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大腦自更新世以來一直在縮小,但科學界對此尚未完全明瞭......
更新世,亦稱洪積世(從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地質時代第四紀的早期。這一時期絕大多數動、植物屬種與現代物種相似。顯著特徵為氣候變冷、有冰期與間冰期的明顯交替。此時,歐洲發生過五大冰期:多瑙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末次冰期。人類也在這一時期出現。
對於這個結論,是科學家對985個頭骨化石等資料進行分析的結果......
眾所周知,人類的大腦在進化史的過程中逐漸變大,但自更新世以來,大腦逐漸縮小,這一現象至今沒有得到充分的解釋。所以,大腦尺寸發生變化的時間和原因仍然是個謎。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和波士頓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了人類大腦進化的歷史模式,並將其與形成群體、具有與人類相似社會結構的社會性昆蟲螞蟻進行了比較。這一系列研究成果已於2021年10月22日發表在開放獲取雜誌《前沿生態與進化》上。
■人類的大腦自出現以來一直變大,約3000年前縮小了。
研究小組為了弄清人的大腦進化的時間模式,研究了薩赫蘭特洛普、阿爾迪皮斯、奧斯斯特羅皮質等化石人類、前期更新世、中期更新世、後期更新世的人類、分析了現代人類所屬的同種動物·沙皮恩斯的頭蓋骨985個數據。
結果顯示,人類大腦的尺寸在人類化石直立人出現的約210萬年前和更新世的約149萬年前增大,但大約在進入全新世之前,它在3000年前縮小了。
關於全新世大腦縮小的原因還不清楚。但是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僅用化石很難詳細闡明人類的歷史,但以螞蟻為模型,群體規模、社會組織和集體智慧等因素可以影響人類的大腦進化。我們將能夠闡明它將產生的影響!”。
透過集體認知和分工,大腦的大小會發生變化
根據到目前為止的研究結果,以金蟻、赤蟻、山蟻屬等多個螞蟻的分支群為物件,透過計算模型分析螞蟻的腦大小、結構和能量消耗,“根據集體認知和分工,大腦有可能會變化成更適合的大小”。
這意味著,在知識共享、每個人分別從事特定任務的社會群體中,大腦可能會做出順應,比如縮小大腦尺寸等,從而變得更有效率。
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波士頓大學的詹姆斯·特拉尼埃羅教授提出假說說:“大腦尺寸的縮小可能是因為人們對集體智慧的信賴度提高。今後,我們將利用資料來驗證這一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