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PD-1抑制劑這個風頭正勁的抗癌神藥而言,臨床上醫生和患者們都可謂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PD-1抑制劑的療效確實令人驚豔,橫跨數十個癌種,它實現了我們從不敢想的治療獲益,甚至有晚期癌症患者實現了五年生存的“臨床治癒”奇蹟。
而恨的則是藥物雖好,但往往也會帶來五花八門的副作用:由於免疫治療是給人體免疫系統鬆綁,讓它更好的攻擊癌細胞,但這就變相增加了免疫系統攻擊正常組織的風險,會造成免疫相關的不良反應。由於受到免疫攻擊的組織不同,免疫治療可以表現出不同的副作用,例如免疫性肺炎、糖尿病、甲狀腺炎或甲減、免疫性心肌炎等一系列副作用。
雖然總體來說副作用發生率並不高,但各類繁多的副作用型別還是讓臨床醫生們感到十分頭痛。應對免疫治療的副作用,糖皮質激素是我們應對解決的最佳武器:透過給過於激動的人體免疫“降降溫”,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免疫系統對正常組織的攻擊,從而緩解副作用。
但激素的使用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減輕了免疫系統對人體正常組織的攻擊,但理論上又會導致人體免疫能力減弱,從而影響PD-1抑制劑對腫瘤的控制作用。
這個兩難的問題,怎麼解決?過去,我們一直堅持的觀點是:合理使用激素,並不影響療效。對此,不少研究者們還專門進行了臨床,來驗證這個結論的正確性:
針對PD-1/PD-L1起效的病友,為了處理和控制相關免疫性炎症,區域性使用、口服或者靜脈合理使用激素,並不影響患者的生存期,兩組患者的生存曲線,完全重合:
但最近一項由中國醫生領銜進行的臨床研究發現:在PD-1抑制劑治療早期使用大劑量激素,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後。
這個臨床研究有兩個關鍵點:早期和大劑量,是我們最為值得關注的部分。
近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郭軍教授團隊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際團隊的合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臨床癌症研究》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研究了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使用PD-1抑制劑治療的過程中,早期使用大劑量激素來處理副作用存在的問題。
研究共納入了接受PD-1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947例,其中存在副作用的患者共507人。透過分析,研究發現發現,早期(PD-1單抗治療開始後8周內)、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定義為單日峰劑量≥60mg潑尼松當量)後,患者的PFS(無進展生存期)以及OS(總生存期)都會明顯下降。
在美國一個患者分析佇列中(共有副作用患者90例),早期大劑量激素後PFS(無進展生存期)的風險比為5.37,OS(總生存期)的風險比為5.95。風險比是一個相對複雜的臨床指標,各位讀者可以理解為這個數值越高,臨床結果就越不利。
透過下圖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在PD-1治療過程中的患者,在早期大劑量使用激素後,無論是無進展生存期還是總生存期都出現了一個斷崖式的下跌(黑色曲線),而對照組(灰色曲線)則是保持了正常的免疫治療“拖尾效應”。這樣的對比非常明顯。
在跨國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中(共有副作用患者419例),結論同樣如此,只是曲線更平緩一些:早期大劑量激素後PFS(無進展生存期)的風險比為1.69,OS(總生存期)的風險比為1.97。
這樣的臨床結果充分的告訴我們,在應對PD-1抑制劑副作用時,激素當然仍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兩個關鍵的要點:
儘量不要在早期(開始PD-1治療的8周內)使用大劑量激素(單日峰劑量≥60mg潑尼松當量),這樣才可順利確保PD-1抑制劑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