在自己旁邊”董加耕越想越興奮,面對主席的問候,他竟激動地一時說不出話來,只好連連點頭。

董加耕坐下後,毛主席熱情地問道:“你今年多大了,讀了幾年書?”董加耕看到主席這般熱情,也不再扭捏,自信地回答道:“主席,我今年24,讀了12年書,高中畢業。”

毛主席笑著說:“好,正是大有作為的年紀”,隨後,毛主席又問候了同座的邢燕子、陳永貴等人。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毛主席(左一)接見董加耕(左二)等典型

過了一會,飯菜端了上來,為了避免浪費,這次晚餐採用的是分盤制,即給每人分別上一盤菜,如果碰到不喜歡吃的就換一盤,可就在這時,董加耕大吃一驚。

只見第一盤菜竟然先端到了他的面前,董加耕心想自己這哪裡受得起,便急忙把盤子親手端到了毛主席面前,激動地說道:“主席,您先請!您先請!”

毛主席此時和大家坐在一起非常開心,沒有推辭,還主動地和董加耕說了一句“謝謝”,這讓他更加高興。

毛主席的胃口很好,吃了很多,期間還不斷給一旁的董加耕添飯夾菜,兩個人還閒聊了一會,董加耕非常開心,並把這段經歷稱之為“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以後每每想起都激動不已。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毛主席

席間,大家聊得都很愉快,不過和主席說話最多的還是董加耕,而在晚宴結束的時候,主席還親自給每個人送了一個蘋果,第一個就送給了董加耕,以至於日後媒體上普遍稱董加耕為“主席壽筵上的頭號客人”。

董加耕被毛主席和藹的態度深深地打動了,他一直都把毛主席作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和偶像,經常在工作之餘學習毛澤東思想。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的時候,他還作為治喪委員會成員被特許在毛主席身邊守靈七天七夜,以此表達對毛主席的緬懷和不捨。

不移其志,無悔其心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置身時代大潮,董加耕絲毫沒有落伍,一直奮鬥在第一線。

1987年,董加耕調任鹽城市郊區鄉鎮企業局副局長,身份變了,崗位變了,可他一心為民的初衷沒有改變,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儘快轉變廣大農村人口的發展觀念。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董加耕(右)

當時農民的思想還很閉塞,幾乎很少與外界接觸,為此董加耕多次下鄉進行實地演講,宣傳企業的好處,並且還親自編寫了一首《鄉鎮企業之歌》。

鄉鎮企業……適逢改革開放的大好時光……工農結合,繁榮城鄉,這是你的目標和方向。歷史的機遇,千載難逢,大地的緣分,情深意長。願為之默默奉獻青春的青年,成為新時代農民的脊樑。

此後,董加耕更是親身走訪了多個新建的鄉鎮企業,結合他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堅求企業所求,努力在為企業辦實事上下功夫”的總體思路,為當地企業發展提供了前進的保障。

改革開放之初,大家對企業還很陌生,更不知該如何經營,一些新建立的企業總擺脫不了過去的影子,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董加耕

為此,董加耕親自組織當地的一些青年和企業代表主動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學習經驗,並專門請了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來當地進行指導,而他本人在工作之餘也每天都堅持學習,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當地鄉鎮企業的生產總值就增加到了100億以上。

8年後,董加耕因為成績突出全票當選為鹽城市郊區政協副主席,不久後又升任鹽都縣(後改為鹽都區)的政協主席,離開企業局的時候,部門的領導紛紛為他送行。

董加耕臨走時也感到不捨,但他必須離開,“祖國需要我到哪裡去,我就到哪裡去”已經成為了董加耕和那個時代多數知識青年心中的堅定信念。

2000年,60歲的董加耕老人在鹽都縣政協主席的任上退休,如今的他和老伴過起了平凡的生活。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董加耕

值得一提的是,董加耕的老伴郝紅鑾正是他在生產隊幹活的時候認識的,也是一位知識青年,兩人有著相同的理想,相濡以沫,直到今天。

分類: 農業
時間: 2021-07-14

相關文章

60年代,八一廠的12位文藝小兵,昔日的帥哥美女,如今多半被遺忘

60年代,八一廠的12位文藝小兵,昔日的帥哥美女,如今多半被遺忘
最近接連看了好幾部八一廠拍攝於60年代中期的老電影,如<帶兵的人>.<雷鋒>.<青春紅似火>等.我在其中發現了眾多好演員.他們都很優秀,而且青春靚麗,充滿朝氣,像小 ...

上世紀60年代,比現在明星還要火的女知青邢燕子,如今怎麼樣了?

上世紀60年代,比現在明星還要火的女知青邢燕子,如今怎麼樣了?
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報>在一篇社論中首次提出了由國家組織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管理方法,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由此開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近三十年時間裡,先後大約有兩千萬的知青踴躍投身到 ...

人性化的東西永不過時:上世紀60年代的法國智慧社群
中國小康網訊 陽光滿屋.清風入戶.坐擁四季美景.縱向智慧生活,是快節奏的都市人"嚮往的宅生活".實際上這些條件都指向了"智慧社群"."智慧社群&quo ...

為對付蘇聯,美國60年代向太空發射4億根針,至今影響各國航天器

為對付蘇聯,美國60年代向太空發射4億根針,至今影響各國航天器
2015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馬斯克提出了一個所謂的"星鏈計劃",計劃發射12000個衛星,這樣就可在地球上空組建龐大的星鏈網,如此一來就可為人類提供低成本 ...

