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網 歐時大參
距離德國大選僅剩一週有餘,全世界都在關注德國未來的政治路線是否會發生改變——
歐盟:擔心德新政府權力真空
德國《每日鏡報》網站報道,羅伯特·舒曼基金會分析員莫里斯表示,儘管布魯塞爾認為,無論是社民黨還是基民盟執政,德國新政府不會改變基本的親歐路線,但他表示,危險在於,接下來的幾個月,德國政府組閣談判程序或非常緩慢,這也會導致布魯塞爾出現權力真空,影響歐盟重要議題的談判,如氣候保護。
新一屆德國政府可能會對歐盟一些計劃投否定票,而非積極塑造它們。莫里斯認為,無論是二氧化碳排放稅還是排放量的談判,德國新政府的表態都非常重要。
在歐盟看來,最關鍵的是德國新政府在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的立場。2022年夏天,歐委會或對該公約進行改革,嚴格防範新債務以及共同債務。沒有德國新政府的投票,改革便無法開始。
未來哪支黨派領導德國,都會對公約產生不同影響。綠黨希望增加公約的靈活性;社民黨則認為當前公約的規定已經足夠;基民盟則要求立即執行公約。
▲圖源:Julien Warnand/dpa
法國:或更傾向社民黨執政
法國總統馬克龍已明確表示,肖爾茨和拉舍特都適合擔任德國總理。兩人此前都訪問了法國,貝爾伯克依照計劃本也可與馬克龍會晤,但國內的競選日程對她來說更加重要。
儘管馬克龍的表態對肖爾茨和拉舍特都一視同仁,但觀察者認為,馬克龍更加傾向由社民黨領導的德國政府,因為巴黎相信,在是否放寬歐洲債務條例規定的問題上,會得到社民黨更大的支援。
▲圖源:dpa
美國:擔心下屆政府與拜登不配合
美國對德國大選的首要關切是,誰會是下一個默克爾?美國人對默克爾有著超乎尋常的好感。民調結果經常顯示,美國人比德國人更喜歡默克爾,主要原因是她對難民的人性化關懷,在特朗普批評者看來,默克爾就是他的反命題。
而目前的情況是,即使《紐約時報》專門介紹德國大選,但瞭解默克爾繼任者的美國人少之又少。
美國十分擔心,德國大選後,柏林會和拜登政府在關鍵問題上陷入僵持。德國現在越來越關注自己,在此前的總理候選人電視辯論上,外政話題鮮有提及,這在美國看來是更大的問題。
▲圖源:SAUL LOEB / AFP
俄羅斯:準備應對更加強硬的柏林
在俄羅斯看來,德國是歐洲的核心力量。一方面,在默克爾的帶領下,歐盟形成了對俄的統一制裁;另一方面,無論是默克爾、基民盟、還是社民黨,都支援北溪-2號。
綠黨和自民黨的對俄政策更為強硬。綠黨未來或成為大聯合政府的一部分,甚至掌管外交部,克里姆林宮須對柏林更強硬的話語做好準備。
(稿件來自歐時網www.oushinet.com,白劼編譯報道,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