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新買的車剛落完戶,過幾天我開車回家看咱媽”,當遠在南方的的弟弟在電話裡喜不自禁地告訴我這一訊息時,興奮的我第一時間又將這件事告訴了媽媽。放下電話,心裡不覺五味俱全,感慨萬千,往日難忘的生活片段歷歷在目,彷彿就發生在昨天……
我的童年是在黑龍江省伊春市所轄的一個山區小鎮——浩良河度過的,那時我家三代共六口人居住在單位分配的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平房裡。記憶中的冬天很冷,天黑的時候,要用棉氈把屋門和窗戶擋上抵禦風寒。每當家裡來親戚時,住宿就成了問題,夏天還好些,因為我家有一座自建的小倉房可以住人,而冬天就只能去別人家借住了。
在童年的記憶裡,我家的糧食總是不夠吃,父親經常到農村購買玉米、高糧米,以補充家裡口糧短缺的實際。每當秋天農民在田地裡收糧食的時候,母親有時帶著我到附近的農村去“溜地”,經常能撿回一些土豆、地瓜、玉米、黃鬥之類的農作物,或者到罷園的西瓜地、香瓜地找一些還能食用的瓜果。
每到月底“工程隊”放假或者過新年都是我高興的時候,父親回來休假時能揹回許多白麵饅頭,儘管有些饅頭是在工地食堂廉價買的,還很硬,但吃起來感覺很香甜;而盼過年不僅能有好吃的,好玩的,還能穿上母親親手縫製的土藍或者灰綠的新衣服。年關將至的時候,母親帶著我和小弟到糧店購買供應的花生、瓜子、白麵等短缺食品,不大的糧店裡這時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充滿了過年的氣息和氛圍。我和小弟此時最希望母親能給我們買幾毛錢一包的鞭炮或幾分錢一個的“二踢腳、竄天猴、摔炮……”
過端午節吃雞蛋、中秋節吃月餅時,我家吃的方法就是平均分,分到手的熟雞蛋常常留好幾天也不捨得吃,有時拿出去和其他的小朋友玩磕雞蛋遊戲,有一年中秋節我分到一塊半月餅,現在想想真是又好笑又有趣。
那時家裡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臺父親託人購買的金鹿牌腳踏車,只要有時間,父親總是把腳踏車擦得乾乾淨淨。我有時趁家裡無人時偷偷騎出去玩,即使有時不慎摔倒,父親也要先看看腳踏車壞沒壞,而不問我受沒受傷,由此可見緊俏商品在當時是多麼金貴。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我家也於1980年從小鎮搬到了佳木斯市,父親分到一套52平方米兩室的供熱樓房,全家人高興的刷牆,刷門,擦玻璃,母親逢人便自豪的說,我家新分的房子裡,門就有7個,喜悅之情難以言表。1998年的時候,父親又買了一套98平方米的樓房,裝修完入住那天,全家人高高興興在飯店點了一大桌子菜,熱熱鬧鬧地舉行了一場新樓房入住儀式。弟弟大學畢業後,透過在南方几年打拼,開創了自己的公司,已買了兩套樓房。
想想今天的幸福生活,與我們國家這三十年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是分不開的,國家富裕強大了,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衣食住行等方面更是日新月異,不斷改善。如今百貨商場、超市比比皆是,與人民生活相關的商品更是琳琅滿目,種類繁多,高中低檔應有盡有,象過去那種憑票供應商品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老百姓現在的日子也真是應驗了那句俗語——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