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許婷 記者 顧瀟)11月3日,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其中,揚州大學副教授周勇參與的科研專案《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全國60%左右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口糧,在糧食生產中的突出地位不會改變,不斷提高水稻產量一直是我國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需求。”周勇介紹,揚州大學水稻遺傳育種團隊創建於上世紀60年代,系統開展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其中水稻矮稈的遺傳研究、分子細胞遺傳學和基因組測序,都處於當時世界領先水平。最近,團隊在水稻重要遺傳群體建立、稻米品質性狀遺傳和分子調控等方面也取得重要進展。
△揚州大學副教授周勇(右二)參與的科研專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長江中游是我國最重要的中秈稻主產區,常年播種面積6700多萬畝,總產約650億斤,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長期以來長江中游中秈稻外觀和食味品質不優,嚴重製約區域水稻產業發展。究其原因,優異種質匱乏、優質機理不明、育種技術滯後和優質品種缺乏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1999年起,科研專案《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以問題為導向,從水稻優質機理解析、高效育種技術研發、優異種質創制和優質品種培育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據悉,周勇是2005年左右開始加入該專案的,他的主要工作是解析水稻外觀品質的遺傳學基礎,透過構建遺傳群體克隆了可以減少堊白、改良外觀品質的基因並闡明分子機理,開發分子標記,建立分子育種體系,為後續的育種工作提供基因資源和理論指導。
目前,該專案解析了中秈稻優質性狀的遺傳機理,建立分子標記與花葯培養相結合的高效秈稻育種技術體系,彌補了傳統育種效率低的短板;創制出無堊白、抗病蟲的突破性優異種質,選育出鄂中5號、廣兩優香66、廣兩優272等12個優質中秈稻新品種,實現了優質與高產的協同改良,解決了長江中游稻區優質育種材料和優質品種缺乏的問題;開展了配套技術整合創新,制定新品種保優栽培技術規程;實施新品種的產業化開發,打造 “國寶”“瓦倉”等稻米品牌。
周勇介紹,該專案突破了長江中游中秈稻育種技術滯後、優質資源匱乏、優質品種短缺等“卡脖子”難題,為區域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一系列成果在長江中游稻區累計應用6026萬畝,新增經濟效益90.39億元。
周勇認為,作為大學老師,不僅要耐住性子、俯下身子搞科研,更要傳遞知識、培育新人,把科研之火傳遞下去。“當年我的導師曾教導我要‘時懷科研夢、時遵嚴謹心’,這是一種科學精神的傳承,我希望把這份薪火傳遞下去。”
(通訊員供圖)