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血友病患者而言,重組凝血八因子是續命藥。由於生產難度大、供應不足、價格昂貴,全球每年生產的絕大部分八因子都被歐美髮達國家使用,我國患者每年使用量不到美國的3%。
前後歷經15年的研發,北京終於研發生產出中國人自己的“重組八因子”。近日,神州細胞的重組八因子新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成為我國獲准上市的第一款自主研發的重組八因子藥物。
血友病患者缺乏凝血八因子蛋白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出血部位會產生失血、炎症和疼痛,長期反覆還有致殘風險,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血友病的另一個名字是“玻璃人”。
倘若為患者注射重組八因子,就會在體內形成凝血酶,產生凝血功能,患者便能基本恢復正常。然而,八因子的全球產量極低。
2008年,在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中,“一藥難求”的重組八因子成為多個團隊追逐研發的目標。王陽回憶,課題申報時,國內幾家企業掌握了一些基礎資料後,就信心滿滿地遞交申請,但到了第二年結題答辯時,多個團隊都選擇了放棄,無果而終。
這是因為,重組凝血八因子是國際公認最難表達的蛋白藥物。即便是放大數倍,八因子的結構圖也如同一團亂麻。在八因子上,有2332個氨基酸、25個糖基化位點、8個二硫鍵、6個硫酸化位點,極難“翻譯”。這就如同一個超級複雜的方程式,很多人都倒在了“求解”的路上。
重組凝血八因子的誕生,需要突破一道道難關:獲得高產量CHO生產細胞株;研製適合凝血八因子蛋白表達和穩定的細胞培養基;研製適合重組凝血八因子的製劑配方和凍幹工藝引數,大幅提高凝血八因子成品的熱穩定性……2016年,神州細胞自主研發的重組凝血八因子終於進入臨床階段。
政策接力助創新藥落地
國外研發生產八因子的藥廠,皆是像拜耳這樣的知名大廠。即便此後部分國際藥廠開始在國內生產八因子,但核心技術依舊掌握在外方手中。
“大分子藥物的產業生產技術是我國生物製藥的關鍵瓶頸,國家需要你這樣掌握國際先進核心技術的人才。”2002年,時任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的劉謙給神州細胞創始人謝良志打了一個動員電話。當時,謝良志已在知名藥企美國默克公司工作數年,領導建立的生產工藝目前仍是人用活病毒疫苗全球規模最大的細胞培養和病毒生產工藝。
當年,謝良志回國,在北京亦莊創辦神州細胞公司。很快,越來越多海歸人才加入團隊,同樣在默克打下一片天地的王陽緊跟著回國。“我們那一代人出國留學並在海外工作的人,幾乎都有一種回國成就一番事業的情懷,想把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用到國內發展迅速的生物醫藥產業上。”王陽說。
2006年,神州細胞正式啟動研發重組八因子。然而,新藥研發普遍投入高、週期長,一款新藥甚至十幾年都難以看到回報。對於像神州細胞這樣的初創企業,研發生產過程中,錢、人、物、生產場地都是難題。
2008年,神州細胞申請八因子國家專項時,團隊甚至連專項資金如何申報都不太清楚。關鍵時刻,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工作人員手把手地教,甚至連專案策劃書等材料都幫著一起寫。經開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王麗君見證了神州細胞這13年的變化,她介紹,除了國家和北京市的專項資金,經開區也提供配套資金,解決了該產品研發階段相當一部分的資金需求。
最高產能相當於全球總消耗量
對於我國血友病患者而言,八因子由於產量不足,不是想用就能用的。2017年世界血友病聯盟披露,我國甲型血友病患者人均凝血八因子使用量僅有0.26IU,遠低於美國的9.57IU和俄羅斯的6.87IU,甚至低於2.61IU的世界平均水平。
不久前,國家藥監局正式批准神州細胞研發生產的重組人凝血八因子藥物上市,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重組八因子藥物。對於患者而言,自主創新藥的上市,將大幅提升日常用藥的保障力度,並降低用藥成本。
如果說八因子研發成功是追趕,那麼在有限的條件下釋放更高產能則是超越。王陽介紹,目前神州細胞已經在亦莊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的GMP商業化規模生產線,設計年產能最高可達100億IU,“這個數字,已接近2017年全球八因子的總消耗量。”
(原標題:15年潛心研發,政策接力助創新藥成功上市 中國人有了自己的“重組八因子”!)
來源:北京日報 | 記者 曹政
流程編輯:u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