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或者聽到這樣的“悲情故事”:
一個母親,辛辛苦苦地拉扯大一個孩子,竭盡所能甚至是不擇手段地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才。
結果,孩子倒是“爭氣”了,卻與她漸行漸遠。
她想念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可孩子就只知道給她寄錢。
不僅如此,孩子成家之後,她還能明銳地察覺到自己不被兒媳婦待見。
於是,有了不滿,就有了怨言,“不孝、白眼狼、耳根子軟”等詞彙就會在她口中不斷出現,“婆媳大戰”更是屢見不鮮。
這樣的故事,常見嗎?
這樣的母親,可悲嗎?
這樣的孩子,可恨嗎?
或許,就只是可嘆!
當然,更多的情況是,孩子並沒有像她想象中的那麼爭氣,他們的孩子卻有著更糟糕的境遇。
那麼,為何這種扎心的事情成為了常態呢?
為了解釋這一切,我們還是得從孩子的幼年說起。
文 | 陳YOLO
編輯 | 神逗奶爸
人的兩種與生俱來的基本需求:能看見你、能被你看見
一般情況下,我們看到這樣的故事,追究原因的時候第一想法往往會是:這孩子一定是被寵壞了或者逼急了,反正就是沒教育好!
常見的育兒文有這樣一個邏輯:孩子出了問題,那就一定是教育方式有問題、是父母有問題;孩子成才了,那就一定是父母有好的教養方法、父母有過人之處!
所以,您這樣想,也完全不怪您!
這樣的邏輯合不合理,我們暫且不去分析,如果這個邏輯成立,我認為也只存在於孩子的幼年階段或者青少年時期。
這裡想說的是:“有問題”的孩子、“有問題”的人,特別是有心理問題(敏感、脆弱、冷漠等)的孩子,很少是被寵“壞”的,因為他的父母可能從來就沒真正“看到”過他。
為了解釋這一點,我們得先有一個概念:人有兩種與生俱來的基本需求,能看見你、能被你看見!
能看見你,代表“安全感”。
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不管他是在幹嘛,有父母在他身邊、在他視線範圍內,他就是有安全感的。
您有沒有注意到?在您的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往往特別喜歡纏著你,有時候他根本就不是讓你陪他玩,你要是跟他搶玩具,他還一百個不樂意,但是你如果表示要遛,他又不幹!
其實,他就只是單純地想讓你看著他玩,他能看見你,他就有安全感!
能被你看見,代表“存在感”。
小到兩歲多的嬰兒,大到80歲的老太太,都有對“存在感”的追求。
你發現沒有?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是喜歡被表揚的、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讚許和肯定的,也都是希望被父母時刻關注和在意的。
當你肯定了他的一點點小進步的時候、當你對他所“幫的忙”表示感謝的時候,他是發自內心地高興的!
但是,當你忽視了這些,對他的表現不以為意,他們就會哭哭啼啼甚至大發脾氣!
其實,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他在你面前哭泣或者發脾氣,也不過是想要引起你的注意,他也只不過是想讓你看到他。
因為能被你看到,哪怕是哭泣和發脾氣這種不好的東西,即便他得到的是你的責罵和批評,他也能找到短暫的存在感。
有很多年輕媽媽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我越是批評他,越是對他兇,他越是要抱抱?
看到沒有?這就是最合理的解釋!他只是想要更近地看見你以及被你看見!
存在等於被感知
當孩子逐漸長大,他勢必會脫離父母在身邊(看到父母)的那種基礎安全感,就算是他很依賴,總有一天他會明白自身實力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所以,真正左右一個成年人為人處世風格的,其實是幼年“存在感”的缺憾。
英國心理學家萊因說:“存在等於被感知。”
意思是: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區別在於:有的人會特別敏感,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甚至心裡憋屈也要去討好別人(討好型人格),而有的人卻可以做到不在乎別人的說法。
原因不過是前者一直能被父母看到,有著比較清晰的自我認知和存在感,而後者往往是一直未被看到、未被在意、未被感知,他想要被感知到,就只能透過敏銳的感知力去“善解人意”,去討好別人。
心理學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脆弱、敏感和冷漠,都跟一個人幼年乃至青少年時期的“存在感”缺失有關。
這裡面,有一個值得很多父母反思的地方:在大多數情形裡,孩子能否被父母“看到”,取決於他能不能讓父母不高興或者特別高興!
在中國式家庭中,是最能體現“按鬧分配”的,你乖巧懂事、不哭不鬧、“內心強大”,都是不行的,這樣的話,你很難“有糖吃”。
慢慢地,在與父母的日常相處中,孩子們又找到了一條出路:只要能讓父母高興,他們也能被看到、也能有糖吃!
很多父母並沒有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識,有時候即便有這種意識卻也會因為一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而忽視。
也正因此,親子溝通能否順暢,很多時候取決於孩子!
孩子得夠聰明、夠敏感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才能討好到他的爸媽、才能找到存在感。
也正因為孩子的存在感一直沒能被滿足,他才會變得更敏感、變得脆弱,最後變得冷漠。
結語
想要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想要孩子內心剛強、想要持續保留美好的親子時光,其實並沒有那麼難。
也或許,在孩子年幼的時候,你跟他多一份互動、多一分表現出來的喜悅,他就能看到你,也會覺得你看到了他!
愛,其實也沒有那麼深刻的含義,不管是哪種愛,都有一個通用的規律:我的感受能被你感受到,那就是愛!
親子之間,又何嘗不是呢?
你感受到的孩子的冷漠,跟你的孩子當初感受到的你的冷漠,其實是一個概念。
如果孩子的遠離和冷漠,讓你看到了自己的敏感和脆弱,那你的經驗就是人們的教材!
同時,也提醒為兒女的人:內心強大的人,不一定人格健全,但人格健全的人,一定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真正的內心強大不是冷漠的“不困於情、不惑於心、不念過往、不畏將來”,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
所以,請試著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