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許毅教授,胡少華教授團隊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的嶽偉華教授團隊在Cell Discovery雜誌線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題:Discovery of new genetic loci for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in Han population),這項研究在漢族男性同性戀人群和異性戀人群進行了性取向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GWAS),發現了兩個基因位點與性取向可能存在相關性,這一研究成果增進了我們對漢族男性性取向多型性的科學認知。
本研究納入了來自中國漢族的3313名男性異性戀和1478名男性同性戀,分析驗證了兩個基因位點與男性性取向顯著相關(rs17320865, Xq27.3, FMR1NB, Pmeta =8.36×10-8, OR = 1.29; rs7259428, 19q12, ZNF536, Pmeta=7.58 × 10-8, OR = 0.75),這兩個位點分別在基因敲除小鼠和死亡後人腦組織進行了後續驗證。我們發現FMR1NB基因敲除小鼠對同性小鼠的性偏好增加,進一步比較FMR1NB基因敲除小鼠和c57對照小鼠的外周血轉錄學顯示兩者在五羥色胺、多巴胺和炎症等多條通路和已報導的可能與性取向相關的通路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從荷蘭人腦庫(NBB)提供的死亡後下丘腦屍腦組織染色發現,男性同性戀的ZNF536在下丘腦視交叉上核(SCN)的濃度顯著低於對照的異性戀男性,在男性同性戀個體中ZNF536在SCN區域的染色面積百分比也更小。進一步的固定效應薈萃分析(來自4791位中國男性和40,899位歐洲男性的生物學資料)提示3個基因位點與性取向存在相關性。這一研究發現可能會為更廣泛的人群範圍內男性性取向的遺傳基礎提供新的見解。
圖1.GWAS相關研究發現
人類的性行為複雜而多變,大眾和科學家對不同性取向的的認識也是逐步發展的。大眾對這一群體的印象,從舊時的恐同現象,以及認為是同性戀是一種精神疾病,同性戀的去病化也經歷了漫長的歷程。1973年,美國心理學協會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刪除,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同性戀從《疾病和有關保健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名單中去除,每年的這一天也被稱為國際不再恐同日。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性行為和性身份的形成是生物學,心理學和內在環境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性取向相關機制的研究,不僅具有生物學的意義,是人類在神經科學的領域,探究人類的性取向,是對大腦的性分化以及腦科學的神經發育問題上的重要探索,並且相關的結果也會產生社會層面的影響,揭示同性性行為的生物學機制,可以提高對性取向,性行為本質的認識和理解。
圖2. FMR1NB基因敲除小鼠研究結果
前後歷時十年餘,本研究的開展也得到了多家合作單位的支援和配合,包括浙江省多家疾控中心,浙江省性學會和非政府組織,上海長征醫院徐滬濟教授團隊,荷蘭皇家人腦庫,以及LGBT(性少數群體)志願團體,在此對各家合作單位以及合作學者,志願者們致以誠摯的謝意。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的胡少華教授,酈海媚博士,濟寧醫學院精神衛生學院的鬱昊博士,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的劉琰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的許毅教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的嶽偉華教授為共同通訊,特別感謝北京大學的張岱教授對課題的指導和幫助,也感謝霍普金斯大學的張風雨教授,浙江大學的包愛民教授,昆士蘭大學的Brendan Zietsch教授的大力支援和指導。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1-00341-7
製版人: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