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 東邪
現在可以說是人類命運交際的時刻,一方面有新冠疫情籠罩全球,另一方面有氣候變化影響全球。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在十幾年前就成為了國際話題,並且隨著氣候問題的不斷凸顯,各國之間商討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會議越來越多。近期,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締約方會議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不少國家的領導人都出席了這次會議。
會議上,世界氣象組織公佈了一份臨時報告,該報告列出了多項資料,這些資料直接表明地球現在的情況很不樂觀。此次會議的另一大內容就是各國需要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承諾,但有兩個國家作出的承諾在會後被認為是最經不起推敲的,這兩個國家就是印度和澳大利亞。那麼現在地球的氣候狀況怎樣了?印度和澳大利亞都作出了哪些承諾?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地球最新的氣候情況是怎樣的?
世界氣象組織從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溫度上升、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冰川消融等多方面進行調查,並繪製了多幅圖表,這些圖表直觀地反映了從1985年到2020年各項資料的變化情況。首先是溫室氣體排放,如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13.2ppm,甲烷濃度是1889ppb,一氧化二氮的濃度為333.2ppb,這三項資料都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高出1.23倍,其中甲烷一項就高出了2.62倍。
溫室氣體排放增多直接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世界氣象組織透過調查發現2020年的平均氣溫比1850年~1900年中任何一年的平均氣溫都要高出1.09℃。全球溫度上升包括陸地氣溫上升和海洋氣溫上升,從下面的折線圖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的平均溫度在過去20年裡不斷升高,從一開始的零下7攝氏度上升到現在的2攝氏度,升幅接近10攝氏度。
巨大的海洋溫差給許多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珊瑚,珊瑚白化的問題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全球氣溫變暖還會導致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導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資料顯示,1993~2002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都上升了2.1毫米,到了2013年~2021年,這一數值上升到4.4毫米,即現在海平面的每年漲幅翻了一倍。
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發也引人關注,去年的澳大利亞火災、亞馬遜森林火災,今年北美的極端高溫、我國的持續強降雨等,這些都是極端天氣造成的。有氣象專家認為,未來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會越來越高,甚至會成為常象。
印度和澳大利亞真的願意出力嗎?
介紹完地球過去幾十年的氣候變化以及目前人類所遇到的氣候問題後,會議最關鍵的環節是各國領導人公開表示態度。我國的態度自然不用說,今年提出的碳中和和碳達峰兩大目標令人印象深刻,國內也開始執行相關的實現策略。但並非所有國家都像中國這樣負責任,雖然印度和澳大利亞的領導人在會議上也喊了口號,但他們背後各自的算盤打得還是太響了。
先來說說印度,印度總理莫迪在會議上作出5項承諾,最長遠的計劃是在2070年實現淨零排放,然後其他承諾預計在2030年實現,在一些氣候專家看來,莫迪的這些承諾不痛不癢。原本他以為在會議上喊個口號就可以應付了事,但會議後印度煤炭公司宣佈煤炭產量提高到10億噸以上的訊息打了莫迪的臉,會上承諾降低碳排放,會後來了一手釜底抽薪。
以印度國內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想實現莫迪所提出的5大承諾有些困難,但印度國家領導人喊口號被拆穿,這確實挺尷尬的。然後就是澳大利亞,之前澳大利亞單方面取消和法國的軍事訂單,惹惱了法國人,據說這次會議澳大利亞的莫里森原本沒想參加,後來迫於參會國家的規模而不得不參加。
總結
莫里森在會議上也是喊了空口號,然後國內的化石能源開發該進行的還得進行,產量該提高的還得提高,有這樣的國家在拖全球的後腿,人類治理全球氣候問題變得異常艱難。全球氣候問題需要全球共同來應對,單靠幾個大國出力,最後還是不會有成效的,反而會讓氣候問題變得更嚴重,因此一些國家真的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