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針撥回2009年,一場中國藝術品拍賣在紐約舉行,涵蓋約四十件明清傢俱,大部分是黃花梨。
其中有一對方角櫃,長111.8寬55.2高170.8釐米,斷代為十七到十八世紀,估價7至9萬美元,結果拍出了33.25萬,相當於當時的人民幣227萬元左右。
新主人是位中國藏家,櫃子不久後迴流。十一年後,它們出現在北京拍賣場上,估價600至800萬元,不過並未成交。
櫃子是開門的黃花梨,不存在木料不真的問題,因此影響其價格的主要因素,是老傢俱完整性。
檢視櫃子內部和底部,基本上被清理乾淨,歷史痕跡所剩不多,如何證明各構件相互關聯、從始至終都在一起?
其實,對於這對櫃子來說,較早的傳承記錄,就是主體原裝的最好證明。方角櫃原為美國大藏家阿瑟.M.塞克勒先生所有,黃花梨是其收藏主項之一。
1950年,塞克勒先生入手自己第一件明清傢俱,1974年已達海外巡展和借展的水平,並開始批量出手黃花梨收藏品。
最早期的黃花梨傢俱古董商,《中國花梨傢俱圖考》序言專門致謝的德拉蒙德先生,是塞克勒先生的收藏顧問,足見塞氏黃花梨傢俱的級別。
塞克勒先生卒於1987年,方角櫃的入藏時間最晚應在《明式傢俱珍賞》發表前後,那時候黃花梨傢俱還未受重視,作偽、仿造和大修的可能性都很小。
綜上所述,判斷櫃子基本原裝合情合理。裡裡外外被清理乾淨,也符合外國人當時的慣例,老傢俱是拿來使用的,很多回流傢俱甚至被徹底打磨翻新。
最後,還有一種可能性導致方角櫃流拍,那就是場上的價格沒有達到委託人的預期。這樣的情況在各門類拍賣中均有發生,並不是藏品本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