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旅行旅行故事,我的第一次長途旅行是多年前一個寒假的黔東南自由行。一路從貴陽到凱里,經榕江、從江、黎平,再到肇興、鎮遠古城,遊玩了多個苗寨和侗寨,鮮明的民族特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說說榕江的宰蕩村的原生態侗家生活吧。
宰蕩是一個侗族聚居的村落,侗族最為榮耀的是侗族大歌。吸引母女倆到宰蕩的正是這侗族大歌。無伴奏、無指揮、多聲部,如天籟一般的侗族大歌2009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是一個離不開歌的民族,他們用歌來表達感情,傾訴喜怒哀樂,用歌來傳承歷史與文化。被侗族大歌滋養的宰蕩村,今天仍保留著淳樸的民風,處處能感受到村民們那顆純淨的心靈。
圖中的母女倆來自北京,母親原來從事電子資訊工作,女兒8歲。2014年10月底,母親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去工作帶著女兒在貴州偏僻的小山村宰蕩生活一年。剛到宰蕩時,許多難題擺在了來自北京的母女面前。首先是吃飯。由於偏僻,村裡沒有菜市場,甚至連一個小飯店都沒有。這對母女倆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剛開始來的時候,有兩週的時間,不知道去哪裡買米買菜,只好在老鄉家吃。今天這家吃,明天那家吃。
這樣過了半個月後,母女嘗試了開始自己做飯。那時,家裡廚房地上的菜都是老鄉送的,有南瓜、土豆、芋頭、紅薯,老鄉家有好吃的,總會叫上母女倆。最有意思的是,一位村民還送了一塊地給母女倆耕種。母女倆得到了很多“特權”,可以直接到鄰家的菜地裡拿菜吃。媽媽開心地說,這裡和北京不一樣,壓力很小,村民和善熱情寬容,母女倆很開心,要在這裡住上一年。
女兒很快就融入到了鄉村的環境,在一群小朋友中,已經很難辨認出這個來自北京的女孩。媽媽開心地說,到這裡來,很多小朋友都對女兒很謙讓,這讓母女倆既開心又感動。
每天,這位北京來的母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記錄在宰蕩的所見所聞,與遠方的朋友分享感受。母親感慨道,到這裡自己最大的變化是變得很平和,沒有了大城市裡的那種焦慮,到這裡才發現,以前的焦慮緊張和競爭的那些事,在這裡並不用去考慮。女兒對媽媽說,媽媽我很感謝你,把我帶到了這麼好的一個地方來,她很快樂很開心。
每天上午,母親自己教女兒語文、數學和英語,母女倆還一起學習侗文。下午,女兒常跟小夥伴們一起學做農活兒。晚上,母女倆到侗歌傳習所或者鼓樓下學唱侗歌。在宰蕩這個偏僻的小山村裡,母女倆對侗族大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宰蕩是一個還沒有完全被外界打擾的侗族傳統文化村落,雖然村民們的日常勞作在外人看來充滿了辛勞,但是侗族大歌讓他們變得內心平靜而知足,淳樸而友善,家庭和睦而快樂。千百年來,侗族大歌一代代傳唱到了今天。在宰蕩,侗族大歌仍將一代代傳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