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9日,死前一週,49歲的神經科學家傑里米·裡奇曼(Jeremy Richman)在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發表了一場主題演講:《人類腦科學》,他講到學習腦科學知識可以幫助人們意識到他們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危險,並且有可能阻止此類事件的發生。
現場聽眾們對此話題有很高的興趣。因為就在演講的兩天前,一名經歷了2018年2月份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倖存高中生,自殺身亡了,而幾天後,同一高中的一名學生再次自殺。近年來,美國自殺人數呈上升趨勢,2017年自殺身亡的人數就達到47000。
作為演講者,裡奇曼對此主題有著不同於一般人的感受,因為他有類似的悲傷經歷。
2012年12月14日,一名20歲的男子闖入康涅狄格州紐敦市的桑迪胡克小學,殺死26人後自殺。而在那起事件中喪生的,就有他6歲的女兒艾薇爾(Aviel)。
事件發生後不久,裡奇曼和他的妻子詹妮弗·漢塞爾(Jennifer Hensell)化悲痛為力量,成立了一個以女兒名字命名的基金會(Aviel Foundation),並開始支援腦科學相關的研究,試圖解開暴力犯罪者內心深處促使他們採取行動的黑暗動機,儘量防止槍支暴力事件的再度發生。擁有藥學博士學位的裡奇曼教授甚至退出了製藥公司,全身心投入到基金的工作中。
並不是抑鬱導致了自殺
但是,裡奇曼熱愛的腦科學並不能阻止他走上不歸路,他最終被發現在自己的辦公室開槍自殺了。經歷過2018年2月份校園槍擊事件的受害者家屬在艾薇爾基金會網站留言說:“他的去世表明,維持大腦健康是非常艱難的。對於任何人來說,為了自己和家人以及每個需要幫助的人,尋求幫助非常非常重要。”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研究大腦健康的專家裡奇曼選擇了死亡,但對於研究自殺與大腦之間關係的科學家而言,這也許並不奇怪。
研究表明,懂得大腦健康相關知識並不意味著一個人不會自殺。近年來,自殺是導致醫科學生和年輕醫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這方面,精神病學領域的學生和醫生也不例外。
儘管如此,裡奇曼所期待的腦科學研究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早在25年前,當時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州精神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就開始了相關研究。
為了闡明抑鬱症的病理狀況,研究人員們收集了自殺者的大腦——當時他們的考慮是,自殺者患有抑鬱症的可能性很大。但透過與死者家屬交談調研及其他各項研究後,他們驚訝地發現,大約一半的自殺者並沒有患抑鬱症。
透過對比自殺者和其他死因者的大腦,研究人員有了意外的發現,即無論生前是否患有抑鬱症,自殺者的大腦通常具有共同的神經系統特徵,如神經元較少,或皮層變薄等等。
“當時沒有任何人認為,自殺的人大腦會有異常。” 研究參與者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家約翰·曼恩(J. John Mann)說。
行動前不考慮後果
25年來,曼恩與研究團隊一直試圖弄清自殺者與非自殺者大腦之間的區別。為此,他對大腦的神經遞質系統進行了生化分析、成像分析以檢測大腦的神經活動。
根據他們的研究,90%的自殺者在自殺時都伴隨著某種精神疾病的發作。眾所周知,患有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人,他們的控制情緒的杏仁核相當活躍。但自殺者共同的腦部異常並不在杏仁核中,而是在大腦的前扣帶回皮層和背外側前額葉皮層中。這些都是大腦判斷壓力大小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區域。
曼恩說:“這些人似乎不擅長掌控情緒,儘管客觀上症狀是相同的,但他們主觀感受到的精神壓力遠大於那些沒有自殺風險的人。他們極容易感到沮喪,或者換句話說,是他們的感測器太敏感了。”有自殺風險的人似乎對接收到的負面資訊反應更敏感,而對正面資訊則沒有反應。因此,他們會傾向於認為世界是一個冰冷和敵對的地方。
“我非常頻繁地感到沮喪;我很容易被情緒驅使;做決策時我很少看到更多選擇的可能;我周圍的人經常對我批評和表現冷漠。這些都是與常人不一樣的情緒體驗,不幸的是,人們經常意識不到。但其實,”曼恩說,“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自殺。”
除此之外,自殺者大腦中參與決策的區域也表現出了異常。例如當面臨需要做出決策的挑戰時,自殺風險大的人往往會做出高風險的選擇。
據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託德·古爾德(Todd Gould)說,研究自殺神經學原因的研究人員通常分兩個階段來考慮這個問題:考慮要自殺的階段和採取行動的階段。
“抑鬱的人大多會覺得人活著沒有意義。但是否會遵從感性來採取行動,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大腦中衝動和決策生物迴路的影響。”古爾德說。
許多有自殺想法的人並不一定真的會採取行動。當考慮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的感受,權衡風險和收益後發現自殺的成本過高時,他們就會放棄行動。
而另一方面,有自殺傾向的人則往往不會考慮後果,直接就採取行動。“想到要自殺往往直接轉化為行動,通常是一時的衝動。”古爾德說。
用6個詞語可以概括的風險
攻擊性似乎也是一個因素。古爾德指出,自精神分析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以來,自殺一直被視為一種針對自身的攻擊性。早先的研究發現,服用鋰鹽可有效降低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原因在於鋰鹽可作用於與衝動和攻擊性相關的大腦回路。
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廣泛用作麻醉劑的氯胺酮可以極大地降低自殺的念頭。因此,2019年3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宣佈批准使用氯胺酮作為處方對病人進行治療。
關於預防自殺的最好的對策,目前最廣泛的共識是進行自殺風險篩查測試。曼恩主張說,每個人每年至少應接受一次篩查。哪怕只問“你認為活著有意義嗎?”這一個問題,都會對判斷有非常大的意義。
神經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也正在努力開發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例如,2017年,卡內基梅隆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訓練計算機,透過大腦掃描影象來判斷人是否有自殺傾向。
在這項研究中,受試者需要大聲朗讀30個單詞。卡內基梅隆大學認知腦成像中心負責人、心理學教授馬塞爾·賈斯特(Marcel Just)說:“精神疾病會改變了我們對某些事情的思考方式。比如,假如你有強迫症,‘警察’一詞就會顯示出不同的大腦啟用模式。對於有自殺傾向的人,也會對某些特定詞語有同樣的反應。”
機器學習演算法只需檢視由六個詞所引起的大腦啟用圖譜,就能識別出自殺意念,準確率可達90%。這六個詞分別是“死亡”“殘酷”“困難”“容易”“好”和“讚美”。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賈斯汀(Justin)和大衛·布倫特(David Brent)解釋說。
研究中,受試者表現出的大腦啟用模式是系統和清晰的。最值得注意的是,當出現自殺傾向時,這六個詞會啟用大腦中與“自我參照”相關的區域。
裡奇曼很可能知道賈斯特和他的同事們的這項發現。但他最終仍然自殺了。“知識並不總是能引導行為的改變,”布倫特說,“他失去了6 歲的孩子,失去家人的人自殺的風險更高,尤其是痛苦無法得到緩解的情況下,抑鬱症或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 都可能會引發自殺。這與他是一個好學者的事實並不相關。”
翻譯 | 龐冬梅
編輯丨朱珍
熱愛科學的人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