國乒名將:60年代世界冠軍,2005年從一線退休,除夕之夜安然離世

國乒名將:60年代世界冠軍,2005年從一線退休,除夕之夜安然離世
此前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中國乒乓球王者之隊以四金三銀的成績完美收官.老將樊馬龍.許昕.劉詩雯,後起之秀樊振東.孫穎莎.王曼昱.陳夢等人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乒乓球隊,擁有源源不斷新生力量.有人 ...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1964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 圖 | 毛主席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取經者紛紛來到了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大寨,成了全國農業的樣板,大寨的村幹部也被很多人熟知. ...

懷舊60年代的畫裡中國(14)

懷舊60年代的畫裡中國(14)
時光荏苒,曾經的歲月,已成追憶,眾多知名畫家,以其妙手丹青,記錄了那時中國之風光世象,而今,我們編選成輯,細細回顧,以此紀念60年代的中國. 1.1960年代初由畫家光良創作的<除蟲>油畫 ...

20世紀60年代中情局曾試圖盜取蘇聯防空導彈

20世紀60年代中情局曾試圖盜取蘇聯防空導彈
竊取"傑斯納河" 20世紀60年代中情局曾試圖盜取蘇聯防空導彈 S-75防空導彈發射 加勒比海危機期間部署在古巴的蘇聯導彈射程範圍 1957年,蘇聯著名防空導彈專家亞·拉斯普列京. ...

靈感來自60年代,阿爾法羅密歐推出全新特別版車型

靈感來自60年代,阿爾法羅密歐推出全新特別版車型
日前,阿爾法羅密歐釋出了Giulia和Stelvio的最新特別版.繼 "6C Villa d'Este "之後,這家義大利汽車製造商現在推出了 "GT Junior &q ...

懷舊60年代的畫裡中國(12)

懷舊60年代的畫裡中國(12)
時光荏苒,曾經的歲月,已成追憶,眾多知名畫家,以其妙手丹青,記錄了那時中國之風光世象,而今,我們編選成輯,細細回顧,以此紀念60年代的中國. 1.1962年由畫家蘇天賜創作的<水鄉之晨>油 ...

上世紀60年代,家喻戶曉的大寨“鐵姑娘”郭鳳蓮,如今怎麼樣了?

上世紀60年代,家喻戶曉的大寨“鐵姑娘”郭鳳蓮,如今怎麼樣了?
建國初的前二十年,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號召下腳踏實地.鼓足幹勁.力爭上游,湧現出了一大批各行各業的先進代表,而在農村建設領域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當時聞名全國的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 大寨村憑藉自力更生.艱苦奮 ...

胡適曾說毛主席考不上北大,知情人直言:事實恰恰相反

胡適曾說毛主席考不上北大,知情人直言:事實恰恰相反
胡適 前言: 五四前後,包括毛主席在內的很多青年,最喜歡讀的雜誌是<新青年>,最敬佩的人是胡適和陳獨秀. 毛主席曾說,自己在師範學校讀書時,甚至將兩人當成楷模. 其實,胡適只比毛主席大2歲 ...

山東男籃兩連勝進入4強,4名新星得分上雙,都比馬鑫鑫更出彩

山東男籃兩連勝進入4強,4名新星得分上雙,都比馬鑫鑫更出彩
昨天,在全運會19歲以下男籃比賽中,山東男籃以86:62大勝河南隊,由於首輪比賽他們以98-92戰勝了遼寧隊,2連勝後順利晉級4強.此役山東隊有4人得分上雙,石奎砍下21分.李信儀13分.張子涵11分 ...

6年前,那個放棄上大學、要打工供姐姐讀書的男孩,後來怎樣了?

6年前,那個放棄上大學、要打工供姐姐讀書的男孩,後來怎樣了?
終朝豁暢恣高歌,日用不分彼我. 高考對於許多學子們來講,這也許是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生考試,這也或許是自己走向人生巔峰的第一步考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成為了高考學子們心中最神聖的殿堂,能否走進這些神聖 ...

人生贏家!退役還在拿工資,3人生涯薪水過億,湖人2名舊將上榜

人生贏家!退役還在拿工資,3人生涯薪水過億,湖人2名舊將上榜
在NBA聯盟中,每年都有著大量的新秀湧入進來,這就意味著有同樣多的球員要失去隊內的位置,有些曾經是潛力新人卻沒能證明自己,有些則是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節奏被淘汰的老將,這種淡出聯盟的對於球隊沒有太大的影響 ...

前10名:地球上最小的哺乳動物
地球上有種類繁多的哺乳動物.藍鯨不僅是當今最大的哺乳動物,也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但是另一端的下降呢?有史以來最小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您可能認為家鼠會進入前 10 名,但實際上,它們的平均重量 ...

60年代林彪提出全軍騾馬化,是務實之舉,還是開歷史倒車?

60年代林彪提出全軍騾馬化,是務實之舉,還是開歷史倒車?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在艱難困苦中一點點的發展,從小到大從無到有,靠著小米加步槍趕走了日本人,又打敗了百萬國軍. 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大部分是繳獲獲得的,新中國建立以後,工業水平的落 ...

美女學霸趙煜寧:不上補習班,高考674分上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美女學霸趙煜寧:不上補習班,高考674分上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今年9月份國家對教育連環出手,控制了遊戲時長,出臺了"雙減"措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不允許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學科類培訓. 雖然所有的舉措都是為了孩子,但是家長們在短時間內依然感到很 ...

5名戰士遇上一個連越軍,斃傷敵63人,打出兩個一級戰鬥英雄

5名戰士遇上一個連越軍,斃傷敵63人,打出兩個一級戰鬥英雄
1979年3月2日,在對越反擊戰東線戰場上,解放軍陸軍第54軍162師冒雨奔襲,一舉奪取重鎮廣淵,殲滅越軍高平省地方軍567團一部,並繼續搜殲殘敵.該師步兵485團6連沿廣淵至復和公路向南搜尋前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